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54)
- 2023(2492)
- 2022(1782)
- 2021(1690)
- 2019(3041)
- 2018(3268)
- 2017(6049)
- 2016(3390)
- 2015(4117)
- 2014(4128)
- 2013(4087)
- 2012(4024)
- 2011(3970)
- 2010(4060)
- 2009(3855)
- 2008(3993)
- 2007(3860)
- 2006(3676)
- 2005(3595)
- 2004(3332)
- 学科
- 济(11601)
- 经济(11588)
- 图书(10211)
- 管理(10022)
- 书馆(9711)
- 图书馆(9711)
- 工作(7114)
- 业(6994)
- 中国(6591)
- 学(5929)
- 企(5671)
- 企业(5671)
- 理论(4371)
- 农(4353)
- 教育(4057)
- 财(4028)
- 读者(3828)
- 业经(3765)
- 和(3649)
- 制(3292)
- 方法(3046)
- 地方(3001)
- 化(2986)
- 农业(2957)
- 建设(2744)
- 策(2737)
- 财政(2608)
- 络(2583)
- 网络(2583)
- 发(2374)
- 机构
- 大学(59442)
- 学院(52923)
- 图书(20184)
- 书馆(19667)
- 图书馆(19664)
- 管理(18317)
- 济(17188)
- 研究(16949)
- 经济(16562)
- 理学(13991)
- 理学院(13752)
- 管理学(13558)
- 管理学院(13389)
- 京(12862)
- 中国(12289)
- 范(11775)
- 师范(11750)
- 财(11123)
- 科学(10246)
- 江(10115)
- 师范大学(9267)
- 州(9167)
- 大学图书馆(8690)
- 所(8571)
- 北京(8411)
- 财经(8010)
- 研究所(7487)
- 中心(7219)
- 系(7195)
- 经(7050)
共检索到101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邹序明
本文提出图书馆的精神基础是自由、民主、知识公平的理念、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图书馆应将这些精神作为价值理想 ,促进自身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现代公共图书馆 精神基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恋
文章论述了公共图书馆精神产生的时代因素,以及与时代精神的关联,并指出公共图书馆精神对于我国图书馆发展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邱燕燕
文章从分析《公共图书馆宣言》的产生背景和内容入手,论述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内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精神在中国的缺失,并从四个方面对如何培育和弘扬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作了阐述。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精神 公共图书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玉麟 李国新 赵洗尘 刘慧娟 裴成发 张颖杰 束漫
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事业发展不平衡,政府责任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完善,功能定位不清晰,人员结构不合理。公共图书馆立法在现行政策层面、学术研究层面以及地方性立法实践层面,已经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公共图书馆活动的"社会性"以及普遍的国际经验,决定了立法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要性。表2。参考文献9。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斌英 王永胜
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取向,是被全世界图书馆界统一认可的柔性的图书馆行为规范;而图书馆法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图书馆的行为规范。二者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并以读者权利为共同落脚点。贯彻公共图书馆精神与实施图书馆法需要构建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范并思
本文认为公共图书馆精神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是可操作的。公共图书馆体现公共图书馆 精神的做法包括: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社区的实际存在而不是“形象”,公共图书馆应该弥合信息鸿 沟而不是制造鸿沟,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信息门户而不是信息“孤岛”。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社区服务 信息鸿沟 信息门户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宗义
“公共图书馆精神”是近代图书馆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职业道德基础之一。机械地移植外来的社会文化制度,仅从字面上理解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活动缺少社会认同的主要原因。需要把公共图书馆活动和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放到相关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认识这一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运作模式,进而科学地解读“公共图书馆精神”和社会文化制度,为图书馆活动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参考文献4。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旺荣
文章介绍了近几年我国图书馆界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回归,包括理论探讨领域和实践领域,精神回归将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服务质量提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并思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发展经历了平民化、社会教育和民主社会的保障三个阶段。公共图书馆精神实质是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从信息知识角度维护社会公正。“收费对免费”的讨论是对这一精神的挑战。信息时代仍需要公共图书馆机构/制度来维护社会信息公平。公共图书馆精神在中国并没有真正形成,但理论界对之却很淡漠。今天,公共图书馆精神已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参考文献25。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光武
公共图书馆精神在中国的百年演绎与社会民主化进程相伴相随,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公共图书馆精神是社会民主机制的产物,它只有在社会民主机制得到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本质意义上的回归。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大转折,公共图书馆精神也由此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精神 和谐社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亮
公共图书馆服务中,读者干扰性个人状况和行为须审慎对待,是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权利冲突、权利的相互性、权利的相对性、权利义务统一性等理论,在公共图书馆这个特定场域中,过度影响他人阅读学习等正常活动的干扰性个人状况和行为,造成读者间的权利冲突;解决此种权利冲突正当有效的方式是制止干扰、限制干扰者权利行使;公共图书馆负有读者权利保障义务,是实施规制的合法主体。公共图书馆规制读者干扰性个人状况和行为是“为保障而限制”,应遵守目的正当、平等保护、手段适当和程序正当原则。参考相关诉讼案例,其合法正当实施的要件应是正式制定、颁布合理规则,发生确实构成干扰的情形,充分履行程序,处理措施恰当;同时,须正确对待干扰性个人状况的特殊性。建议我国公共图书馆首先要正式制定或修订规范干扰性个人状况和行为的有效成文规则。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宗义
城市化进程造就现代文化教育活动环境。在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化交织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环境中,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公众实际需求的具体把握应该比寻求建设资金更重要。应以公众需求满足来检验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对现代图书馆发展研究,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导引。参考文献7。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华勋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席涛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保障民主权利、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文化公益、提高资源利用等责任。认真履行公共责任是建立公共图书馆合法性基础的重要途径,积极拓展公共责任空间是增加合法性资源的有效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图书馆责任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发展壮大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过程。因而,必须强化公共精神、建立监管机制、提高履行责任的能力,确保公共图书馆公共责任的实现,并在承担公共责任的过程中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公共责任 合法性 职业智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文琴 陈心雨 曾文 肖鹏
文章通过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基础,探究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合作与发展方向。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从设施网络、文献资源、购书经费、从业人员、服务效能和优劣势方面分析各城市公共图书馆现状,梳理粤港澳地区图书馆的合作传统与历史。立足于各城市需求和交流共识,认为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合作需要解决基层图书馆建设较为薄弱,缺乏统一管理、长效合作的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各级图书馆服务效能参差不齐等问题,并对未来合作路径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