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0)
2023(7491)
2022(6186)
2021(5794)
2020(4923)
2019(11091)
2018(11450)
2017(21040)
2016(12030)
2015(13785)
2014(13802)
2013(13387)
2012(12669)
2011(11666)
2010(11581)
2009(10749)
2008(10581)
2007(9631)
2006(8495)
2005(7793)
作者
(36788)
(30510)
(30288)
(28747)
(19498)
(14899)
(13880)
(12042)
(11863)
(11227)
(10564)
(10463)
(10215)
(9762)
(9727)
(9432)
(9014)
(8979)
(8952)
(8849)
(7807)
(7736)
(7538)
(7409)
(7021)
(6924)
(6809)
(6656)
(6324)
(6282)
学科
(43216)
经济(43150)
管理(30814)
(27085)
(21762)
企业(21762)
方法(14515)
(14439)
(14034)
中国(13905)
地方(11736)
(11100)
(10970)
数学(10970)
理论(10925)
数学方法(10788)
业经(10609)
农业(9556)
(9101)
教育(8548)
(7878)
(7816)
金融(7807)
(7559)
银行(7525)
(7237)
(6313)
贸易(6309)
环境(6266)
(6158)
机构
大学(172507)
学院(169191)
研究(64584)
(59760)
经济(58101)
管理(55877)
中国(47768)
理学(46804)
理学院(46030)
管理学(44997)
管理学院(44675)
科学(42996)
(39518)
(35220)
(34664)
研究所(31496)
(30185)
中心(28729)
(28597)
农业(28029)
业大(27783)
(27358)
师范(26995)
北京(24955)
(23381)
财经(22857)
(22459)
师范大学(21859)
(21449)
技术(20641)
基金
项目(109563)
科学(84047)
研究(79103)
基金(76327)
(68508)
国家(67879)
科学基金(55814)
社会(47065)
社会科(44117)
社会科学(44101)
(43904)
基金项目(40363)
(38001)
教育(37224)
自然(37062)
自然科(36111)
自然科学(36096)
自然科学基金(35412)
编号(33153)
资助(30848)
成果(28953)
重点(25423)
课题(24647)
(23938)
(23578)
(22040)
计划(21109)
科研(21020)
创新(20598)
(19826)
期刊
(76132)
经济(76132)
研究(54732)
中国(41267)
学报(34975)
(32347)
科学(29400)
教育(27893)
大学(25473)
(24765)
学学(23335)
农业(21714)
管理(21701)
技术(14750)
(14104)
金融(14104)
图书(12583)
财经(11961)
业经(11778)
(11546)
经济研究(11058)
(10635)
(10462)
问题(10082)
书馆(9337)
图书馆(9337)
业大(8965)
(8183)
论坛(8183)
资源(7981)
共检索到271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赵飞  
诗人有意为之的"非个人化"或者说对诗歌涉及自我生命内容的语焉不详,成为现代性写作的突出标志。"我"是替身、多重自我、任一主体,"我"在词语的意义上作为引领者成为迈向无数可能的他者之写作通幽的曲径。张枣和臧棣在繁复的诗歌写作中皆致力于打通诗写主体、文本主体之间的壁障,他们都能娴熟地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钻进诗歌秘密的通道,使"我"作为"虚构的另一个"成为变幻与对位的线索。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又文  
汉魏六朝是文学理论最发达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不仅文论、书论和画论等文艺理论都呈现出空前的盛况。汉魏六朝的文论和书论,无论是从对艺术问题的根本理解,还是从文学批评与书法批评的角度上来看都有着相同之处"。骨"在汉魏六朝的文论与书论中是个重要的品评术语,风骨、骨气等词语广泛的使用,使其成为六朝文选研究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骨"从最早的生理性词汇,至后来演变成人物品藻并成为美学词汇,继而成为书法批评和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但"骨"的演变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当时的时代、历史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看中人品、德行的汉朝延续着先秦时的"骨"意,以骨相来审视时人的名节、操行。东汉中后期的"骨"则完全由生理意义上转化为一个美学范畴,成为品评人物风貌、骨气神采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一直延续到六朝时期,六朝时期的"骨"在文学理论与书法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论中多用风骨、骨气和骨髓等词来形容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刚劲有力的基本风貌,而书论中多用骨气、骨势和多骨等词来表达书法中点画线条所表现出来的笔力雄健的美学风貌。汉魏六朝时期文论与书论的差异性与相似性,两者之间的联系与融会更客观地展现这一时期文论与书论的整体风貌。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杰  刘薇  
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都是史学研究必须利用的最基本的文献。由于来源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记载也有所不同。以唐代妇女史资料为例,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关于唐代妇女尤其是姬侍婢妾群体的记载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叙述差异的出现与文本来源和记录者有关,也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所载妇女群体所属的社会分层有关,同时也与她们个体的生活经历和际遇有关。目前的妇女史研究,史料单一和研究手法单一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研究的内容大多停留于复原而难以进入更深更广的层次,尚需要从整合史料和研究手法方面多下功夫。而从整个历史学研究来看,这种现象并不孤立。为了促进历史研究的科学性,采用多元的研究手法、综合多种资源,多方位多角度、客观全面地呈现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丽  
正如“文学回忆录”书系主编向继东在丛书总序中所言:“让作家自己说话,说自己的话,尽可能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史料。换一种说法,这套书也可以叫做‘百年个人文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的《叶兆言文学回忆录》作为“文学回忆录”书系之一种,叶兆言在文学回忆中写尽了他对于文学的反思及其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为研究叶兆言的学者提供了新的一手资料与视角。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燕  
作家阿城在《棋王》中以叙述者“我”逐步发展的视角来观察和叙述主人公王一生的棋道与处世之道 ,通过表层结构“我”从寻道到悟道的过程逐步揭示出深层结构中叙事主体的价值取向 ,使文本中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在相互较量和征服中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 ,这种叙述方式使文本体现出深层的内涵并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韦惠兰  祁应军  
