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1)
2023(7385)
2022(6057)
2021(5617)
2020(4561)
2019(10484)
2018(10283)
2017(19211)
2016(10123)
2015(11800)
2014(11535)
2013(11900)
2012(11577)
2011(11087)
2010(10978)
2009(10570)
2008(10173)
2007(9198)
2006(8616)
2005(8104)
作者
(30549)
(25648)
(25381)
(24470)
(16499)
(12151)
(11404)
(9964)
(9867)
(9296)
(9053)
(8440)
(8408)
(8336)
(8199)
(7955)
(7517)
(7372)
(7335)
(6770)
(6641)
(6155)
(6125)
(6001)
(5887)
(5883)
(5450)
(5071)
(5063)
(4960)
学科
(73162)
经济(73109)
管理(26111)
方法(24968)
数学(22458)
数学方法(22361)
(21481)
中国(19197)
(16358)
企业(16358)
地方(16108)
(12412)
贸易(12403)
地方经济(12247)
(12220)
(12205)
(12072)
业经(11499)
(10105)
(9955)
(9659)
金融(9658)
环境(9129)
(8906)
银行(8893)
(8730)
(8274)
关系(8212)
(8048)
(7994)
机构
大学(168604)
学院(163725)
(89398)
经济(88182)
研究(65960)
管理(56631)
中国(51468)
理学(47719)
理学院(47140)
管理学(46575)
管理学院(46260)
(37990)
(35818)
科学(34871)
(33315)
经济学(31315)
财经(30588)
研究所(30023)
(27972)
经济学院(27956)
中心(27324)
北京(23713)
(23212)
(22705)
财经大学(22682)
(21885)
师范(21757)
(21647)
科学院(20618)
社会(19341)
基金
项目(98615)
科学(79037)
基金(75645)
研究(73225)
(65698)
国家(65240)
科学基金(55058)
社会(52130)
社会科(49678)
社会科学(49667)
基金项目(38067)
(33267)
教育(32552)
资助(32230)
自然(31566)
自然科(30862)
自然科学(30854)
自然科学基金(30353)
(29211)
编号(26127)
(24356)
国家社会(23922)
中国(23364)
(22645)
成果(22617)
重点(22563)
教育部(21514)
人文(20090)
(19882)
经济(19716)
期刊
(104583)
经济(104583)
研究(60583)
中国(33194)
(28020)
管理(23500)
学报(23483)
科学(22942)
(20000)
经济研究(18901)
大学(18518)
财经(18357)
学学(17397)
(17205)
金融(17205)
(16140)
问题(14285)
(13724)
农业(13590)
教育(13099)
技术(13095)
世界(12902)
国际(12564)
业经(11808)
技术经济(10400)
统计(9480)
经济问题(8714)
(7937)
(7628)
改革(7368)
共检索到265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乐一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进展很快,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至今没有形成一种较为完善和令人信服的理论观点。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在周期性波动中持续增长,取得了种种辉煌成就,也历经了种种坎坷。本文拟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作些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本文所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有两个含义:第一,改革前后作为两大阶段相比,改革之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二,与改革后这一阶段已经发生的四次周期波动相比,即将来临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其实就是判断中国经济目前所处周期的阶段。但是 ,在实践中要区分周期的四个阶段或转折点 ,是极其困难的。本文从两个层次考察当前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首先是产出缺口理论、总需求—总供给 (AD—AS)模型、IS—LM模型这几种工具的综合分析 ;其次分析GDP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这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这些工具和变量中 ,最有价值的是产出缺口理论和价格指数。通过对这些工具和变量的分析 ,本文的最后结论是 :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明显转机 ,出现了回升的系列迹象 ,正在步入复苏阶段 ,但并未真正稳定走出低谷或萧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条件。本文在构建DSGE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与反事实模拟等方法考察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驱动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周期的更迭,经济波动的冲击来源也会发生改变。"软扩张"时期和"次贷危机"时期经济周期主要受技术冲击驱使,而"新常态"下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是工资加成冲击与消费偏好冲击。为此,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清晰判断不同时期冲击来源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分析经济周期阶段主要立足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分析,同时也进一步分析GDP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这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其中重点是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和分析。通过对这些变量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位于繁荣阶段。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所处阶段,下一步中国经济的目标和任务是继续保持经济繁荣的大好形势,努力延长扩张阶段,同时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忠  刘亚琴  
本文运用HP法对1978年~200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999年中国并未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结论,并分析了新经济周期难以启动的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金全,刘志刚,于冬  
