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8)
2023(2801)
2022(2499)
2021(2334)
2020(1920)
2019(4126)
2018(4156)
2017(7617)
2016(4386)
2015(4698)
2014(4641)
2013(4513)
2012(4289)
2011(4161)
2010(4482)
2009(4360)
2008(4333)
2007(3970)
2006(3832)
2005(3481)
作者
(13846)
(11530)
(11264)
(10811)
(7294)
(5597)
(5078)
(4395)
(4325)
(4114)
(4034)
(3926)
(3826)
(3733)
(3561)
(3525)
(3407)
(3283)
(3278)
(3123)
(2905)
(2871)
(2665)
(2636)
(2606)
(2525)
(2509)
(2476)
(2245)
(2241)
学科
管理(18741)
(16640)
经济(16626)
环境(13412)
(10959)
(9730)
企业(9730)
(7433)
(7374)
生态(6418)
资源(5903)
规划(5769)
环境规划(5518)
方法(5122)
(5106)
(4806)
(4572)
地方(4382)
中国(4224)
理论(4222)
业经(4056)
(4038)
(3591)
区域(3589)
数学(3373)
数学方法(3284)
区域环境(3274)
(3206)
农业(3141)
经济学(2963)
机构
大学(69878)
学院(69162)
研究(24790)
(24533)
经济(23820)
管理(23555)
理学(19386)
理学院(19081)
管理学(18750)
管理学院(18621)
中国(18140)
科学(16614)
(16000)
(12912)
(12381)
研究所(11618)
(11611)
师范(11558)
(11510)
中心(10763)
北京(10393)
(10379)
业大(9882)
财经(9735)
(9416)
(9399)
师范大学(9326)
(8584)
农业(7798)
(7763)
基金
项目(43184)
科学(33778)
研究(31757)
基金(30911)
(27299)
国家(27080)
科学基金(22823)
社会(20411)
社会科(19283)
社会科学(19273)
(16971)
基金项目(16474)
(14843)
自然(14479)
自然科(13876)
自然科学(13869)
自然科学基金(13571)
教育(13494)
编号(12321)
资助(11999)
成果(10443)
重点(10098)
(9735)
(9070)
课题(8989)
国家社会(8605)
(8205)
(8110)
科研(8059)
规划(7827)
期刊
(32763)
经济(32763)
研究(22062)
中国(14472)
学报(12526)
科学(11153)
(10872)
大学(9177)
(8943)
学学(8503)
教育(8358)
管理(8019)
资源(6306)
农业(6109)
财经(5925)
(5113)
业经(5016)
图书(4938)
问题(4784)
生态(4679)
技术(4373)
(4194)
金融(4194)
(4118)
现代(3816)
书馆(3790)
图书馆(3790)
经济研究(3667)
科技(3578)
(3452)
共检索到108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琳瑜  杨志峰  李巍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先进的原则和理念作指导 ,而应用生态优先原则指导环境保护规划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生态优先原则特点和内涵 ,并结合广州市南沙地区 ,对生态优先原则指导下的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与传统环境保护规划相比 ,基于生态优先原则的城区环境保护规划更加强调生态保护规划 ,在水环境保护规划中优先考虑生态用水 ,在大气环境保护中注重清洁能源使用 ,而固体废物防治规划中则重视物质的循环再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杨  
通过回顾“十五”期间环境和生态目标的完成情况,结合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特点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强化对重点地区的“点上治理”,并据此确定主要目标及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本昀  吴国玺  
由于我国小城镇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在我国小城镇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构建了小城镇环境保护指标体系建设的框架,并根据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声环境发展目标提出了小城镇环境保护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钧  
在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环境问题。根据中小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声环境发展的目标,提出中小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对策。在中小城市环境现状分析和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指出环境立法保护的特点,以及完善中小城市环境立法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刘永强  李婷婷  万军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两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未来我国城乡建设必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在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三界四区"及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环境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承载力评价对"三界四区"和环境功能分区进行衔接,并根据生态红线对"三界四区"的划分进行微调,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2006年以来,宝安区环保局不断完善全区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严把审批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狠抓环境管理,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督管理全覆盖责任体系;大力推进治污保洁工程,督促全区治污保洁工程的实施,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勋  
作为国际货币合作机构,IMF的基本职责是协调会员国的汇率政策,寻求维护会员国之间有秩序的多边支付体系和汇兑安排,工作重心在于促进国家间的货币合作和会员国的短期收支平衡。但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IMF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的解决。但是由于职能范围所限,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范围和支持环境目标实现的方式具有特别之处。尽管如此,IMF为相关成员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并且不断加强与世界银行集团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广文  尤阿辛.福格特  
联邦德国生态环境保护走过了一条污染-治理-预防的道路,即由技术性和应激性转为政策性和预防性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由环保活动家,大企业,学术界,地方及联邦各级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由一个国家级综合的监测体系监督执行。公众不仅有权力了解结果,而且也将参与政策措施的制订和监督。德国空间规划包含欧盟,联邦,州,区域,城镇和城市建设6个层面。空间规划,特别是生态环境规划已成为预防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措施。然而,联邦德国生态环境规划实施也面临个人交通和小企业污染以及环保成本提高造成企业区位劣势所带来的挑战。这些经验教训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政策措施的完善及生态空间规划的制订和监督落实.环境评价,特别是规划本身的环境评价具有借鉴意义。具体包括4个方面:1)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现从提高环保技术手段向预防污染产生转变;2)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实施的有效性;3)把空间规划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提高生态和环保目标的地位;4)在规划的技术层面上关注居住,休闲,交通和自然保护区用地的增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卓刚  
在分析我国城市声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城市规划的误区和城市声环境的专项保护规划的普遍缺失,进而提出了改善我国城市声环境的若干具体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广生  
阐述了我国资源与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即进一步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建立节约和保护资源体系;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大力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无公害、少污染、低消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和产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资源化;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最后探讨了实施上述目标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汪素芹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生态环保问题已日益突出。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值,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的1/4,人均水资源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自书  杨莉  王鹏腾  李王锋  
环境敏感地区面临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构建合理的水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贵安新区是我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承担重要的经济发展使命,同时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区内93%的面积位于水源地上游汇水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以贵安新区为例,分析了环境敏感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和压力,构建了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体系,通过实施流域分区管制、水系生态格局构建和重要水体湿地保护,强化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引导、产业布局优化和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流域分区治理措施、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和河道生态建设,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可为我国中、西部环境敏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案例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