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2)
2023(11361)
2022(9591)
2021(8858)
2020(7433)
2019(16223)
2018(16396)
2017(31733)
2016(16983)
2015(19006)
2014(18740)
2013(18207)
2012(16954)
2011(15371)
2010(15740)
2009(15527)
2008(15204)
2007(13921)
2006(12765)
2005(11618)
作者
(47510)
(39395)
(38973)
(37528)
(24859)
(18692)
(17867)
(14898)
(14825)
(14235)
(13294)
(13109)
(12572)
(12393)
(12130)
(12030)
(11484)
(11424)
(11394)
(11335)
(9987)
(9547)
(9429)
(9004)
(8900)
(8828)
(8793)
(8787)
(7831)
(7616)
学科
(63160)
经济(63059)
管理(57531)
(48127)
(40310)
企业(40310)
方法(23314)
中国(22139)
(21497)
(20400)
(19906)
数学(19007)
数学方法(18829)
业经(16603)
环境(14789)
(14433)
银行(14425)
(13838)
(13444)
贸易(13432)
(13380)
(13151)
(12498)
金融(12494)
(12451)
(12433)
财务(12396)
财务管理(12363)
农业(12166)
(11803)
机构
学院(245937)
大学(244914)
(100938)
经济(98665)
管理(90370)
研究(79964)
理学(75817)
理学院(75016)
管理学(73871)
管理学院(73404)
中国(63887)
(54810)
(51756)
科学(44804)
财经(41846)
(39223)
(38897)
(37660)
中心(36922)
研究所(34410)
(33448)
(33086)
北京(32925)
师范(32838)
经济学(31835)
(31258)
财经大学(30878)
业大(30265)
(28951)
经济学院(28603)
基金
项目(150451)
科学(118366)
研究(118111)
基金(107396)
(91332)
国家(90508)
科学基金(77546)
社会(75889)
社会科(71763)
社会科学(71747)
(58819)
基金项目(56023)
教育(54882)
编号(49728)
(48938)
自然(45952)
自然科(44739)
自然科学(44725)
自然科学基金(43893)
资助(42791)
成果(42594)
课题(35062)
(34729)
(34183)
重点(34085)
(32597)
(31701)
国家社会(31228)
(31129)
项目编号(30452)
期刊
(123037)
经济(123037)
研究(80500)
中国(52740)
(44060)
管理(36281)
学报(33140)
教育(32361)
(32225)
科学(30881)
(27165)
金融(27165)
大学(26575)
学学(24491)
财经(22354)
农业(21505)
技术(21265)
业经(21222)
(19313)
经济研究(19182)
问题(16715)
(14105)
图书(13005)
理论(12361)
现代(11798)
国际(11584)
商业(11469)
(11300)
论坛(11300)
(11197)
共检索到387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权典  
当今社会正面临日趋严重且类型众多的灾害 ,构成生态环境安全的巨大威胁 ;各国大都注意发挥法制手段在灾害防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系多灾国家 ,在减灾法治方面虽取得一定成就 ,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 ,加强该领域的法制建设有其必然性与重要意义 ;从我国环境安全保障角度及国际经验的比较来看 ,完善我国减灾法制建设的基本工作 ,涉及到减灾法制体系的理论研究、立法模式的选择及充实的方向、行政体制的理顺及执法司法功能的强化诸方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健  吴虹  
本文以济南市区为重点 ,较全面的汇述了建国以来济南发生的重大灾害 ,总结了全市防灾工作的得失 ,分析了当前异常严峻的防灾形势 ,提出了济南 2 0 0 0~ 2 0 10年减灾工作的基本构想 ,勾划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为全国同类型城市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付英  郑娟尔  余振国  
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广西、甘肃两地的地质灾害新机制做法进行了分析,提出新机制的构建动力源于土地稀缺、财力不足、发挥资金合力和消除外部性的需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萍  罗志平  
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及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的耕地、工矿区、城市都存在较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而现行的零星法律规范散见于各法律法规中,有诸多缺陷,不足以对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有效规制。鉴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制定了统一的专门性土壤污染防治法,且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十一届全国人大应将《土壤污染防治法》列入本届人大的立法规划,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青  
本文在认真分析西北地区沙尘暴灾害的特点、分布和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巢娟  
近年来,湖南省炎陵县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立足实际,在防灾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注重发挥组织方面的优势,走"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防御途径,切实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在多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成功临灾预报多起地质灾害,全县1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出现1起人员伤亡事故,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彦芬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入手,总结其当前存在生产生活垃圾面源污染、滥用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畜禽类面源污染等问题,并从立法理念、立法模式与法律制度等方面提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建设策略,从而从法律制度入手,有效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安  覃建雄  
我国西南部低山区城市发展受到地质和地貌类型的制约和影响,尤其是地质活动较为频繁和活跃的地区。低山地质灾害威胁人数大。进一步排查和勘察西南低山区城市地质灾害的位置和规模,并进行有效治理是保持西南低山区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伟  吕宪国  
松嫩平原西部由于特有的地质、地理演化过程和气候、水文条件制约,集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为一体,并伴随该区人口的增加,较长时期只顾开发,忽视治理和保护,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该区灾害的防治应以协调人地关系为原则,水利控制与生物工程相结合,开发与治理和保护并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慧  张锦高  陈彪  
本文通过构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决策模型,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中央投入和地方使用行为的博弈关系,探讨其控制因素和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申请不到资金的机会损失、地方滥用专项资金的机会成本、中央的投入和收益的大小都会影响地质灾害的效果,文章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忠荣  李新哲  杜颖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个新类别。由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没有定额及计量规则等,致使其造价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特点编制专用定额,制定工程量计量规则,有利于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计价行为,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理军  王辉  张文萍  潘景副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山洪灾害的成因,主要考虑降雨、地形地质与社会经济等三方面,根据山洪灾害的分布位置与强度以及承灾体的特征,按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级进行山洪灾害的防治区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晓青  
二十世纪是科学繁荣昌盛的世纪,也是灾害出现频繁的时代。日趋严重的灾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严密关注,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湖南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低温、虫害等。据公元155年至1949年近1800年的资料统计,全省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构成是:洪涝占36.4%、旱灾28.8%、大风与冰雹11.5%、冰冻5.8%、虫害10.4%。又据1949~1988年统计,全省平均每年受旱与成灾面积分别为80万公顷与37.3万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泽斌  徐萌萌  楚中柱  
加强和完善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是全面推进中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科学、精准制定政策是落实党中央精神、推动防洪减灾工作的关键。厘清山洪灾害防治政策演进规律有助于识别政策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张力。本文基于北大法宝数据库和政府部门官方网站等渠道,梳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相关的政策文本,总结提炼中国山洪灾害防治相关政策的演进、现状与规律等。研究发现:(1)中国山洪灾害防治政策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加快推进、巩固发展以及提升转型4个发展阶段,山洪灾害防治相关政策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2)山洪灾害防治政策逐步从“碎片化”向“体系化”方向转变,政策理念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政策目标从模糊分散转向清晰聚焦,灾害防治对象更加明确;政策工具实现了从强制性政策为主向多样化政策组合转变。基于此,从敏捷治理理念融入、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多主体协同治理以及韧性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未来中国山洪灾害防治政策实践的可能方向。本文对于中国山洪灾害政策研究与防治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日发布)政策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