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8)
2023(4052)
2022(3419)
2021(3285)
2020(2807)
2019(6310)
2018(5868)
2017(11262)
2016(6174)
2015(6893)
2014(6796)
2013(6726)
2012(6379)
2011(5339)
2010(5809)
2009(5622)
2008(6096)
2007(5618)
2006(5061)
2005(4590)
作者
(16650)
(13872)
(13857)
(13271)
(9056)
(6725)
(6284)
(5144)
(5131)
(5063)
(4678)
(4652)
(4586)
(4576)
(4563)
(4054)
(3922)
(3881)
(3840)
(3819)
(3476)
(3336)
(3310)
(3291)
(3229)
(3180)
(3003)
(2882)
(2736)
(2713)
学科
(25592)
经济(25558)
(24409)
管理(24172)
(23268)
(20778)
企业(20778)
财政(12237)
(11521)
财务(11512)
财务管理(11472)
企业财务(11069)
方法(10654)
(9877)
数学(8948)
数学方法(8878)
中国(8420)
(7552)
(6516)
(5543)
(5224)
(5070)
地方(4910)
理论(4908)
体制(4846)
(4786)
制度(4785)
(4739)
金融(4738)
业经(4728)
机构
大学(91804)
学院(88378)
(39058)
经济(38366)
管理(32057)
(30446)
研究(30046)
理学(26794)
理学院(26524)
管理学(26191)
管理学院(26020)
中国(23085)
财经(19793)
(18801)
(17778)
科学(15681)
(15362)
财经大学(14320)
(14033)
研究所(13077)
中心(12599)
经济学(12581)
北京(12325)
(11899)
师范(11836)
经济学院(11275)
(10824)
(10273)
商学(9963)
商学院(9907)
基金
项目(50040)
科学(39476)
研究(39207)
基金(37310)
(32269)
国家(31511)
科学基金(26743)
社会(25866)
社会科(24514)
社会科学(24500)
基金项目(19022)
教育(18267)
(17816)
自然(15574)
资助(15507)
编号(15411)
自然科(15210)
自然科学(15205)
(15101)
自然科学基金(14937)
成果(14757)
(12175)
(11620)
重点(11207)
国家社会(11131)
教育部(11036)
课题(10684)
人文(10529)
项目编号(10376)
(10315)
期刊
(48112)
经济(48112)
研究(35179)
(30888)
中国(18917)
学报(13404)
管理(12952)
财经(12057)
科学(11039)
大学(10984)
(10296)
教育(10235)
学学(10193)
(9187)
金融(9187)
(8345)
经济研究(8034)
会计(7442)
财会(7342)
(7041)
财政(7041)
问题(6564)
(6471)
技术(6150)
国际(5807)
农业(5265)
世界(5141)
业经(5066)
(4945)
通讯(4881)
共检索到151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一飞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财政投资几乎包括了全社会投资的所有内容.随着财政分配范围的缩小,国家财力的相对萎缩,财政投资范围越来越小,财政投资的作用力度也严重削弱.投资越紧缺,越是要有重点地投入.某一时期财政投资重点的选择,应该遵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指向.而国民经济战略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植根于对现实经济状况的透彻研究和国民经济成长规律的正确把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自强  
文章从强化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角度提出国家财务的概念,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国家财务质的规定性。分析了国家财务与国家财政、国家财务与国有企业财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工与协作。作者对目前财政财务不分的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张及早将国家财务从国家财政中独立出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学  
国家财政的分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财政的本质、职能等理论问题,又是我们设置复式预算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所以,研究财政分类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对国家财政进行分类应首先考察其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根据其涵盖的基本内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申曙光  
举办和管理社会保险是政府的责任, 这种责任决定了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应负的职责。本文从社会保险基金与国家财政的关系出发, 分析讨论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承担的具体职责。这种研究可为社会保险立法、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的, 具可操作性的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一、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家财政 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财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92年,初步实行了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构成的复式预算制度,从财力分配的角度反映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职能。1993年,实行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长期以来按所有制、部门和行业设置财务会计制度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关系析辨张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财政”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愈益频繁,该词及其相关的“公共财政论”和“公共产品论”等对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最近,财政学界对于“公共财政”及其相关理论的公开批评多起来了,从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陈佳贵  黄速建  魏后凯  罗仲伟  黄群慧  郑新业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国家财政投资政策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报告立足于西部地区的区情 ,在评价国家对西部财政投资的现状及效果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中央财政在促进西部开发中应实施的财政政策特别是财政投资政策 ,进而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兴益  
论振兴国家财政的意义、目标和途径汪兴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这是今后十几年财政工作的重心所在。对此,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振兴国家财政的必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尹红群  
省县财政关系是地方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抗战前期,地方财政体系重省薄县,形成省县财政统筹体制,削弱了县地方财政的扩张能力。省统筹下的财政紧缩政策与县政的实际扩张,造成县地方事权与财权之间的深刻矛盾,事权与财权的矛盾反映了地方财政体系的利益分配问题,集中体现在省与县的财政关系上。县与省之间矛盾的扩大,成为1941年国民政府国家财政系统改制的内在动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作者认为,国家财政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一种形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主导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补充形式、调节形式。文章指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和劳务,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来提供,只能通过财政渠道、财政方式来满足。这就是财政配置资源的一种功能,是市场及其它分配形式所无法代替的。对于应该由财政配置资源的项目,我们要尽最大努力逐步给予满足,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艳仙  
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财政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予必要支持。按照公共财政理论 ,适应WTO规则的要求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严重不足的现实矛盾和薄弱环节 ,政府应规范和约束各级财政的支农行为 ,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农业救助性支持体系 ,以实现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可华  
对振兴国家财政问题的再认识黄可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我在今年《财政研究》第4期已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这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又把振兴国家财政作为专题进行了研究,这表明振兴财政确实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应从战略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本立  
振兴国家财政的思考童本立一、对振兴财政的认识振兴财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最终目的是改善国家财政状况,使政府承担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承担的历史任务。第一,振兴财政不是简单的增收节支,而是财政,乃至政府职能的一次再调整,或者说是国家财政收支结构适应于...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白景明  
在当前国家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社会高呼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必须遵循全面性原则探讨国家财政收支形势。应正确认识到财政高速增长是结构转换的结果,是阶段性现象,且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并未出现超常提高;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财政支出已经转移到公共财政的轨道上,并要正视政府面临的强劲支出压力。综合各方面的情形可得出"财政收支失衡将是长期趋势"的基本判断。针对这种情形,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建立财政决策的公共选择机制,并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