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0)
- 2023(7552)
- 2022(5845)
- 2021(5244)
- 2020(4317)
- 2019(9193)
- 2018(9613)
- 2017(17843)
- 2016(10081)
- 2015(11565)
- 2014(11967)
- 2013(11050)
- 2012(10096)
- 2011(9190)
- 2010(9346)
- 2009(8818)
- 2008(8690)
- 2007(8149)
- 2006(7406)
- 2005(6935)
- 学科
- 济(38972)
- 经济(38922)
- 管理(32121)
- 业(26092)
- 企(22807)
- 企业(22807)
- 中国(13616)
- 方法(12551)
- 农(12543)
- 业经(12295)
- 学(11733)
- 环境(11450)
- 财(10944)
- 制(10895)
- 理论(10670)
- 体(9193)
- 和(8776)
- 地方(8349)
- 划(8158)
- 农业(8027)
- 数学(7807)
- 数学方法(7694)
- 发(7623)
- 教育(7399)
- 银(7291)
- 银行(7272)
- 行(6976)
- 融(6953)
- 金融(6945)
- 务(6537)
- 机构
- 大学(148589)
- 学院(147949)
- 济(54862)
- 经济(53420)
- 研究(52901)
- 管理(50667)
- 理学(42228)
- 理学院(41694)
- 管理学(40770)
- 管理学院(40524)
- 中国(40159)
- 科学(33692)
- 京(32793)
- 财(28435)
- 所(27847)
- 农(27185)
- 研究所(25100)
- 江(24944)
- 中心(23714)
- 范(22501)
- 师范(22250)
- 业大(21903)
- 财经(21730)
- 农业(21138)
- 北京(20647)
- 州(19777)
- 经(19487)
- 院(19130)
- 省(17818)
- 师范大学(17631)
- 基金
- 项目(94314)
- 科学(73287)
- 研究(70469)
- 基金(66341)
- 家(58627)
- 国家(58099)
- 科学基金(48657)
- 社会(44477)
- 社会科(41672)
- 社会科学(41659)
- 省(37915)
- 基金项目(34428)
- 教育(32278)
- 划(31831)
- 自然(29903)
- 编号(29299)
- 自然科(29095)
- 自然科学(29083)
- 自然科学基金(28544)
- 资助(26004)
- 成果(25632)
- 重点(21767)
- 课题(21538)
- 发(20794)
- 部(20115)
- 创(18606)
- 国家社会(18553)
- 性(17891)
- 科研(17719)
- 项目编号(17636)
共检索到236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海鹏 孟美荣 刘占旗 武晓燕 路文芳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补偿法律或补偿标准。目前环境健康损害事件发生后,受害人较为明确,而补偿责任主体通常不是很清晰,这就导致受害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关于健康损害赔偿的调研分析,讨论了多元化的健康损害补偿方式,主要包括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基金及国家赔偿三种赔偿方式,并对这三种补偿方式的建立及补偿金的来源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我国应尽早健全并完善多元的社会化补偿机制。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健康损害 责任主体 补偿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海鹏 武晓燕 路文芳 刘占旗 杨素娟
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损害事件频频发生,而针对受损害群众的补偿却各有不同,因为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补偿法律或补偿标准,所以受害者无法得到有效的健康损害补偿。本文通过对国内环境污染健康损害数起案例的回顾分析,对事件的处理及补偿政策进行了讨论,并剖析了目前环境健康损害补偿现状的困境,对建立我国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补偿标准进行了探讨,最后建议政府应尽早制定相应标准,并广泛开展环境健康风险防范教育。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健康损害 损害补偿 补偿标准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晞萌 单红军
为应对工业高速发展时期严重的公害状况,日本以1967年《公害对策基本法》为基础逐步建立了以救济公害健康受害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公害健康损害补偿制度。该项制度以损害救济社会化为思路,以“污染者负担”为原则,由政府向作为潜在污染原因者的企业征收税款,通过简易程序认定并给付受害者。客观而言,该项不以民事赔偿责任为前提的行政补偿制度具有救济迅速、避免冲突等优势。但随着环境意识的觉醒,限于将环境视作媒介而非保护客体的限定性公害概念,囿于过去类型化污染治理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和功利性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日本公害健康损害补偿制度已无法适应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整体性要求。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可借鉴日本公害健康损害补偿制度的损害社会化救济思路,但应摒弃该制度体现的功利性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我国制度需充分体现人与生态环境并重保护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思源 李春
我国已经进入环境风险的高发阶段,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危害人群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一种新型的复杂性侵害,环境侵害是对多重利益、多元价值的复合性侵害,也是现代风险社会的必要代价,因而亟需构建和完善包括国家赔偿责任制度在内的环境侵害行政救济制度,特别是环境侵害行政补偿制度,以解决环境侵害救济中的政府法律责任缺位问题。
关键词:
环境侵害 重金属污染 行政救济 行政补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琳 刘诚洁
在人类健康饱受威胁的当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健康损害进行补偿,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将健康因素引入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继而构建健康劳动力价值理论,是分析健康损害补偿问题的科学框架。基于健康劳动力价值理论,健康损害补偿,其实质是对现实劳动力价值与健康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行补偿,其根本宗旨在于保障健康劳动力的再生产,其具体内容包括对过去、当前、未来的健康损害进行分类补偿。目前,中国健康损害补偿的范围和力度均不断提升,但仍不充分,为此应从减少健康损害、保障累积性和即时性健康损害补偿、提升未来性健康损害补偿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劳动力健康损害的科学补偿机制,以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武 张翰林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方位推进的背景下,流域生态保护的制度构建迫在眉睫。现有关于流域生态保护的核心制度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合理构建。学界普遍认为生态补偿机制应发力于对上游地区的机会补偿,然而却不能兼顾流域水质恶化后上下游之间关系的处理。因此有必要在流域生态保护中厘清补偿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关系。目前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就制度目的与运行机理上表现为广泛的"链接"与"交叉"。当下尚未有任何规章制度阐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应从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间的关系入手,剖析并界定二者之间的制度真空、制度冲突与制度耦合等三种关系。同时从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间的制度依据、制度配置状态角度对两种制度的适用情形、责任序位以及资金的配置使用关系做出合理"区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寰
