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2)
- 2023(8863)
- 2022(7289)
- 2021(6803)
- 2020(5695)
- 2019(12747)
- 2018(12482)
- 2017(25016)
- 2016(13503)
- 2015(15325)
- 2014(15758)
- 2013(15201)
- 2012(14228)
- 2011(12995)
- 2010(13512)
- 2009(13085)
- 2008(13385)
- 2007(12566)
- 2006(11568)
- 2005(10975)
- 学科
- 济(51656)
- 经济(51571)
- 管理(47417)
- 业(43796)
- 企(37998)
- 企业(37998)
- 制(23860)
- 银(20265)
- 银行(20120)
- 方法(18828)
- 行(18805)
- 财(18713)
- 中国(16449)
- 农(15680)
- 数学(15071)
- 数学方法(14861)
- 业经(14273)
- 融(13468)
- 金融(13465)
- 度(13304)
- 制度(13301)
- 体(12774)
- 策(12297)
- 体制(10997)
- 贸(10861)
- 贸易(10850)
- 务(10848)
- 财务(10814)
- 财务管理(10785)
- 易(10604)
- 机构
- 大学(199342)
- 学院(199021)
- 济(86601)
- 经济(84624)
- 管理(75546)
- 研究(66548)
- 理学(62413)
- 理学院(61792)
- 管理学(61062)
- 管理学院(60646)
- 中国(58497)
- 财(48402)
- 京(41797)
- 财经(36037)
- 科学(34883)
- 江(33732)
- 所(32709)
- 经(32439)
- 中心(30895)
- 研究所(28467)
- 经济学(27193)
- 农(27013)
- 北京(26738)
- 州(26489)
- 财经大学(26426)
- 银(25934)
- 范(25838)
- 师范(25680)
- 银行(24941)
- 经济学院(24243)
- 基金
- 项目(116208)
- 科学(92960)
- 研究(92011)
- 基金(84716)
- 家(70601)
- 国家(69949)
- 科学基金(61145)
- 社会(59768)
- 社会科(56751)
- 社会科学(56741)
- 省(44294)
- 基金项目(42940)
- 教育(42836)
- 编号(38099)
- 划(36974)
- 自然(36183)
- 自然科(35314)
- 自然科学(35306)
- 资助(35219)
- 自然科学基金(34691)
- 成果(34068)
- 制(28603)
- 课题(27380)
- 部(27289)
- 重点(26053)
- 性(25416)
- 发(24737)
- 国家社会(24555)
- 教育部(24370)
- 创(24090)
共检索到332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秋实 刘丽芝
传统银行业竞争政策遵循着"市场结构-竞争程度-风险承担"的逻辑,以调整银行业市场结构为规制重点,试图籍此让银行业保持适度竞争,在获得竞争导致的效率提升的同时,还保持一定的特许权价值来抑制银行过量承担风险。这种竞争政策框架是与传统银行业特征相匹配的,但随着现代银行业的转型,银行业的可竞争市场性质越来越强,这要求现代银行业竞争政策在规制重点上必须做出调整。
关键词:
银行业 竞争政策 规制重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冕 袁亦宁 万攀兵
环境规制的加强特别是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将促进融资环境持续发生改变,进而对高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产生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又会对上述影响发挥“调节器”的作用。本文在深入剖析环境规制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将“十一五”时期我国严格实施的二氧化硫减排计划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实证评估环境规制强度对高污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银行业市场结构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十一五”减排政策实施后,在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更高的地区,高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明显升高;在银行业竞争程度更高的地区,“十一五”减排政策实施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小。以上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更换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乃至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涛 胡莹
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作用。以CR4指标代表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以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H统计量代表银行业竞争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累积脉冲响应函数代表货币政策冲击。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有着正向效应,对货币政策传导至中介目标M2的影响最大,对货币政策传导至最终目标GDP与CPI影响程度较小,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明显高于竞争程度的影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傅利福 魏建 王素素
利用中国国内100家银行2004~201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业竞争度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以及如何受到金融抑制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金融抑制是影响银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关系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可知,银行业集中度对竞争度的影响存在区制转化效应。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区制转换的关键时刻,政府应当正确认识银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之间的关系,将强化竞争的环境而不是取消市场势力作为政策目标。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集中度 竞争度 银行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黄桂田
各国金融资产配置方式不同 ,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存在鲜明的差异。与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逻辑推论及其倡导的理想境界可能完全相反 ,由大规模银行组成的相对集中的产业组织结构并不一定导致竞争程度的下降。中国银行业偏高的集中率并不是影响行业竞争程度的原因 ,事实表明 ,中国各银行之间在存贷业务及其他业务上并不缺乏竞争。主要问题在于现有的国有银行经营机制不灵活、效率过低。即使中国银行业大幅度提高了商业化程度 ,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也不宜于过度分散 ,保持相对集中的行业结构 ,可能更有利于提高金融资产的配置效率。
