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3)
- 2023(5898)
- 2022(4803)
- 2021(4228)
- 2020(3282)
- 2019(7548)
- 2018(7399)
- 2017(13362)
- 2016(7319)
- 2015(8017)
- 2014(8019)
- 2013(7956)
- 2012(7296)
- 2011(6959)
- 2010(7240)
- 2009(6801)
- 2008(6854)
- 2007(6137)
- 2006(5877)
- 2005(5330)
- 学科
- 济(33959)
- 经济(33914)
- 管理(24192)
- 业(17258)
- 企(14358)
- 企业(14358)
- 环境(12952)
- 中国(12491)
- 学(11071)
- 方法(10936)
- 地方(9486)
- 农(8489)
- 数学(8235)
- 数学方法(8086)
- 业经(7726)
- 资源(7308)
- 理论(7270)
- 划(7175)
- 发(6996)
- 生态(6900)
- 和(6460)
- 城市(6359)
- 财(6168)
- 农业(5797)
- 土地(5723)
- 制(5496)
- 规划(5196)
- 融(5079)
- 金融(5078)
- 环境规划(5036)
- 机构
- 大学(117388)
- 学院(116283)
- 济(42837)
- 研究(42280)
- 管理(42234)
- 经济(41582)
- 理学(35490)
- 理学院(34977)
- 管理学(34218)
- 管理学院(34006)
- 中国(31073)
- 科学(28727)
- 京(26801)
- 所(21734)
- 财(19854)
- 研究所(19843)
- 农(19820)
- 中心(18651)
- 业大(18468)
- 范(18436)
- 师范(18282)
- 江(18273)
- 北京(17125)
- 财经(15725)
- 院(15645)
- 农业(15319)
- 州(15055)
- 师范大学(14951)
- 经(14107)
- 科学院(13181)
- 基金
- 项目(77665)
- 科学(61473)
- 基金(56473)
- 研究(54494)
- 家(50443)
- 国家(50033)
- 科学基金(42886)
- 社会(35355)
- 社会科(33512)
- 社会科学(33496)
- 基金项目(30598)
- 省(30544)
- 自然(28348)
- 自然科(27542)
- 自然科学(27538)
- 自然科学基金(26991)
- 划(26343)
- 教育(23554)
- 资助(21479)
- 编号(20482)
- 重点(17908)
- 发(17486)
- 成果(16214)
- 部(15786)
- 创(15364)
- 课题(15093)
- 国家社会(14937)
- 计划(14801)
- 创新(14477)
- 科研(14217)
共检索到175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向阳 董桂萍
绿地是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城市绿地系统是生态城市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指标,其效益是综合的、多元化的、多方位的,不仅为生态城市创造出较高的生态效益,产生社会效益,而且也具有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绿地系统 综合效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周
通过对普兰店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案例的分析总结,探讨了当前县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并从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原有环境、完善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永生 徐小牛 张前进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合肥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现状,建立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选取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分离度指数、分维度指数、连通性指数等8个景观指数对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城市绿地生态格局总体上较好,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高;但也存在绿地分布不均,各种类型相差较大,破碎度较高,多样性程度不高,分形维数指数偏低,绿地景观的自然性和复杂性不够,连通度较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肥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优化建议。研究结果为合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素英 王计平 任慧君
在分析城绿地系统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即"点、线、面"布局结构和"斑块、廊道、基底"景观结构。综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主要进展及其应用,并提出未来城市绿地系统研究和绿地规划的主要方向,以期对中国未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所启示。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 结构 功能 布局 景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利华 张京昆 黄宝荣
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在监测城市绿地建设质量,引导城市绿地建设重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城市绿地数量、质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特征指标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类城市绿地评价文献中主要绿地指标的使用频度。研究结果显示: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量、三维绿量、多样性指数、破碎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可达性指数、优势度指数、滞尘能力、降温增湿和固碳效应等绿地评价指标是近年来的热点指标。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城市绿地单项指标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文试图通过对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更加适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利华 邹波 黄宝荣
在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评价研究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绿地为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而忽视绿地自身运转功能。构建科学、完善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价体系,对于重新认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提升绿地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容易忽略的绿地数量和面积与生态功能的关系、人工绿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差异、对城市绿地特殊生存环境和后期科学管护的忽视、只重视城市绿地功能和价值而忽视建设和管护成本以及绿地建设的内涵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被曲解等几个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绿地生存环境优良性、绿地健康状况、绿地综合效益评价、居民对绿地感知认识出发,探索并...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 评价体系 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波 邵丹娜 张利华