超载放牧已成为当前中国草地退化的主要诱发因素,牧民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是产生超载放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牧户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草原超载主体的异质性,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发现,以中小规模牧户为主的单户、小联户和大联户在草地超载率和超载程度上都是草原超载的主体。为了维持家庭收支平衡和应对家庭未来可能面临的不可知风险,中小规模牧户的实际最小牲畜数量高于理论最小牲畜数量,因此,单户的超载率和超载程度明显高于联户,而以大规模牧户为主的中联户的超载率和超载程度最低。以草畜平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开玉  
神话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透过盘瓠神话的畲族叙述,可以窥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脉络与文化逻辑:盘瓠神话的出现是古代中国"大一统"思想实践的文化成果,蕴含着"华夏共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各民族在叙述盘瓠神话时形成不同的文本,既投射出本民族的文化心理,也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而神话得以延续的动力正是源于各民族对神话蕴藏的精神进行的自我解构与合理实践,这一过程实质上就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构建,最终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转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亚飞  柯政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这个概念可以通过两种叙述方式来理解。目前大部分还是以一种"非教材"的叙述方式来理解课程资源,这尽管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很大不足。另外一种更好的叙述方式就是从课程意识的角度来解释课程资源,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而且也有利于提升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孟捷  
斯密的交换价值理论,迄今一直是持不同理论背景的经济思想史家诠释的难点;其困难在于斯密的有关交换价值的各种规定,尽管彼此矛盾,却又处于一种有机的相互联系之中,而这种联系又不曾为斯密本人所意识到。《国富论》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以生产性劳动和资本积累学说为核心、以交换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内在体系,虽然这个体系还是以一种不自觉的方式表述出来的,但却是这部著作的最后成果。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朱光明  陈向明  
本文以加拿大学者康纳利的叙述探究与范梅南的现象学研究两种教育研究方法为例,比较了教育叙述探究和现象学研究方法在理论来源、研究方式和文本呈现等方面的差异,以期凸显两种研究取向的区别特征,从而加深对二者的理解。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石桥  王建军  
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和多宗教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控制偏好,但是,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又会形成管理控制偏好的相互渗透。本文以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和回族为对象,研究这四个民族的管理控制偏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差异性。根据1347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各民族内部的管理控制偏好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各民族之间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个发现告诉我们,在管理实践中要重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差异。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明栋  
在对语言和诗歌本质的形而上反思中,存在主义哲学家不再将语言视为人们通常使用的工具;而是将其视为构成了"世界"的主题和材料。语言不仅是诗歌的本源,而且还赋予其创造的文本世界以展示自身的潜力。此外,它还绘制使作者和读者被限制和统领的地图,构建创作和阅读时的主体性,决定想象和理解的心理活动。在抒情诗一直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诗歌语言构建了诗人存在于此的"世界",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如何诗意地存在。从分析王维、杜甫、刘禹锡、李白、温庭筠、马致远等人的诗歌入手,可以看出,中国诗歌语言的材料被赋予了梦境意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晋芳  张爱国  薛龙义  王耀麟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迁移差别指数对马沟泉村移民主体的家庭贫富、家庭规模、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家庭富裕和规模大、有固定职业、年龄在0~14岁和60岁、受教育程度高的移民主体迁移差别指数高,更倾向于迁移。同时探讨了移民主体差异性对移民效应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家庭规模越大越容易摆脱贫困;从业种类越多的家庭、富裕的家庭收入越多,移民效果更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立涛  沈镭  张艳  
能源"四荒"、"拉闸限电"以及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特大冰雪灾害,为中国区域能源安全敲响了警钟,也证实了中国区域能源安全问题客观存在且不容忽视。本文在明晰区域能源安全概念,辨识区域能源安全与国家能源安全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中国区域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广东与陕西作为能源输入与输出区代表,在借助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对1995年-2008年两省能源安全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①陕西能源供应稳定性不断提升,而广东则日趋恶化,陕西能源供应稳定性显著优于广东;陕西能源使用安全性先升后降,而广东呈平稳发展态势,广东在能源使用安全性方面具明显优势;②煤炭对外依存度、煤炭产消比、运输风险指数...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杨博  
依新出文献所记史事角度,不同种类的新出文献对于同一叙事主题(人物、事件)均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叙述差异情况。叙述差异的产生与战国时期文本编纂、流传的情境息息相关。"史"、"语"、"子"等取材于"世"、"书"等成书较早、材料较原始的文献,它们之间又互相影响,构成了战国文本丰富形态之一隅。不同文本的差异叙述,发展了"言公"与"私意"的论断。"言公"在于共同文化背景、共同目标的相同,而差异叙述的目的则在于发扬"私意",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