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3)
- 2023(2252)
- 2022(1996)
- 2021(1856)
- 2020(1572)
- 2019(3453)
- 2018(3557)
- 2017(6601)
- 2016(3679)
- 2015(4169)
- 2014(4188)
- 2013(4151)
- 2012(3892)
- 2011(3878)
- 2010(4055)
- 2009(4077)
- 2008(4158)
- 2007(3972)
- 2006(3761)
- 2005(3538)
- 学科
- 管理(18424)
- 济(15918)
- 经济(15904)
- 业(11733)
- 企(10918)
- 企业(10918)
- 环境(9219)
- 资源(6050)
- 学(5757)
- 划(5567)
- 方法(5390)
- 和(5067)
- 理论(4308)
- 中国(4174)
- 财(4162)
- 规划(3894)
- 制(3818)
- 环境规划(3779)
- 业经(3725)
- 农(3708)
- 发(3635)
- 技术(3616)
- 数学(3600)
- 数学方法(3551)
- 地方(3301)
- 生态(2976)
- 体(2921)
- 教育(2847)
- 人事(2845)
- 人事管理(2845)
- 机构
- 大学(65665)
- 学院(63848)
- 济(24028)
- 经济(23438)
- 管理(23401)
- 研究(21256)
- 理学(19395)
- 理学院(19174)
- 管理学(18898)
- 管理学院(18773)
- 中国(16060)
- 京(14470)
- 科学(14045)
- 财(12321)
- 所(11490)
- 范(10640)
- 师范(10601)
- 江(10501)
- 研究所(10366)
- 财经(9870)
- 中心(9274)
- 北京(9223)
- 州(8817)
- 经(8751)
- 师范大学(8498)
- 农(8364)
- 业大(7594)
- 经济学(7355)
- 院(7106)
- 财经大学(6994)
- 基金
- 项目(38704)
- 科学(30233)
- 研究(29195)
- 基金(27737)
- 家(24142)
- 国家(23936)
- 科学基金(20257)
- 社会(18934)
- 社会科(17918)
- 社会科学(17908)
- 省(14880)
- 基金项目(14557)
- 教育(12683)
- 划(12398)
- 自然(12298)
- 编号(12098)
- 自然科(11797)
- 自然科学(11792)
- 自然科学基金(11576)
- 资助(11047)
- 成果(10758)
- 重点(8859)
- 部(8661)
- 发(8576)
- 国家社会(8148)
- 课题(7966)
- 创(7480)
- 制(7408)
- 项目编号(7351)
- 教育部(7259)
共检索到100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永任 左正强
环境资源产权是随着环境恶化、环境资源稀缺性不断凸显而产生的,它是行为主体对环境资源拥有的一组权利,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可交易性、可分割性和行为性。其主体包括全体公民、国家、社会经济实体或公共组织,客体包括各种自然环境资源和人工环境资源;其内容包括环境资源所有权、环境资源使用权、环境资源转让权和环境资源收益权。
关键词:
环境资源产权 涵义 性质 内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左正强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功能是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对整个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的作用,是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内在的并与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内在属性相联系,适当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可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内在功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功能主要包括:有效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可以促进环境资源合理定价和有效配置、激励环境治理技术创新、促进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和收入合理分配。
关键词:
环境资源 产权制度 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雪涛 荣朝和
从产权的角度看,与环境资源有关的外部性内部化的关键是实现环境资源产权的界定和排他性的使用。论文从环境资源的产权特征出发,认为适合环境资源的产权运行机制是由私人产权和共有产权有机构成的均衡性混合产权结构。由于环境资源的产权不可能完全地被界定,所以排他性的市场交易不可能在完整的产权约束中实现,那么在混合产权机制的框架下,由产权限制、产权分割、创建新产权和认知产权调整来实现环境资源的排他性使用成为实现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制度安排。
关键词:
产权 负外部性 认知产权 混合产权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俊英 黄桐城
环境问题与产权理论密切相关,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们对环境资源的产权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自由市场环境主义的观点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思路。独占性自然资源的产权私有化是可能的,难以分割的环境资源的产权理论研究也已经取得较大进展,环境资源实行产权管理、有偿使用,建立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是摆脱我国环境资源困境的根本出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行信
自然资源是生产要素之一,是经济财富的源泉之一。生产者为了在生产中使用自然资源,首先必须占有自然资源。在现代经济体制下,这种占有必须是合法占有,即生产者对具体自然资源的排他性占有受法律保护,也就是生产者对其使用的自然资源必须拥有使用权与收益权,否则生产就成为非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中 蓝虹
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提高导致了对其优化配置的需求,而价格机制是合理配置稀缺资源的主要手段。产权经济学认为,资源的市场价格是资源的产权价格,所谓外部性问题,其实质就是由于市场中存在着尚未界定清楚的权利边界,从而导致资源的市场价格与相对价格的严重偏离,外部边际成本就是资源的市场价格与相对价格的差值。而解决外部性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产权明晰和市场交易为外部边际成本定价,从而使外部成本内在化。产权理论对价格理论的完善以及对外部性问题的全新解释,为环境资源市场配置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产权 价格 外部性 环境资源配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波