通过文献研究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备选指标集,合公众调查和专家咨询对指标集进行修改完善,最后筛选组建一套涵盖城市绿地数量、结构特征和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在专家打分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选择杭州市作为案例,收集杭州市2009-2011年城市绿地的统计、调查数据,以及遥感监测的分析数据,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杭州市城市绿地空间合理性、质量优良性、结构适宜度综合评价结果。杭州市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值分别为2.80,2.79和2.82。通过将评价结果与杭州市绿地实际遥感监测数据、文献资料和公众意见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认为,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伟 冯仲科 龚威平 汪波
根据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等文件,对园林城市评审程序及遥感测试标准的要求,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某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园林绿化现状进行调查。计算城市建成区内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以及人均公共绿地等各项指标,根据指标测试城市绿化水平,给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地方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搞好城市绿化,使城市绿化建设更加规范化、人性化。对保障城市的宜居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千庆兰 陈颖彪
对改革开放以来 ,吉林市绿地发展历程和问题进行剖析 ,指出公园绿地数量少且分布不均、防护绿地缺乏、生产绿地不足、绿地布局和网络体系不完善是吉林市绿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 ,①确定了城市绿地规划总体控制指标 ,即到 2 0 10年吉林市城市绿地率为 5 1 31% ,人均绿地 4 2 6 2m2 ,人均公共绿地 5 6 7m2 .②给出了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一般模式 ,该模式强调波状和辐射状分布态势相结合 ;环状绿地与楔型绿地相结合 ;各类分级绿地与游憩系统相结合 ,使城市形成整体的绿地网络系统 .③提出了 4条规划措施 :其一 ,增加公园绿地数量 ,促使均衡分布 ;其二 ,加强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源 王浩 黄静 赵岩 费文君
如何对城市绿地系统在现有基础上作进一步改造与更新,以期更加优化和完善,是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新一轮绿地系统建设中面临的普遍而紧迫的课题。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鲜明提出了"化孤立为系统,化单一为多样,化平淡为特色,化滞后为先进"("四化")的更新思路,并探索了如何实现这一思路的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连华
通过对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历程的槲里,发现兰州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发展中存在:城市绿地率低、公共绿地较少、城市绿地在布局上缺乏系统性,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防护绿地不足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兰州域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际相脱离,没有很好地体现兰州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步促进兰州河谷型城市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兰州 城市绿地系统 发展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允芳 石铁矛 王丽洁 苏小勤
介绍了国际都市气候图研究的重要评价参数、都市气候分析图的特征以及都市气候规划图建议的规划分区和发展规划的指引政策。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适应气候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今后发展的方向是:景观绿地-绿色通风廊道-建成区绿地网络的环境气候功能整合发展,以及与规划关联密切的气候研究的科学化、程序化、法制化。
关键词:
都市气候图 城市绿地系统 气候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金玲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性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提供了近自然生境基础。在近自然生境中,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绿地具有的自然力,培育近自然植被,构建以近自然绿地为主体的城市绿地系统,有助于兼达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游憩和景观等效益。
关键词:
近自然思想 绿地系统 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允芳 刘滨谊 石铁矛
对多学科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城市绿地系统发展需要在广域绿地分类体系、多专项规划体系、规划与管理评估体系以及实施管理体系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协作研究,以期形成区域一体化综合发展的、规划与政策机制协调运作的城市绿地规划的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 协作发展 景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培峰 蔡云楠
以问题导向为视角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通过对太原城市地缘关系、发展构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其非平衡态程度,认为太原城市发展必须从生态系统辨识入手,再进行相应城市建设的观点,并提出了稳态城市发展模式、稳态空间模式和稳态建设模式等观点。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应建构系统的完整性,还需应对当地主要城市生态环境的观点。制约太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为气、水、绿三方面,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绿地系统建设模式、重点生态分区和蓝脉绿网的建设模式等规划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