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8)
2023(13500)
2022(11114)
2021(10086)
2020(8716)
2019(19949)
2018(19917)
2017(38517)
2016(21555)
2015(24623)
2014(24884)
2013(24414)
2012(22443)
2011(20313)
2010(20555)
2009(19629)
2008(20091)
2007(18589)
2006(16380)
2005(15351)
作者
(63685)
(53462)
(53395)
(51014)
(34030)
(25648)
(24368)
(20635)
(20071)
(18992)
(18337)
(18035)
(17225)
(17221)
(16946)
(16575)
(16076)
(15752)
(15728)
(15492)
(13546)
(13256)
(13106)
(12173)
(12101)
(12064)
(11906)
(11789)
(10787)
(10565)
学科
(90178)
经济(90043)
管理(71224)
(68620)
(58828)
企业(58828)
方法(40810)
数学(35235)
数学方法(34907)
(31553)
(24802)
中国(24164)
(23632)
(21611)
财务(21566)
财务管理(21521)
业经(21296)
企业财务(20661)
(19420)
(16908)
农业(16154)
地方(16020)
(15245)
银行(15207)
(14997)
贸易(14990)
(14520)
(14509)
金融(14504)
(14396)
机构
大学(322949)
学院(319170)
(131243)
经济(128471)
管理(119446)
研究(107217)
理学(101867)
理学院(100738)
管理学(99074)
管理学院(98465)
中国(82550)
(67624)
(67622)
科学(64647)
(55515)
(53132)
财经(52760)
(49948)
研究所(49794)
中心(48976)
(47742)
业大(45526)
北京(42604)
(41892)
农业(41615)
师范(41470)
经济学(41071)
(39349)
财经大学(39040)
(38037)
基金
项目(202896)
科学(159993)
基金(148296)
研究(147662)
(129052)
国家(128008)
科学基金(109342)
社会(94777)
社会科(89822)
社会科学(89795)
基金项目(78654)
(78433)
自然(70123)
教育(68571)
自然科(68449)
自然科学(68431)
自然科学基金(67273)
(66605)
资助(60059)
编号(59556)
成果(50334)
重点(46382)
(46096)
(42731)
(41541)
课题(41404)
(40463)
教育部(39668)
国家社会(39219)
科研(39162)
期刊
(149031)
经济(149031)
研究(97264)
中国(63061)
(57781)
学报(51746)
(48538)
科学(46628)
管理(44593)
大学(39302)
学学(36963)
教育(33566)
(32138)
金融(32138)
农业(31752)
财经(28430)
技术(26207)
(24246)
业经(23187)
经济研究(23133)
问题(20495)
(17559)
(16268)
(16029)
财会(15747)
技术经济(15566)
理论(15176)
现代(14983)
会计(14314)
图书(14219)
共检索到485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庞德良  阎国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庞德良  
战后日本企业中形成的法人相互持股制度和银行主导机制,在急剧变化的经营环境中功能已衰退,而建立包括股东、从业员工、银行和社会在内的多元化的共同治理机制,既是历史的必然,又为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为企业制度创新开辟新的领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汇  
在我国发展企业集团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集团内企业之间相互持有股份的情况,与日本的法人相互持股颇为相似。本文试就日本的法人相互持股制度作一番初步探讨,并揭示其对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借鉴作用,以求教于同仁。在当今企业化的社会中,孤立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企业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成玉  
文章把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界定为:以法制和社会公平为基础,通过集约和节约方式取得的符合人类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性产出;产权制度效率可从资源配置效率、可持续性、成本与代价及法制与公平性四个方面考察;产权完整性是土地产权制度效率之基础。而我国的土地产权属于模糊性的多重产权,因而不具备效率基础和产生效率之必然性。在制度运行效果上成本代价高、缺乏公平与可持续性,属于公平与效率双缺失的土地产权制度。因此,中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尤其是所有权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公有制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最优模式是国有基础上的永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玉潭  
企业所有法人化是战后日本、乃至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由教育部东北亚研究中心资助出版的庞德良教授的专著《现代日本产权制度研究——日本“公司主义”的经济学分析》对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从经济学意义上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战后日本大企业产权关系这一重大变化,揭示了现代日本企业产权制度的新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庞德良  
法人相互持股、系列融资和交易关系的内部化构成了日本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经理会虽然是企业集团的最高协调组织,但其并不具有股东大会的性质。在企业集团中,主银行在持股和融资方面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其产权关系具有相互性特点使其与关系企业之间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两者相互利用,基本上是一种对等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海燕  
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法中的重要问题。日本的公司资本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商法的修改和2005年的公司法的制定,不断地放宽不必要的限制。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从法定资本制改为授权资本制;从最低资本额为1000万日元(有限公司为300万日元)到废止最低资本金制度,"1日元创业"成为现实;对现物出资限制的放宽;公司取得和保留自有股份从"原则上禁止,例外允许"发展成为任何时候可以自由地多次取得本公司股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鲍灵光  
论税收制度与产权制度的相互关系鲍灵光文章认为,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税收制度对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和经济的长期增长。另一方面,产权制度的有效性为税收制度的优化奠定了基础。故正确处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曲振涛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力。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力,承担民事责任。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这是我国立法首次以基本法的形式对企业法人财产权做出规定,是我国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进步。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泉山  
经理角色与法人产权制度马泉山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在获取经验后,备感构建企业法人产权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然对于必须同时推行企业家制度的认识似不及前者。实际上,两者总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企业制度里很难设想仅有前者而无后者。经济史与现实情况可以佐证。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晓亮  
员工持股改变了原先的所有关系,使员工具有劳动者和所有者双重身份,把员工持股作为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具有其它改革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忠军  
论国有股流通──现代产权制度构架中国有股出路张忠军一、问题的提出国有股作为我国现代产权制度构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否运作流通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国有股不能流通,其初衷是为了保持国有股的控股比率,防止国有股被个体投资者购买,乃至动摇公有制经济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阮兴华  
对于日本法人相互持股的质疑阮兴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是1945年二战失败后在美国管制下从专制国走向民主国,实行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法人持股作为转折期日本资本主义的模式,曾经推动了日本工业化的发展。但是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彬  章军  
通过对日本公司面板数据的研究,其结果显示:经营者持股水平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倒"N"型关系。这一结果启示我国,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的重点并非在于提高经营者持股比例,而应是设计出既能发挥"利益收敛"效应,又不产生"堑壕效应"的合理持股区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尹小平  徐兴  
由于外部治理机制的弱化,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内部化特征,一系列内部治理机制和内部化的外部治理机制构成了战后日本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而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集团主义文化产生了极强的规制作用,使战后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展现出强烈而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集团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化制度变迁对中国的公司治理改革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启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