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3)
- 2023(17419)
- 2022(14383)
- 2021(12886)
- 2020(10678)
- 2019(23871)
- 2018(23724)
- 2017(44023)
- 2016(23881)
- 2015(26564)
- 2014(26546)
- 2013(25905)
- 2012(24421)
- 2011(22255)
- 2010(22990)
- 2009(21767)
- 2008(21367)
- 2007(19787)
- 2006(18133)
- 2005(17118)
- 学科
- 济(111773)
- 经济(111642)
- 管理(73567)
- 业(68455)
- 企(56693)
- 企业(56693)
- 中国(35488)
- 方法(31966)
- 地方(30736)
- 农(29180)
- 业经(27525)
- 数学(25727)
- 数学方法(25447)
- 财(24916)
- 制(24890)
- 学(23728)
- 技术(21426)
- 银(20217)
- 银行(20184)
- 融(19912)
- 金融(19904)
- 农业(19704)
- 行(19552)
- 体(18191)
- 理论(17961)
- 地方经济(17216)
- 发(16775)
- 环境(16547)
- 贸(16335)
- 贸易(16316)
- 机构
- 学院(344623)
- 大学(344294)
- 济(146704)
- 经济(143546)
- 研究(127185)
- 管理(124253)
- 理学(103507)
- 理学院(102271)
- 管理学(100559)
- 管理学院(99897)
- 中国(98036)
- 京(75405)
- 科学(74220)
- 财(71727)
- 所(64913)
- 江(61140)
- 研究所(57787)
- 中心(56717)
- 农(55060)
- 财经(54136)
- 范(48651)
- 经(48584)
- 师范(48140)
- 北京(47773)
- 院(45956)
- 业大(45920)
- 州(45661)
- 经济学(45362)
- 农业(42261)
- 省(41144)
- 基金
- 项目(214976)
- 科学(169921)
- 研究(163357)
- 基金(152799)
- 家(132152)
- 国家(130943)
- 科学基金(111939)
- 社会(105221)
- 社会科(99580)
- 社会科学(99557)
- 省(87301)
- 基金项目(79316)
- 教育(74940)
- 划(71502)
- 自然(67585)
- 自然科(65979)
- 自然科学(65962)
- 编号(65787)
- 自然科学基金(64806)
- 资助(60848)
- 成果(56105)
- 发(51712)
- 重点(49595)
- 课题(49038)
- 创(48702)
- 部(46884)
- 创新(44800)
- 国家社会(43615)
- 制(43524)
- 发展(42205)
- 期刊
- 济(186504)
- 经济(186504)
- 研究(116705)
- 中国(86784)
- 财(57033)
- 管理(53886)
- 农(52851)
- 学报(51924)
- 科学(48487)
- 教育(48138)
- 大学(40322)
- 融(39215)
- 金融(39215)
- 学学(37293)
- 农业(35025)
- 技术(32947)
- 经济研究(29610)
- 业经(29586)
- 财经(28981)
- 经(25206)
- 问题(23481)
- 业(18886)
- 技术经济(18604)
- 贸(18392)
- 科技(17155)
- 图书(17126)
- 世界(16921)
- 坛(16880)
- 论坛(16880)
- 国际(16537)
共检索到57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印州
珠江—西江经济带作为横跨东西部,以流域经济合作为主题的区域合作,跨越两省(区),直接挑战多个行政区划的经济利益,其中还涉及西江涵养水源地的生态保护以及产业转移、城镇化建设等问题。珠江—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需要破解制度障碍和体制壁垒,统筹解决经济带协同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构建覆盖全经济带的创新机制健和粤桂合作的系统格局,形成经济带增长极带动的互补发展机制,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调各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等。
关键词:
珠江—西江 一体化 体制机制 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顺明 杨清源 蒋晓辉 韦宁
珠江一西江经济带规划于2014年7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作为珠三角发达地区与西南资源富集区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一体化发展模式将成为国家支持广东、广西两省区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中亟需探索的合作样板。探索交通联动、产业联动、创新联动、资金联动、市场联动和土地联动等运作试点,推动建立发展专项资金、举办财政联席会议、合理划分发展收益等财政改革举措,以期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经济带 一体化发展 财政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儒奇 胡绪华
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如何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促进沿线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文章选取中国2008—2018年26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倾向匹配得分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PSM-DID),探索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显著提升了沿线城市的创新能力,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一体化战略对下游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对上游和中游城市的影响尚不显著;一体化战略对不同等级城市带来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一线城市的促进作用最强,二线城市次之,对其他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尚不显著;进一步探索间接影响路径之后发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可以通过影响政府支持力度和产业结构间接地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志萌 盛方富 孔凡斌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受制于行政分割,全流域11个省市之间开发与保护不协调、竞争与合作不同步、上下游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长江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战略要求下,统筹好长江经济带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带、创新带、协调带,亟须打破分割的旧格局、创建协调的新机制,形成长江全流域共抓、共管、共建、共享、共赢的绿色发展局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大开发 生态保护 体制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志萌 盛方富 孔凡斌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受制于行政分割,全流域11个省市之间开发与保护不协调、竞争与合作不同步、上下游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长江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战略要求下,统筹好长江经济带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带、创新带、协调带,亟须打破分割的旧格局、创建协调的新机制,形成长江全流域共抓、共管、共建、共享、共赢的绿色发展局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大开发 生态保护 体制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卫红
二元结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从制度的视角来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要从五个方面着力: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快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财产权;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发展输送"血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义兵 付光槐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主题之一。在全面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其相应的体制机制创新是深化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进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障碍,应通过明确统筹主体、统筹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建立制度规范、形成协同机制、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搭建共生发展平台、完善评价与问责制度等,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一体化 教育体制 教育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文春生