通过讨论产权保护导向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经济责任界定方面需要重视对于领导干部资产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的评价,解决好产权界定的外部性因素所造成的经济责任难以区分的问题;在审计内容上应以财政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作为重点和发展方向;在审计方法上应解决好自然资源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快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选择生态环境恶化地区作为试点突破口,制定操作性指南,强化绩效审计,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进行改进和完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克强
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特性和公共特性,经济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商品价值,可用于交换;公共特性决定了其具有社会价值。为此,在对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要依此来界定其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构成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产权体系,并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挥其功能。在所有权集中于国家或集体的条件下,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制度安排更为关键,它们决定着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流动性,决定着其配置的效率,决定着可再生自然资源公共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
关键词:
可再生自然资源 经济特性 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常修泽
研究当今我国和世界现实,人类正面临着环境问题("天")和资源问题("地")的严峻挑战。天即环境污染;地即资源高耗。国内外爆发的各种冲突事件将环境问题("天")和资源问题("地")尖锐地摆在了人类面前。应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问题,笔者认为有四条解决路线:技术路线,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改造,来推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和环境保护;结构路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发展服务业,来推进资源的节约集约;政策路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泽真
生物遗传资源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物资。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采用的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类型,主要有专利保护、植物育种者权利保护和农民权保护。中国宜采用组合保护的方式,确认遗传资源为国家所有,确立遗传资源权制度、植物品种权利制度以及专利制度,以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小平
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弥散性,直接界定其产权并不能真正解决环境质量问题。本文提出了环境资源产业化这种间接解决方法,并对环境资源产业化的具体内容及外部保障政策作了阐述。
关键词:
环境资源 产业化 产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石泉
产权结构与资源配置的一般关系如何,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采取怎样的产权结构才能更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怎样的产权结构才与社会主义国有制相容而不相斥?这些问题的探讨构成本文的内容。一、应该承认产权结构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讲过:经济学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物质生产又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云江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源于 2个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原因 :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环境过度消费所导致的恶化 ,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环境消费需求的提高。针对环境恶化和环境消费需求提高的尖锐矛盾 ,运用哲学的思辨方法 ,揭示环境伦理对第三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的规范、设计和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 ,得出了环境伦理可以有力支撑资源环境保护的结论。参 7
关键词:
环境伦理 环境保护 人与自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左正强 郭亮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是界定、配置、行使和保护环境资源产权的一系列规则,主要包括:一是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制度,包括环境资源所有权、环境资源使用权、环境资源收益权三种权利归谁所有、如何分配以及具体的执行方式;二是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包括环境资源使用权交易的设置原则和主要内容;三是环境资源产权保护制度,包括环境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三个层面的保护制度。
关键词:
环境资源 产权制度 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万华 刘渝
一般就产权的制度效率而言,私有产权优于公有产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有产权就一定是低效的制度安排。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特征决定了多数环境资源需设定为公有产权,提高环境资源公有产权的配置效率,实现有效的环境治理,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通过对环境资源公有产权在政府间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及其行使展开制度分析,本文探讨了影响环境资源产权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了保障环境资源公有产权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委托代理 环境资源产权 制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