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72)
- 2023(3079)
- 2022(2189)
- 2021(2326)
- 2020(1734)
- 2019(3998)
- 2018(4210)
- 2017(5939)
- 2016(4627)
- 2015(5377)
- 2014(5629)
- 2013(4663)
- 2012(4374)
- 2011(4232)
- 2010(4591)
- 2009(4045)
- 2008(4082)
- 2007(4043)
- 2006(3769)
- 2005(3649)
- 学科
- 教育(18969)
- 中国(10633)
- 济(9338)
- 经济(9325)
- 理论(7807)
- 管理(7112)
- 业(6134)
- 教学(5980)
- 学(5562)
- 企(4687)
- 企业(4687)
- 发(4181)
- 农(4074)
- 发展(3971)
- 展(3848)
- 革(3608)
- 思想(3469)
- 研究(3301)
- 高等(3292)
- 政治(3272)
- 改革(3207)
- 业经(3079)
- 思想政治(3025)
- 政治教育(3025)
- 治教(3025)
- 德育(3003)
- 学校(2965)
- 学法(2840)
- 教学法(2840)
- 农业(2816)
- 机构
- 大学(65057)
- 学院(59535)
- 教育(27039)
- 研究(24308)
- 范(21002)
- 师范(20973)
- 师范大学(17417)
- 京(15973)
- 济(14676)
- 经济(14036)
- 科学(13512)
- 管理(12852)
- 所(12186)
- 职业(11938)
- 江(11624)
- 中国(11362)
- 北京(11308)
- 研究所(10903)
- 教育学(10589)
- 技术(10560)
- 理学(10008)
- 理学院(9716)
- 管理学(9365)
- 财(9258)
- 管理学院(9197)
- 州(9112)
- 中心(8906)
- 院(8277)
- 职业技术(8160)
- 教育学院(7822)
共检索到108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教育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每个时代的教育都有自己的幸福追求。现代教育有自己的幸福观,从批判的角度看,其追求的是"明天的幸福"、"外在的幸福"、"竞争的幸福"。正是这种幸福追求,制造了现代人,尤其是受教育者的种种不幸,包括被毁的今天生活、利益追逐与沉溺于物质享受、被"成功的暴政"所控制等。因此,研究教育与幸福的关系,不能总是从应然的角度论证教育所具有的幸福功能,还应从幸福哲学的角度审视实然的现代教育,发现其真实存在的"幸福困境",为现代教育幸福功能的真正发挥提供另一方向的思考。
关键词:
现代教育 幸福 不幸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正>征订《现代教育技术》ISSN1009-8097/CN11-4525/N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CSSCI检索源期刊投稿平台:https://xjjs.cbpt.cnki.net/定价15元/期全年定价180元半年定价90元订阅方式?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736国外发行代号:M1689?团体订购(全年每期10册、半年每期20册及以上)请与发行部老师联系(010-62782405)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在复杂现代性背景下重思中国发展道路、创生中国式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性的内在本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以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是中国教育现代性的内在必有之义,也是超越教育现代性的致思方向。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良知论传统,在教育现代性中重建良知论既可期予重构中国文教传统,也是中国参与教育现代性修葺的文化自觉。良知的现代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回归教育本真、重塑教育德性和寻获教育信仰三个方面。良知论只是一个可能的思想方案,不能寄予这一思想方案解决教育现代性的全部价值问题,但这一传统对于现代教育的救赎仍然不可或缺。
关键词:
良知 现代性 教育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温恒福
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是从文明更替的维度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反思、批判与超越的思想与实践。其目的是创建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理论,促进后现代教育改革,建设更加美好的后现代教育世界。有机哲学作为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方法论主要表现为机体存在论、过程本体论、创造本性论、整体效能论、积极中庸论、有机整合改革论与和谐共生论。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具体观点与内容主要表现在它对现代教育的批判和它的人性假设、教育目的、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将带给我们新的思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肖朗
教育交流是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各民族 本文通过回顾世界近现代教育交流的若干基本史实着重探讨教育交流中教育传统与政治因素政府行为与民间交流以及吸收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
世界 近现代 教育交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香兰
还原论是一种现代哲学世界观,它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一些更为简单的或者更为基本的东西的集合体或者组合物;世界或系统的总体运动,是其中每一个局部或元素运动的总和。现代教育将还原论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原本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被还原为简单的物质事实,人的存在被还原为一组社会秩序。现代教育在强调遵守社会秩序的同时,舍掉了对人的内在秩序的遵循,从而使教育丢掉了培养"好人"、引导人过善的生活的内在使命。
关键词:
现代教育 还原论 秩序法则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汲喆
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杨文会、欧阳渐为代表的在家佛教徒将现代教育的知识取向、学校制度和价值观念引入佛教,重新定义了佛教传承的内容、形式和主体,改变了中国佛教中神圣、知识与权力的结合方式。他们不仅有意识地为居士争取全权的宗教地位,而且形成了机制独立、师承有序的信念团体。这一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具有真正独立于僧伽佛教的自主性的中国现代居士佛教的诞生。
关键词:
居士佛教 教育 杨文会 欧阳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宋兵波
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逻辑是指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机理及其方法论,主要包括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路线、社会决策模式和社会行动策略。现代教育改革的已有社会认识路线主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而"上下结合"的认识路线是未来教育改革认识路线的逻辑发展;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决策模式主要有"草根式"与"精英式"两种基本模式,未来教育改革决策的发展方向是从"利益分割"走向"利益多赢";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行动策略包含微观与宏观两个基本维度,在实现微观的"静悄悄的教室革命"和宏观的"轰轰烈烈的行动建构"过程中,必将走向"个人行动"与"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因此,遵循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逻辑,未来教育改革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取向是建设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是以明晰办学权和所有权的关系为基础的,为此就必须首先确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本文提出现代教育制度基本框架是:确立“大社会、小政府”的教育治理观念;明晰所有权与办学权的关系;建立一种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平权关系;确立科层制管理原则;建设规范的教育市场。
关键词:
现代教育制度 所有权 办学权 市场机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班纳 徐斌艳
本文论述正面与负面道德经验对反思性伦理以及道德教育的意义。它探讨来自苏格拉底、康德与黑格尔的伦理性反思,并且与卢梭、施莱厄儿马赫以及赫尔巴特等经典教育理论进行对照研究。本文从社会科学研究角度将柯尔伯格发展理论与欧泽关于负面道德经验意义的研究进行对照。最后综合哲学、教育学以及社会科学角度的研究提出道德教育与教养的实验性理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绍玮
在现代教育中有两大教学模式,一是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授课;二是网络教学模式,也就是学生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随时随地学习。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各有优势和缺点,二者共同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本文辩证地论证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只有将两者整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
网络教学 传统教学 现代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严玉萍
现代社会的市场化转型必然要求教育伦理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操作蕴涵市场化的原则与规律。在现代市场语境下,教育的"是"与教育的"应当"等问题的研究就相应地被广泛地推到理论研究的前沿。探讨现代教育伦理的市场化向度有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更科学地建构现代教育人伦结构和伦理理念。
关键词:
现代教育伦理 道德语言 市场化向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钱兴
中西传统道德与现代教育钱兴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人的素质是现代教育的目的,而人的素质不仅仅包含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且包含道德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素质的培养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