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9)
2023(6365)
2022(5307)
2021(5318)
2020(4495)
2019(10284)
2018(10531)
2017(19682)
2016(12145)
2015(13800)
2014(14041)
2013(13350)
2012(12751)
2011(11931)
2010(12284)
2009(11321)
2008(11381)
2007(10557)
2006(9648)
2005(9063)
作者
(33142)
(27291)
(27057)
(26197)
(17451)
(13293)
(12578)
(10597)
(10399)
(10208)
(9186)
(9169)
(8931)
(8842)
(8542)
(8530)
(8308)
(8118)
(7897)
(7861)
(7359)
(6872)
(6557)
(6400)
(6290)
(6284)
(6181)
(6153)
(5549)
(5429)
学科
(38619)
经济(38564)
管理(27958)
(27001)
(20982)
企业(20982)
教育(20366)
中国(19766)
方法(18040)
数学(15619)
数学方法(15431)
(12205)
(11502)
(11249)
理论(11114)
(10953)
(9147)
银行(9138)
(8813)
(8071)
贸易(8065)
(7914)
(7715)
金融(7714)
技术(7514)
教学(7498)
业经(7497)
(6987)
(6984)
财务(6967)
机构
大学(176268)
学院(171214)
(62923)
经济(61272)
研究(60815)
管理(54920)
理学(46091)
理学院(45433)
管理学(44556)
管理学院(44182)
中国(41255)
(39190)
科学(34920)
(34904)
(33100)
师范(32914)
教育(32693)
(31555)
研究所(28136)
(27661)
财经(27214)
师范大学(26834)
北京(26267)
中心(25319)
(24564)
(23893)
(22142)
技术(21633)
(21192)
业大(20981)
基金
项目(97788)
研究(79749)
科学(77462)
基金(67164)
(57349)
国家(56690)
社会(47488)
科学基金(46524)
教育(45900)
社会科(44627)
社会科学(44612)
(38772)
编号(35526)
(35308)
基金项目(34186)
成果(32882)
课题(28435)
资助(28151)
自然(27519)
自然科(26823)
自然科学(26812)
自然科学基金(26355)
(24668)
(23778)
(23677)
重点(23587)
(21835)
教育部(21816)
规划(21369)
项目编号(21220)
期刊
(73075)
经济(73075)
研究(66082)
教育(54472)
中国(41950)
(26956)
学报(25662)
科学(22009)
(21314)
管理(20561)
大学(20496)
技术(19015)
学学(17613)
(17028)
金融(17028)
财经(15478)
职业(14733)
农业(14310)
(13285)
经济研究(11702)
业经(11258)
问题(10679)
技术教育(9906)
职业技术(9906)
职业技术教育(9906)
(9613)
论坛(9613)
(9381)
理论(8262)
图书(8151)
共检索到274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南海  
正确区分公益事业与公益性事业对于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公益性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职业教育公益性价值实现方面,我国现阶段应在合乎规律性与合理性的前提下引入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规则并借助市场的力量推进职业教育公益性价值实现方式的多样化。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职业教育机构,只要具备办学资质和条件且具有办学特色,政府就应该予以应有的鼓励与支持。在职业教育公益性价值实现上,政府永远是主导者,公立职业教育机构永远是主力军,同时,私立职业教育机构也决不能缺位,行业企业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和震  
劳动者的技能是企业的财富,更是国家的财富,职业教育具有公益性,而其公益性远远大于其私利性。实现职业教育公益性是国家的责任,公益性的实现形式是多样的,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保障程度,应随着公共财政承担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增强。职业教育多种多样,其公益性质的程度亦有所不同,应加以分类界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稼伟  
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的本源及其公益性要义,剖析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偏离本源的主要原因,从本源回归的视角诠释了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丹萍  
公益性既是职业教育的客观属性,也是其必然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公益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但是仍然存在着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受益范围不广等诸多问题。为此,我国应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扩大职业教育受益范围、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等措施不断强化职业教育的公益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梦蝶  
基于教育提供相关的公益性与教育结果相关的公益性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教育公益性内涵理解着手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果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开展免费教育,使其成为一项"纯公益性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南海  陈娟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因而系统考察校企合作主体参与合作的动因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在分析我国现阶段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企业与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基本动因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企业与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动力不足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德方  
从入学与就业视角出发审视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的社会地位依旧不高、吸引力不强、招生考试制度不尽合理、就业质量不高等,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平利  
中国职业教育目前仍然处于上升期,面临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推进校企合作、提高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效益等"四大命题"。破解这些命题的地方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实践主要有: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校企之间有效合作、推进"乡土创业培训"等等。今后,应在突破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实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全纳性、加强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建设、提高农民家乡"智富"能力和科学评价职业教育教师劳动等方面加快步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平利  
就全国各地的实践呼求来看,破解以下"四大命题"是职业教育改革当务之急,也是中国职业教育从"上升期"走向"成熟期"的关键问题: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如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湘宁  
研究职业教育公益性是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难题的关键,是强化政府主导、落实办学责任、形成发展合力的理论基础,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内在要求。江苏省从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双赢、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探索了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从江苏的实践经验看,落实职业教育公益性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责任与分工,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的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盛子强  曹晔  
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公益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责任大小和办学格局,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从外部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产业依附理论、弱势群体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六大理论的视角来看,职业教育关乎整个国民的职业素质和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钊  
公益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坚持办学的公益性,既是民办高校获得组织合法性的前提,也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源泉。由于制度建设滞后与不足等多重复杂因素,我国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营利性行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重塑公益性民办高等教育,需要政府、民办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德培  潘建华  
结合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特征,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层次进行了划分,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尚处于中级发展层次的中级阶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要求在进一步提高,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是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车明朝  
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谈松华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同许多国家走过的路程相似,也面临着如何处理好普及与提高关系这样的现实课题,即如何让所有人受到更多、同时又是更好的教育。如果用国际上常用的术语,就是如何实现入学机会均等和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均等两种目标的统一。正如国际教育规划和研究所(IIEP)首任所长菲力浦·库姆斯所说:“改进教育质量的目的并不一定与增加教育机会平等的目标相矛盾,但有时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