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8)
- 2023(5825)
- 2022(4625)
- 2021(4426)
- 2020(3490)
- 2019(7957)
- 2018(7923)
- 2017(15644)
- 2016(8545)
- 2015(9675)
- 2014(9977)
- 2013(9581)
- 2012(9143)
- 2011(8636)
- 2010(9054)
- 2009(8657)
- 2008(8914)
- 2007(8312)
- 2006(7658)
- 2005(7247)
- 学科
- 济(37200)
- 经济(37158)
- 管理(26744)
- 业(25201)
- 企(21316)
- 企业(21316)
- 方法(14011)
- 农(11775)
- 中国(11436)
- 数学(10764)
- 数学方法(10569)
- 财(10325)
- 业经(9707)
- 理论(9660)
- 策(9493)
- 贸(8528)
- 贸易(8524)
- 制(8484)
- 学(8393)
- 易(8290)
- 农业(7518)
- 银(7172)
- 银行(7172)
- 行(6928)
- 融(6780)
- 金融(6779)
- 教育(6692)
- 地方(6617)
- 及其(6530)
- 政策(6304)
- 机构
- 大学(133612)
- 学院(133183)
- 济(58064)
- 经济(56721)
- 管理(48487)
- 研究(45684)
- 理学(40053)
- 理学院(39637)
- 管理学(39062)
- 管理学院(38795)
- 中国(36704)
- 财(31361)
- 京(27976)
- 科学(24363)
- 财经(23608)
- 所(22708)
- 江(21737)
- 经(21224)
- 中心(20179)
- 范(20011)
- 师范(19940)
- 研究所(19883)
- 经济学(18482)
- 北京(18293)
- 州(17554)
- 财经大学(17207)
- 经济学院(16342)
- 农(15897)
- 院(15894)
- 师范大学(15830)
- 基金
- 项目(73496)
- 研究(60089)
- 科学(58645)
- 基金(52648)
- 家(43529)
- 国家(43089)
- 社会(38157)
- 科学基金(37190)
- 社会科(36105)
- 社会科学(36098)
- 教育(28555)
- 省(27654)
- 编号(25888)
- 基金项目(25668)
- 成果(23807)
- 划(23547)
- 资助(22628)
- 自然(21194)
- 自然科(20661)
- 自然科学(20656)
- 自然科学基金(20309)
- 课题(18856)
- 部(17280)
- 重点(16597)
- 性(16567)
- 发(16011)
- 年(15809)
- 项目编号(15698)
- 教育部(15450)
- 国家社会(15205)
共检索到218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彬 孙思怡
现代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货币数量论,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野下,无论古典货币数量论,还是现代货币数量论,本质上都是脱离生产过程的货币现象分析。因此,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现代货币政策存在忽略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局限性。长期大力度使用这种政策,不仅很难获得预期的政策效果,反而加重经济结构失衡,使宏观调控陷入两难境地。本文在考察现代货币政策理论源头的基础上,认为以劳动价值论思维制定和实施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提高货币政策的使用效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乃芳 李宏瑾
文章运用DSGE模型对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兴产业产出和总产出,但不同政策工具效果并不相同,价格型的再贷款利率政策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社会福利的效果最好。与传统总量货币政策相比,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改进有限,仍存在着对传统产业的挤出效应、对总量政策的替代效应及对经济结构的扭曲效应等负面作用。文章认为,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并积极研究其有序退出,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作用和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这对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卜振兴
近年来,结构性货币政策成为央行重要的政策工具,各项政策工具层出不穷。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直达的优势能够对总量型货币政策形成有益的补充,充分发挥了政策调控的效果。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产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需要跟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实现资源耦合,把握投放力度,最终实现央行调控意图。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关注要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宗怡
对伯南克来说,美联储和财政部应该合作并尽可能强化货币政策的"财政政策部分"从而达到提振宏观经济的目的。然而2009年伯南克提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在理论上自相矛盾,货币政策的"财政成分"是量化宽松政策起效的主要原因,缺乏财政政策配合的单纯量化宽松无法对美国实体经济起到提振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永波 周倬君
继日本在2001年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P)之后,2008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也纷纷采用QEP刺激经济发展。但目前美国经济前景依旧令人担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日本债务危机亦悄然升温,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胀困扰,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令人深思。文章对QEP的理论基础、传导渠道、逻辑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价。
关键词:
量化宽松 理论基础 逻辑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运信
本文对货币政策信誉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解读,进一步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体制改革实践,得到以下结论:(1)货币政策信誉对稳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和提高政策有效性有重要的意义;(2)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改善以及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都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信誉(可信度);(3)是否采用正式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政策体制必须具有央行高度独立性、良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等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肖芬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它为市场体系相对不够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提供作用原理。笔者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发展的两个阶段以及现有模式中银行信贷的关键地位,并通过实证方法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的存在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秦汉锋
货币政策是一国为了实现其政治和宏观经济目标而确立的组织、管理、调节和控制社会货币信用量的一种金融措施。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借鉴西方货币政策的成熟作法,对于充分享受“后发性利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程均丽
货币政策透明度是中央银行的政策性私人信息披露,它与信息对称或确定性相对应。如果着眼于货币政策交流问题,它可以划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货币政策信息不对称有两个源泉,一是中央银行的偏好不可观测;一是中央银行拥有信息优势。总体上,货币政策透明度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决策透明度三类。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不确定性 私人信息 偏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伟
2012年以来,随着国际收支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外汇占款呈现趋势性下降,再贷款逐渐取代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给的主渠道。本文从央行、商业银行以及企业资产负债变的角度,分析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对金融市场、资金价格以及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从外汇占款向再贷款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会自动产生"紧缩效应"——商业银行存贷比下降、社会融资成本上升、资金价格波动加剧。为了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货币,货币当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并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
关键词:
基础货币 外汇占款 再贷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万阿俊 李连发
本文对中央银行运用机器学习的基础理论文献进行了评介和研究,得出结论:给定问题,机器学习未来可取代中央银行家解决所给定的问题;但是机器学习无法代替人类发挥想象力来选择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在经验证据分析方面,本文选取了货币中性问题和利率政策模拟问题,机器学习方法给出了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央行 货币政策 人工智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宁 黄明皓 郭玉清 王晓峰
过去三十年,为了增强宏观政策的微观基础,货币政策从消除隐秘性、提高透明度、及时全面公开信息到向主动加强交流、研究市场反馈、管理预期和引导预期方向发展。即从中央银行被动披露过去既成数据、规则、一个声音说话到向公布央行内部对未来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及分歧、延迟公布内部意见分歧方向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透明度 交流 争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骏
论货币政策周骏(一)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总称,它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指导货币供应和信贷活动的准则。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