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3)
2023(8759)
2022(7182)
2021(6466)
2020(4995)
2019(11574)
2018(11432)
2017(21495)
2016(11648)
2015(13097)
2014(13246)
2013(13102)
2012(12522)
2011(11696)
2010(12166)
2009(11171)
2008(11146)
2007(10104)
2006(9506)
2005(8937)
作者
(35400)
(29137)
(29006)
(27580)
(18881)
(14038)
(13083)
(11318)
(11182)
(10615)
(10184)
(9838)
(9708)
(9447)
(9268)
(9095)
(8646)
(8575)
(8471)
(8341)
(7529)
(7224)
(7115)
(6874)
(6611)
(6554)
(6543)
(6530)
(6028)
(5703)
学科
(55679)
经济(55617)
管理(29571)
(28195)
中国(22679)
地方(21360)
(20856)
企业(20856)
(16054)
业经(14210)
方法(13033)
地方经济(11363)
(11330)
(11218)
农业(11071)
(10130)
金融(10128)
数学(10070)
(10021)
(10009)
银行(9998)
理论(9937)
数学方法(9910)
(9808)
环境(9329)
(9161)
贸易(9146)
(8691)
(8652)
技术(8486)
机构
学院(173763)
大学(170399)
(68374)
经济(66538)
研究(65536)
管理(59498)
中国(49399)
理学(48564)
理学院(47858)
管理学(47038)
管理学院(46702)
科学(39993)
(38933)
(33792)
(31960)
研究所(30160)
(29407)
中心(28755)
(28084)
师范(27844)
(27487)
北京(25369)
(24442)
财经(24011)
(23789)
业大(22534)
师范大学(22270)
(21401)
农业(21043)
(20901)
基金
项目(105098)
科学(81976)
研究(80959)
基金(71510)
(61808)
国家(61184)
科学基金(51730)
社会(50184)
社会科(47462)
社会科学(47447)
(43416)
基金项目(37426)
教育(36957)
(36403)
编号(34096)
自然(30840)
自然科(30111)
自然科学(30106)
(29584)
自然科学基金(29498)
成果(28937)
资助(28158)
课题(25996)
重点(24407)
发展(24074)
(23657)
(22050)
(21707)
(21256)
创新(20604)
期刊
(91926)
经济(91926)
研究(60670)
中国(43826)
教育(28343)
(27204)
学报(24843)
管理(24669)
科学(24350)
(23950)
(19195)
金融(19195)
大学(18981)
农业(18444)
学学(17381)
技术(16980)
业经(16544)
经济研究(13821)
问题(13357)
财经(12798)
(11215)
(10193)
图书(10111)
(9855)
现代(9156)
(9066)
论坛(9066)
商业(8972)
(8372)
资源(8334)
共检索到289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章喜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背景下,珠三角城市群正进入提升整体发展实力的重要时期。但目前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远未形成国家财富积聚的战略平台。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要再上新台阶,需要从分散式的独立发展向组团式的协调发展方向转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灿芳  廖森泰  黄红星  
通过对珠三角都市农业与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各城市群的功能,对珠三角中部、东岸和西岸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研究目标: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0~2010年的环境经济绩效。研究方法: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两个指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均非常显著,规模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而纯效率变化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值。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更倾向于"高投资率"模式,考虑环境因素后,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更趋于分化,非平衡性加深。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水平略高于珠三角城市群,表明其他因素的贡献抵消了长三角城市群技术效率水平落后的负效应。研究创新:同时运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和分析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环境经济绩效的区域差异。研究价值:传统经济绩效评价方式忽略了资源、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内生变量的刚性约束和时代对绿色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因而存在一定偏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研究目标: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02010年的环境经济绩效。研究方法: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两个指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均非常显著,规模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而纯效率变化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值。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更倾向于"高投资率"模式,考虑环境因素后,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更趋于分化,非平衡性加深。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水平略高于珠三角城市群,表明其他因素的贡献抵消了长三角城市群技术效率水平落后的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安林   牛乐德   周艳  
以2010—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9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采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在测度“五化”和城市韧性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探究了“五化”协调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珠三角城市群“五化”和城市韧性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均处于稳定提升态势,但地区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五化”发展大体上呈现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的格局,而城市韧性则表现出“深莞惠”>“广佛肇”>“珠中江”的发展格局。(2)“五化”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好,耦合协调类型占研究区的81.48%,失调衰退类占比为18.52%。(3)单因子探测显示,影响城市韧性水平的强弱顺序为城镇化(0.782)>信息化(0.497)>绿色化(0.275)>工业化(0.162)>农业现代化(0.151),“五化”协调因子影响力大小为0.643;交互探测结果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型,其交互影响力均强于单因子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安林   牛乐德   周艳  
以2010—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9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采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在测度“五化”和城市韧性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探究了“五化”协调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珠三角城市群“五化”和城市韧性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均处于稳定提升态势,但地区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五化”发展大体上呈现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的格局,而城市韧性则表现出“深莞惠”>“广佛肇”>“珠中江”的发展格局。(2)“五化”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好,耦合协调类型占研究区的81.48%,失调衰退类占比为18.52%。(3)单因子探测显示,影响城市韧性水平的强弱顺序为城镇化(0.782)>信息化(0.497)>绿色化(0.275)>工业化(0.162)>农业现代化(0.151),“五化”协调因子影响力大小为0.643;交互探测结果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型,其交互影响力均强于单因子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卢奕帆  林锦耀  
