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4)
2023(3630)
2022(3012)
2021(2868)
2020(2262)
2019(4990)
2018(5171)
2017(9611)
2016(5186)
2015(5744)
2014(5835)
2013(5703)
2012(5391)
2011(5172)
2010(5463)
2009(5416)
2008(5710)
2007(5584)
2006(5166)
2005(4602)
作者
(15919)
(13344)
(12958)
(12614)
(8452)
(6428)
(5898)
(5139)
(4945)
(4813)
(4714)
(4449)
(4359)
(4225)
(4164)
(3994)
(3910)
(3730)
(3684)
(3461)
(3447)
(3229)
(3172)
(3117)
(2992)
(2982)
(2951)
(2763)
(2651)
(2580)
学科
(24345)
经济(24205)
管理(18437)
(13407)
(13011)
企业(13011)
理论(9696)
方法(9688)
(9008)
(8168)
业经(8126)
环境(7911)
(7586)
中国(7095)
生态(5345)
(5280)
(5274)
教育(5104)
经济理论(5103)
农业(4692)
数学(4675)
数学方法(4599)
(4534)
企业经济(4517)
社会(4419)
地方(4397)
资源(4067)
(3849)
(3752)
(3737)
机构
大学(88980)
学院(86939)
(33728)
经济(32960)
管理(31308)
研究(29866)
理学(26366)
理学院(26020)
管理学(25539)
管理学院(25376)
中国(21891)
(19404)
科学(18388)
(17675)
(15003)
(14663)
师范(14612)
财经(13923)
(13704)
研究所(13510)
中心(12638)
北京(12522)
(12378)
师范大学(11839)
(11681)
(11080)
业大(10695)
经济学(10639)
财经大学(10115)
(10100)
基金
项目(51953)
科学(41487)
研究(40814)
基金(37790)
(32240)
国家(31920)
社会(28552)
科学基金(27285)
社会科(25669)
社会科学(25656)
基金项目(19766)
(19735)
教育(18563)
编号(16792)
(16777)
自然(15601)
自然科(15091)
自然科学(15087)
成果(15083)
自然科学基金(14833)
资助(14414)
重点(12131)
(11855)
课题(11713)
国家社会(11289)
(10930)
教育部(10370)
(10342)
(10279)
人文(10167)
期刊
(45803)
经济(45803)
研究(28965)
中国(17388)
(14571)
学报(14264)
教育(13403)
科学(13067)
管理(11836)
(11356)
大学(11093)
学学(10207)
财经(8818)
(7651)
农业(7597)
业经(6700)
问题(6065)
技术(5995)
(5746)
金融(5746)
经济研究(5722)
图书(5189)
(5128)
资源(4888)
社会(4765)
现代(4299)
世界(3910)
社会科(3909)
社会科学(3909)
书馆(3898)
共检索到135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岩  
生态环境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文章指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二者在理论上有着多维的对接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兴仁  
良好的保险生态环境,能够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又能够有力地支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要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突破口,切实改进保险生态,推进保险生态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艳芹  田玉敏  张雅光  
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评价尺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重视并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必须批判现代哲学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要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朝全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正在步入生态文明的发展轨道。生态文明是人类觉醒与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向量;"天人合一"则为和谐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循环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现实路径。于是,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和谐社会之间构成了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牛月翰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境界。本文就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及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论述,从中体现出和谐社会的生态价值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永丽  柳建平  
“和谐社会”虽然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但其基本理论框架的立足点和要求应当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均衡问题,可归结为一个“善治政府”与一个“繁荣市场”的有机结合,中心内容是经济和谐,核心理念是社会公正,重点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政策主张上要求政府以和谐的基本制度为根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高效配置资源和均衡利益的基础作用,同时综合运用层次完备的法律法规及灵活适度的政策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平衡各种利益,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8日~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现围绕以下议题进行征文。(1)改革三十年来生态经济学进展的回顾与反思(2)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滕藤  
1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最近60年,技术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冲击越来越大,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人们也因此逐渐认识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进一步指明了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伟赟  张寒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论题。本文从信息生态的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构建平衡的信息生态系统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慧  曹虹剑  
旅游消费文化有很强的约束力与经济功能;建设和谐社会的旅游消费文化有其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我们不但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旅游消费文化意识,而且要运用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科学的旅游消费文化,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楚金桥  李俊  
和谐社会要求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内部各要素分别协调以及各部分之间整体协调,达到力量上的相互平衡,这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均衡。和谐社会的这一均衡本质,要求其在经济上必须达到资源配置有效、市场制度完善和收入分配公平。有效的资源配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完善的市场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和价格制度作为前提;在获取效率的基础上,还必须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让社会上的所有人共享经济成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军  
权利调整、利益再配置的改革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市场经济中的经济问题不能道德化解决,关于生命、自由、权利的财产理论提供了一条学理路径:在财产权利的清晰界定与扩大财产性收入即既保障公平、又提供发展动力中,逐步形成一个以社会中间阶层为主体的橄榄球形现代社会阶层,实现社会风险治理、建构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飏  
多中心治理理论已成为有关政府改革的一个全球性话题。全球化推动社会政治过程的模式正从统治走向治理,多中心治理成为理解和解释当代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诸多现象的重要工具,但其也有内在缺陷。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战略任务,治理理论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只有在中国化的基础上,适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才能对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形成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结合辽宁省高等教育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中的几个关系,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