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3)
2023(1677)
2022(1388)
2021(1271)
2019(2295)
2018(2378)
2017(4683)
2016(2667)
2015(2959)
2014(2860)
2013(2882)
2012(2794)
2011(2620)
2010(2693)
2009(2627)
2008(2650)
2007(2665)
2006(2466)
2005(2304)
2004(2200)
作者
(7890)
(6614)
(6313)
(6137)
(4240)
(3150)
(2878)
(2638)
(2472)
(2375)
(2335)
(2223)
(2212)
(2165)
(2088)
(2025)
(1973)
(1942)
(1784)
(1765)
(1665)
(1611)
(1583)
(1571)
(1556)
(1513)
(1458)
(1358)
(1299)
(1250)
学科
(12759)
经济(12744)
管理(6722)
(6118)
方法(5343)
(5310)
企业(5310)
中国(5005)
数学(4268)
数学方法(4213)
(3365)
理论(3242)
(3219)
金融(3218)
(3009)
银行(3003)
(2962)
业经(2954)
(2937)
教育(2834)
(2716)
(2656)
(2584)
劳动(2578)
(2532)
(2485)
(2014)
贸易(2012)
(1960)
(1939)
机构
大学(44664)
学院(42226)
(17241)
经济(16912)
研究(14419)
管理(13023)
中国(11176)
理学(10673)
理学院(10527)
管理学(10251)
管理学院(10171)
(9382)
(9364)
科学(8403)
(7630)
(7599)
师范(7542)
财经(7396)
(7207)
研究所(6722)
(6619)
中心(6201)
师范大学(6162)
北京(6108)
经济学(6018)
(5652)
财经大学(5429)
经济学院(5351)
(5319)
教育(5003)
基金
项目(22927)
科学(18068)
研究(17783)
基金(16695)
(14210)
国家(14060)
科学基金(11734)
社会(11594)
社会科(10943)
社会科学(10939)
教育(8916)
(8305)
基金项目(8173)
(7395)
资助(7222)
成果(7216)
编号(7208)
自然(6716)
自然科(6575)
自然科学(6575)
自然科学基金(6466)
(5552)
课题(5368)
重点(5225)
教育部(4996)
国家社会(4865)
(4829)
大学(4606)
人文(4587)
(4545)
期刊
(21112)
经济(21112)
研究(16327)
中国(10196)
(7893)
学报(7862)
教育(7685)
科学(6158)
大学(6127)
学学(5554)
管理(5490)
财经(5245)
(4873)
金融(4873)
(4766)
(4537)
技术(3432)
图书(3277)
经济研究(3157)
问题(3074)
农业(2880)
书馆(2596)
图书馆(2596)
理论(2557)
业经(2538)
(2473)
(2455)
实践(2286)
(2286)
(2230)
共检索到70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谢良才  和震  
近年来我国政府的普职比政策保持稳定,但中职教育招生数量却快速下滑,普职比走势向上波动程度惊人,导致中职教育资源大量闲置。如何看待目前的普职比大幅波动,未来的中职教育政策该如何制定,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中职学校和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发现,普职比的年度波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生源总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生源总量的减少而升高。进一步分析可知,我国现阶段实施的职教政策对中职教育招生产生了积极效果,未来的普职比政策应更具区域或阶段灵活性,根本对策则是办出高质量的中职教育,并且满足多方面生源的技能学习需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乐一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进展很快,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至今没有形成一种较为完善和令人信服的理论观点。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在周期性波动中持续增长,取得了种种辉煌成就,也历经了种种坎坷。本文拟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作些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背景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增长是在四方面特殊背景下展开的。一是持续高速的特殊增长背景:改革开放 26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9.5%左右,并且预计到2030年之前,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8%左右(2000年至2010年为8~9%,2010年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汉成  夏亚华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首先揭示了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现状;其次,从供求变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货币供给量变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升以及游资炒作等方面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了原因分析;再次,简要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民收益、物价水平的变动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本文所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有两个含义:第一,改革前后作为两大阶段相比,改革之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二,与改革后这一阶段已经发生的四次周期波动相比,即将来临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谦  王成璋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历年我国各省域城镇化进程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对于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小于预期价格变动、居民收入、成本以及周边房价波动等因素对于房价的影响。最后,本文基于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云菲  刘宝存  