生态补偿是把生态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环境经济手段,需要政府与民众合作,建立完整的生态补偿体系。该文提出构建生态补偿多元化社会融资体系,其主体包括企业、各类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大众;其主要渠道包括市场交易运作、多种市场化金融和社会化生态补偿。其中,市场运作生态补偿包括直接把资源环境作为市场交易对象和通过市场交易机制间接实现生态补偿两种形式;生态补偿多种市场化金融支持,包括借款、贷款、集资、债券、租赁、绿色保险、BOT、TOT、PFI投资基金等;社会化的生态补偿,包括建立以环保基金会为主体的多种生态补偿公益团体、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捐赠、发行生态保护类的彩票等。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民众 多元化社会融资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少柯
介绍了目前我国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试点取得的成效,指出存在的问题:补偿标准较低,补偿资金渠道单一,补偿制度不健全等。阐述了建立健全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野生动物损害 补偿机制 问题 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艳丽 李利军
环境补偿本质是要保障物质和能量从经济系统到环境系统对等性、补偿性转移,维持两个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双向流动,从而防止和控制环境问题。从这种认识出发,环境补偿针对的必须是环境而不应是作为环境产权主体的人。本文批评了以人为补偿对象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补偿中间人的概念,认为在市场化运作模式下,补偿者主要应该是企业而不是政府;补偿者、中间人和补偿对象三方面相结合才形成完整的环境补偿主体。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龚虹波 冯佰香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海洋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制度选择,是激励海洋生态服务供给、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推进海洋开发向绿色转型的有效手段。文章从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概念及主客体、海洋生态损害程度判别、海洋生态损害评价、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在海洋生态损害研究方面的进展及问题,并指出需加强多学科合作,明晰海洋生态损害形成机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构建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核算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林 段迎君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完善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机制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现状;然后构建了多层次的灾害补偿机制框架,试图整合各种灾害补偿方式,发挥更大的补偿效果;最后针对当前自然灾害补偿的运行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多元化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 运行机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广达
本文从传统会计收益和计算方法改进入手,以边际成本理论与生产要素理论为依据,以2003-2010年我国七大重污染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对生态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等级评价和标准划分,结合面板随机系数模型考察生态环境污染等级指数对六大非重污染行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程度,对我国工业行业生态环境损害成本补偿理论、补偿标准和会计处理进行了设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恩媛
归责原则决定着当事人义务的承担、举证责任的负担、赔偿的原则、责任的免除或减轻等。随着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在国际环境损害赔偿法领域出现了"归责原则客观化"的趋势,各国成文法和国际条约大都采用了"无过错/严格责任"归责原则。但从维护公正的角度来看,国际环境损害赔偿归责体系不应只包括无过错原则,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我国也应该建立包括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的多元化环境损害赔偿归责体系。
关键词:
归责原则客观化 责任保险 多元归责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诗莉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问题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导致传统民事赔偿的不足,而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符合现代侵权法的发展趋势,也能给受害人充分的救济。结合各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在我国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环境自然保险制度,建立财务保证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损害赔偿 社会化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世文
传统上,学术界对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本文对否定说的主要理由进行反思后提出:人格不会商品化;不能由惩罚性赔偿替代;精神损害发生可预见;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并在对其他国家(地区)立法、学说及相关判例的考察中,论证了违约责任中应有精神损害赔偿。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 违约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