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一体化建设研究势在必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上中下游三地、六大城市群和八大国家新区,城市群和新区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先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和交通体系进行现状描述,然后对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性、均衡性、生态性和公平性四大要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一体化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文春生
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一体化建设研究势在必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上中下游三地、六大城市群和八大国家新区,城市群和新区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先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和交通体系进行现状描述,然后对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性、均衡性、生态性和公平性四大要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一体化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柯蓉 张贺
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及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本文对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与城市转型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差异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长江流域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特征显著,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转型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中引领作用明显,长江经济带不同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到代表性的特色经济增长突破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文中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快、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科技投入较大的城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明显的带头作用。城市功能、科技创新是影响长江下游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结构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市转型发展 空间统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学军 邹辉 王磊
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全的体制机制是这一地域广阔、内部差异巨大的大河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国外经验—国内实践—存在问题—政策建议"的思路,本文从流域综合研究和规划、区域协调机制、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等方面探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问题。从国外经验来看,大河流域经济带的建设管理强调深入的系统综合研究,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制,设置综合性的政府管理机构,建设流域开发综合法律法规体系。国内在长江开发与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也建立了一些长江流域开发管理机构,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跨江发展、飞地经济、港口整合、通关一体化等区域合作机制方面有所突破,总体上仍存在缺乏综合性的国家管理机构与系统性的政策支撑、区域与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区域市场一体化受到行政壁垒制约、流域开发管理缺乏综合性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为有效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应尽快理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管理的体制机制,包括成立长江经济带开发管理委员会,建立多层次协调平台与机构,促进市场一体化发展,实行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模式以及制定和出台《长江法》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劲松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为重要的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区域互惠互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可有效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可持续发展贯通,形成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一、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存在的障碍长江经济带作为典型的流域经济形态,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雁 张海丰 王琳
选取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创新体系的视角,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R&D等创新资源投入对城市的创新成果产出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各城市的投入—产出绩效存在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广州、佛山、南宁、柳州和肇庆5个城市创新绩效水平较高,处于第一梯队;梧州、百色、云浮3个城市创新绩效处于第二梯队;贵港、来宾、崇左3个城市处于第三梯队。最后,针对影响创新投入—产出绩效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裕民
概要: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提出是我国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旅游产业领域中经济带内部部分地区由于条件好发展较快,部分地区条件薄弱发展相对落后,总的来看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中心城市之间关联性不强,这制约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然而各区域旅游资源异质性强,互补性大,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通过对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互补性以及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分析,提出上游以成渝城市群、中游以武汉都市圈、下游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各地省会城市为节点,以交通为纽带,连接地级城市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裕民
概要: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提出是我国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旅游产业领域中经济带内部部分地区由于条件好发展较快,部分地区条件薄弱发展相对落后,总的来看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中心城市之间关联性不强,这制约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然而各区域旅游资源异质性强,互补性大,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通过对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互补性以及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分析,提出上游以成渝城市群、中游以武汉都市圈、下游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各地省会城市为节点,以交通为纽带,连接地级城市构建旅游一体化联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