关键词:
银行业 集中率 竞争 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时宇 周朝民 李犁
网络经济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银行业作为整个金融的桥梁 ,正在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银行时代正在到来。作为金融电子化的最新产物 ,网络银行代表着银行业的发展方向 ,成为全世界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准确把握网络银行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是全球金融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也是我国银行业在加入WTO后 ,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的前提条件。本文运用波特五要素理论分析中国网络银行业的竞争趋势 ,并尝试提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本文指出,从监管保护程度和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看,当前我国金融名义开放与事实开放存在一定距离。在开放形势下,中央银行、监管当局及中外资银行之间有不同的出发点。中资银行的竞争策略应是加强风险管理和自主性产品创新,打通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不应轻易放弃网络优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国红
银行业强势性和脆弱性的二重特征,决定了银行业既需要审慎性监管,又需要竞争性管制。然而,我国对银行业的竞争性管制十分薄弱,这不仅不利于我国银行业良好竞争秩序的形成,不利于推动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也不利于审慎性监管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对银行业的竞争性管制:一是赋予中央银行竞争性管制的职能;二是确保可竞争性市场的进入与退出规则;三是消除竞争障碍,规范同业竞争;四是加强消费者保护。
关键词:
银行业 审慎性监管 竞争性管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勤
本文基于1998~2014年中国银行业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银行资产配置的两阶段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以Lerner指数衡量的银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银行贷款渠道中,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发挥主要作用;(2)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受银行竞争程度影响,并且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加削弱银行贷款渠道的作用,这一效应主要通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传导。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峁
基于中国60家商业银行2002—2012年微观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进行系统检验,同时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货币政策选择对银行竞争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机构的行为选择和风险承担均有显著影响,但存在异质性特征,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更多受到数量型工具的刚性制约,而市场竞争能力弱的银行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变动更为敏感。建议关注银行风险承担,加强资本监管,推动市场有序竞争,完善内控制度等,以协调货币政策选择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增印 徐晓伟
对于中国以银行业为导向的金融市场而言,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概述了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及其具体的测度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银行,运用非结构方法的Panzar-Rosse模型对1995~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进行测度,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VEC模型,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杜建华
本文基于银行业竞争差异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紧缩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区域调控效果。研究发现:在货币紧缩之后,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区域的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对货币政策的变动更敏感,而且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更显著,但是在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则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货币紧缩导致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区域的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下降的幅度更大,而在银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区域则不存在这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助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抑制货币紧缩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仲林 杜阳 王雅兰
为了研究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对银行市场进入决策机制的影响和检验银行间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成效,本文基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数据构建静态离散博弈的均衡结构模型还原银行市场进入过程中的战略互动,并重点考察不同垄断地位银行间非对称的竞争壁垒效应。鉴于多重Nash均衡引起的估计不一致问题,分别使用条件矩不等式和子样本模拟技术识别与估计模型参数的置信区间,并进一步设计反事实分析和分类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准入制度放松显著推动了市场进入决策机制升级,使其不仅取决于银行内部优势和市场区位,也受制于对手决策及其构建的品牌、规模经济等非对称竞争壁垒;银行边际利润实现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当前银行业的"壁龛市场"战略占优于"跟随"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