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Plucking model to test the asymmetric patterns in China's business cycle. We find the evidenc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lucking effect in output growth. The negative shock to output is not able to influence the growth trend in long run. The growth could return to its trend more quickly after the economy recoveries from the contracting phase in business cycle. Thes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acroeconomic control has play the roles of stabilizing economy, and the abilities of keeping rapid and stable growth have been enforced.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成勇  艾春荣  
本文运用STAR模型理论,对我国1979年第1季度—2009年第3季度的季度GDP增长率数据,分别建立两机制、三机制和四机制LSTAR模型,探讨了我国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以及经济在各个波动阶段之间转换的内在演化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把经济周期阶段划分为紧缩、恢复和扩张三个机制已经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结构,但是划分为紧缩、恢复、扩张和衰退四个机制,在整体拟合效果和对经济增长结构的解释能力方面都有显著提高;经济在各机制之间的平滑转换速度和机制状态是否平稳,阐释了我国经济周期阶段较强的非对称性及其内在演化机理;模型对样本数据在各机制之间的划分结果表明,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鹰飞  王宪勇  
本文基于一个较为一般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技术冲击的长期影响。以此为基础,我们使用SVAR方法识别出导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技术冲击,并且估计了它们对产出和通胀的动态影响,以及对二者波动的贡献率。结果发现,技术冲击虽然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成因,但其贡献要远小于现有的其他实证结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本文采用最新的随机游走滤波分析方法对中国1952~2003年间的13个宏观经济总量的波动特征、共动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产出的周期长度在改革开放之后呈现出延长且波动幅度下降的趋势,而且总产出的波动主要受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出波动的影响,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发展对总产出的制约在改革开放之后消失了,结果还显示要素投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周期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冬芳  洪敏  
文章利用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之进行模拟。分析了加速数、边际消费倾向与政府宏观调控时间、力度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平稳且收敛的阶梯波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连平  吴金友  
本文首先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概况及不同学者的经济周期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不同滤波方法,对1978~2009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并对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深入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恒  陈述云  
本文主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9轮经济周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了全面、详尽、准确地反映这一轮周期波动的扩张和收缩持续时间和波峰、波谷转折点的位置 ,我们以月度指标来描述波动轨迹。根据统计指标体系的特征和构造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本文选择了以反映生产规模、市场环境、开放度为主要内容的六个指标 ,即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 ,按照一定的步骤 ,构造了一个能综合反映周期波动的短期波动综合指数 ,通过该指数1990年2月~2002年4月共147个月的具体数值 ,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进行统计描述和特征归纳。这有利于准确把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林浩  
本文在Lucas基准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劳动时间和就业的波动,笔者发现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分为消费波动的福利损失和劳动时间波动的福利损失,并且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看作消费和劳动时间错配的结果。基于宏观时间序列数据的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如果考虑到总劳动时间波动以就业波动的形式存在,估算值最大将达到4.476%,远大于基准模型0.135%的结果。此外,本文还对消除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益与提升经济增长率的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当就业率对经济波动比较敏感且风险规避系数为5时,消除经济波动的收益远大于提升长期增长率1个百分点的收益。本文的贡献在于使得经济周期成本的估算脱离风险规避系数的束缚,并且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资源错配才是经济周期成本计算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关于增长还是稳定的权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婷  
本文利用差分法、H-P滤波法以及Band-Pass滤波方法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序列长期趋势项进行分解,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和频域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检验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主要经济变量的一些典型化事实,以供政策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