探索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理念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方法,分析各城市协同发展下城市群扩张对优质耕地的侵占情况,对区域粮食生产功能区识别、资源配置优化和空间布局规划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为此结合城市流理论与PLUS模型,模拟预测两种不同发展情景下2030年珠三角城市群的扩张情况;基于系统保护理念识别该区域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粮食生产后备区,分析不同扩张结果对粮食生产区的侵占情况。结果表明:(1)珠三角各城市协同发展情景下的城市群扩张模拟结果更符合现实发展情况;(2)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理念,可将研究区域的耕地划分为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后备区、其余区域;(3)相较各城市独立发展的情景,基于城市相互作用的城市群扩张结果侵占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粮食生产后备区面积更少。本文所提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方法能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耕地、维护粮食安全的多重目标,为城市区域化背景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供建议和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继绪  陈晓诗  
产业数字化是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基础,也是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珠三角城市群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对流通业规模增长和效率提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其影响效果具有非线性特点。产业数字化对流通业规模增长和效率提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产业数字化水平的逐步提升,产业数字化对流通业发展的驱动效果逐步增强;产业数字化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流通业规模增长,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8.05%;技术创新在产业数字化和流通业效率提升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26%。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卫群   王玲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回归分析法探究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且深莞惠都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从空间相关性来看,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以广州为核心聚集区,存在正向的自相关性;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城市、交通、市场、产业五个要素均对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市场化水平、加大制度保障建设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玉鸿  李克桐  
在对城市群协调发展这一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群协调发展的4点判断标准及相应的测度方法。同时,利用该测度方法对1991~2011年期间"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协调性进行定量测度。并以定量测度的结果为主要依据,对1991~2011年期间该城市群协调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最后,在综合考虑大珠三角城市群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进行总结与提炼,并提出促进"大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靖  贾雪莹  陈伟  
文章运用熵值法,基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这4个维度共16个指标测度了2010—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水平,采用全局自相关莫兰指数及空间局部自相关LISA指数考察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水平及绿色金融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珠三角城市群绿色金融水平对其一体化协同水平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存在“高-低”及“低-高”集聚趋势;绿色金融发展呈现显著区域不平衡现象;广州、深圳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水平及绿色金融水平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均属于较高水平;绿色金融水平对区域的一体化协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的一体化协同水平存在显著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友良  
本文在府际关系理论基础上,借助资源位理论原理,提出府际竞合概念及测量指标;接着采用2009-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的市际面板数据,分析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通过构建SDM模型检验府际竞合指标对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府际竞合明显促进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第三产业结构与府际竞合的交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且第三产业结构对府际竞合的调节作用影响最大。据此,本文对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少和  梁明珠  
在我国环城市(群)游憩带地区,因城市规模市场、旅游出行便捷、核心资源吸引、城乡环境差异、旅游用地宽裕等因素,成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理想空间。通过对环大珠三角城市(群)游憩带上广东各市在建、待建山海旅游产业园区的实地调研及其规划文本分析,发现在南部滨海休闲游憩带与北部山区生态游憩带上,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成为趋势,已从单纯资源景区组团式集聚(资源景区组团)发展到度假要素配套式集聚(度假娱憩综合体),乃至旅游产业集群式集聚(旅游产业园区)阶段,反映了资源、资本、智力等因素的不同作用,并在依赖资源环境、城市城镇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促成了观光游览型、度假娱憩型、文化创意型、装备制造型等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为发挥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集聚经济效应,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地方政府需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公共平台建设、公共服务提供、旅游用地审批等方面有所作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大格局正在形成。以香港和广州为核心城市的珠江三角洲正在发展成为我国的世界级大城市群之一,成为我国南部区域进入世界(特别是进入"一带一路")的枢纽(区)及世界进入中国南部的门户。文章阐述了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优化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认为以珠江三角洲为平台所统领起来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范围包括长江流域以南广阔的范围,指出该经济合作区运作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大格局正在形成。以香港和广州为核心城市的珠江三角洲正在发展成为我国的世界级大城市群之一,成为我国南部区域进入世界(特别是进入"一带一路")的枢纽(区)及世界进入中国南部的门户。文章阐述了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优化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认为以珠江三角洲为平台所统领起来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范围包括长江流域以南广阔的范围,指出该经济合作区运作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