高中阶段“职普比”问题是我国长期的教育热点与重要的当下关切。以国际比较为视角,概览这一比例的全球水平及对其影响的要素逻辑,可以启发本土实践。全球中等职业学生比例约为22%,这一比例的区域与国别差距正逐渐缩小。各国中等职业教育比例的共性与差异性图景,反映出影响这一比例的要素逻辑。经济与文化要素构建了影响该比例的宏观框架,二者互为前提。文化要素对中等职业教育比例的限定与经济要素对中等职业教育比例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够通过相关制度设计加以缓解,资源要素对经济、文化、制度三要素共同决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比例起保障作用。有鉴于此,我国不同地区高中阶段的“职普比”,可基于对地方经济结构需求与民众诉求的调查,划定适切比例,并辅以制度设计和资源保障推进其落实。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傅钧文  
中日贸易格局原来是典型的垂直性分工,双方关系完全是互补性的,不存在竞争。近年来,中国对日出口中制成品比率上升,两国在纺织品等行业中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但进一步分析表明,两国即使在这些行业也存在明确的互补性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在APEC成员中,中国与日本的贸易互补性最强,贸易竞争性最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嗣均  
本文从中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与大城市不断增大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出发,对城市发展方针及其形成背景、城市体系整体性的客观性质、大城市超前发展及其内在机理,以及中国特定条件下大城市人口增长的特有推动因素分别作了考察。认为现阶段大城市成长具有必然性,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方针不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超,曾光辉  
根据陈浪南把我国股票市场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划分理论,选取CSMAR数据库中2000.3.17—2003.12.31之间的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价为研究数据样本,分析该指数波动率的特点,从而选取ARCH、GARCH、GARCH—M、EGARCH模型来预测股市的波动性,用三种评估模型包括非对称的LINEX损失函数对这几种预测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即是普通高中教育的规定性,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内在根据。传统上,普通高中教育被看成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具有基础性。近些年来,随着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人们对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有了一些新的主张,如"选择性"、"个性化"、"预备性"、"大众性"等,直接影响着普通高中教育的实践变革。根据中国古代认识论中"循名责实"的方法以及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理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普通的"、"高中阶段的""教育",具有"普通性"、"引导性"、"基础性"、"预备性"、"大众性"、"教育性"等比较丰富的性质。因此,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对上述性质予以全面把握、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红兵  苏海军  孙晓涛  
本文首次分析了市场波动和相关的一致性与差异,并进而考察金融危机期间传染的阶段特征。研究表明,危机期间,高波动与高相关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他时期则存在差异;几乎不会出现高波动低相关的情形,但并非总是波动性的增加引致了关联水平的上升,关联水平的上升也可能会先于波动性的增加;危机初期,市场需要对复杂的信息进行不断地识别和过滤,以至于波动机制、相关机制都存在较为频繁的转换;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具有系统性特征。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周蓓  齐中英  
波动性是经济和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采用无条件波动度量方法对我国三大期货市场1997年—2004年的波动性进行了估计,发现第一阶段97年—02年期货价格总体呈下跌趋势,三大市场整体波动性不大,较高的波动性都出现在期货价格下跌时期,较低的波动性都出现在期货价格上涨时期;第二阶段03年—04年三大市场波动性显著提高,总体价格呈上升趋势,较高的波动性都出现在期货价格上涨时期,而较低的波动性都出现在期货价格下跌时期;本文进一步采用条件波动模型对我国三大期货市场两个阶段收益率与波动性的相关关系及波动性的杠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期货收益率与波动性显著相关,大豆期货收益率与波动性不显著相关;我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蓓  齐中英  周春伟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期货市场的波动性特征,本文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1997年-2005年收益序列为研究对象,并以2003年为铜期货市场发展的临界点,采用条件波动模型对2003年以前和2003年以后的铜期货收益波动性分阶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阶段铜期货收益与其风险均显著相关,且第二阶段铜期货收益更多地来自于对风险的补偿;两个阶段铜期货收益波动性均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且两个阶段波动性的杠杆效应相反,本文分析了其原因所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彭定贇  魏龙  
研究目标:探索新形势下稳定我国国民收入的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方法:基于IOTs-OECD和TiVA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比较四种参与方式下GVCs参与度对国民收入和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寻找最能抵御GVCs收缩风险的环节和要素。以知识密集型要素积累水平和产品技术复杂度,讨论我国掌握上述环节的可能性,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双循环发展建议。研究发现:GVCs参与度下行抑制国民收入增长,有利于劳动报酬份额提升;研发创新环节最能抵御GVCs收缩风险;多重价值链交互和新型举国体制有利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研究创新:提出了兼顾国内国际双循环影响的收入模型;论证了GVCs下行是调整优化劳资分配结构的契机。研究价值:为中国从深度嵌入GVCs向双循环发展格局转换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