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7)
- 2023(5609)
- 2022(4572)
- 2021(4716)
- 2020(3968)
- 2019(9715)
- 2018(10144)
- 2017(19453)
- 2016(10728)
- 2015(12375)
- 2014(12741)
- 2013(11853)
- 2012(10429)
- 2011(9529)
- 2010(9980)
- 2009(9434)
- 2008(9599)
- 2007(8536)
- 2006(7938)
- 2005(7510)
- 学科
- 济(41694)
- 经济(41645)
- 管理(25798)
- 业(24050)
- 企(21351)
- 企业(21351)
- 方法(20202)
- 制(18536)
- 银(17858)
- 银行(17713)
- 数学(17702)
- 数学方法(17191)
- 行(16484)
- 中国(12213)
- 理论(11399)
- 融(10935)
- 金融(10933)
- 度(10893)
- 制度(10883)
- 体(10281)
- 农(10105)
- 业经(9606)
- 业务(9565)
- 财(9006)
- 教学(8264)
- 银行制(8221)
- 体制(8206)
- 学(7833)
- 教育(7543)
- 农业(6351)
- 机构
- 学院(145554)
- 大学(145383)
- 济(56654)
- 经济(55269)
- 管理(53080)
- 研究(47075)
- 理学(43811)
- 理学院(43335)
- 中国(43145)
- 管理学(42236)
- 管理学院(41945)
- 京(31572)
- 财(30704)
- 科学(26924)
- 江(24357)
- 所(23598)
- 财经(22921)
- 中心(21839)
- 范(21560)
- 师范(21414)
- 银(21080)
- 农(21069)
- 研究所(21011)
- 经(20648)
- 北京(20628)
- 银行(20221)
- 州(20050)
- 行(18822)
- 经济学(17565)
- 业大(17522)
- 基金
- 项目(85331)
- 科学(66655)
- 研究(66469)
- 基金(59286)
- 家(50213)
- 国家(49768)
- 科学基金(43070)
- 社会(39686)
- 社会科(37590)
- 社会科学(37576)
- 教育(34507)
- 省(34351)
- 基金项目(29702)
- 编号(28974)
- 划(28660)
- 自然(26883)
- 自然科(26291)
- 自然科学(26288)
- 资助(26288)
- 自然科学基金(25788)
- 成果(24850)
- 课题(21498)
- 重点(19742)
- 部(19109)
- 年(17914)
- 创(17752)
- 发(17700)
- 项目编号(17434)
- 教育部(17076)
- 性(17033)
共检索到242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为强
论现代专业银行改革模式王为强一、专业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模式今年是我国全面推进改革的一年,国家在财税、投资、计划、金融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重大举措,这种全面配套改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各种利益磨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晓春
我认为,在不具备较为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条件下,实行承包经营,不是专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理由是: 其一,尽管现在实行承包的企业不少,但纵观整个社会,特别是大型企业,并没有实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振华 郭士豪 常奎虎
论专业银行公司制经营模式的构建杨振华,郭士豪,常奎虎目前,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已由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转为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相比之下,国家专业银行的改革就显得比较滞后,重要的问题还在于,专业银行的改革似乎还在自觉不自觉地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培新
专业银行改革的方向杨培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1949年进入人民银行总行,亲自经历了按苏联银行经验,建立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金融体制的过程。1978年建议中央进行金融体制改革,1983年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王府井办事处挂钩,对金融体制改革进行调整研究。现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姜再勇 王耀庭
我国专业银行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转换经营机制。这种机制转换必须从改变总行一级法人制度,建立多级法人体制入手,变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软约束为硬约束,使资产经营活动与经营者的利益、责任、风险相联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军
论国家专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王志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国家专业银行应该采取什么组织形式,理论界已基本形成一个共识:股份制可能是一种比较恰当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国家专业银行体制改革的途径之一。一、产权制度改革是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平
一、国家专业银行的基本特征及改革滞后的原因 以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为特点的中国金融深化和金融改革已进行十五年了(谢平等,1992)。但是这些制度创新的诱发和推动都主要发生在专业银行体制之外,作为中国金融业主体的国家专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却无明显改革,这种改革滞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钟赛成 孙喜群
论国有专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钟赛成,孙喜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以后,我国的各大专业银行就和众多的普通企业一样,面临着一个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就必须改变现有银行国家所有的产权制度,建立新的产权制度,这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志刚
一、加快专业银行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集权、行政、强制为主要特征的计划经济带有根本性的不同,其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一是明晰的产权。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因为产权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二是明确的利益主体。不同的生产经营单位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都是经济的人,其经营活动的最高目标是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三是健全的法治。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法治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内在要求,在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非皆
一、两种不同的机制模式根据社会、经济的运转形式,客观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机制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机制,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市场机制。机制的对象是适应客观情况变化的自主单位,国家、企业、家庭以及个人。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模式是:客观需要—一领导决策——下属机构贯彻执行。这种从属性机制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下级机构的活动必须服从上级机构的决定、指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京保
论国家专业银行股份化改革刘京保一国家专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产业的主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现有国家专业银行改革成为国家商业银行,进而对国家专业银行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使国家专业银行成为既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进行操作和运作,又适应国际经济一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吉泰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新的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对农业银行乃至金融系统的经营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冲击。银行进入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专业银行今后改革目标的选择,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革除银行现行的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步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业银行迈进。实现思想观念,经营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重大变革,真正以市场为依托,以经营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隆昌 杨密珍
论企业制度改革对专业银行的冲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王隆昌上海财经大学杨密珍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发表以来,我国的企业改革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行综合改革的新阶段。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诸 杨华
在目前的金融整治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前几年的金融秩序混乱,信贷资产回流受阻,投资膨胀的问题,应归结于专业银行过多,分工太细,只有恢复到一家银行的体制上去,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本人认为这种认识欠妥,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症结不在于专业银行过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景利 江海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对传统高度集中统一的银行产权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金融经济的发展,但这种改革基本上停留在国家对银行放权让利的水平上,没有触及到产权制度的实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银行商业化进程,暴露出一系列市场经济与国有专业银行体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涉及到银行产权改造的深层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矛盾、问题和解决办法作一些分析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