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2)
2023(2231)
2022(2017)
2021(1884)
2020(1632)
2019(3579)
2018(3700)
2017(7225)
2016(3882)
2015(4427)
2014(4283)
2013(4012)
2012(3961)
2011(3675)
2010(3930)
2009(3957)
2008(3941)
2007(3733)
2006(3462)
2005(3159)
作者
(11380)
(9660)
(9262)
(8996)
(6040)
(4584)
(4196)
(3606)
(3579)
(3420)
(3282)
(3238)
(3105)
(3101)
(2854)
(2842)
(2833)
(2805)
(2721)
(2657)
(2531)
(2338)
(2277)
(2214)
(2195)
(2143)
(2058)
(1997)
(1897)
(1848)
学科
(17648)
经济(17628)
管理(17525)
(14451)
企业(14451)
(13484)
环境(8471)
方法(8454)
(6571)
理论(5967)
(5627)
业经(5410)
(5354)
(5255)
(4963)
财务(4955)
财务管理(4949)
企业财务(4791)
数学(4733)
数学方法(4672)
(3917)
规划(3909)
环境规划(3802)
企业经济(3739)
经济理论(3662)
中国(3434)
(3415)
(3143)
(3135)
资源(2962)
机构
大学(64666)
学院(62876)
(23694)
经济(23187)
管理(22800)
理学(19240)
理学院(19043)
管理学(18696)
管理学院(18587)
研究(18584)
中国(14637)
(13709)
(13235)
科学(11292)
财经(10912)
(10070)
(9742)
师范(9702)
(9699)
(9593)
北京(8426)
研究所(8372)
(8272)
中心(8238)
财经大学(7879)
师范大学(7750)
经济学(7238)
(7117)
业大(7041)
商学(6700)
基金
项目(36682)
科学(29148)
研究(28169)
基金(27164)
(22961)
国家(22748)
科学基金(19797)
社会(19240)
社会科(17979)
社会科学(17970)
基金项目(14297)
(13938)
教育(12753)
自然(11875)
(11751)
自然科(11543)
自然科学(11540)
自然科学基金(11336)
编号(11329)
资助(10857)
成果(10323)
(8453)
重点(8195)
国家社会(7982)
(7846)
课题(7547)
教育部(7519)
人文(7503)
(7476)
项目编号(7283)
期刊
(29095)
经济(29095)
研究(20107)
(13263)
中国(12066)
学报(10289)
科学(8921)
管理(8297)
大学(8036)
教育(7688)
学学(7395)
财经(6990)
(6457)
(5968)
(5254)
金融(5254)
图书(4697)
业经(4320)
问题(4128)
技术(4012)
农业(3979)
财会(3783)
经济研究(3761)
书馆(3732)
图书馆(3732)
(3598)
会计(3301)
(3188)
资源(3098)
现代(2844)
共检索到97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婷  
在对环境侵权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环境侵权归责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我国法律规定中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现行立法中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提出了合理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辉  
本文对上市公司法人、董事、监事、经理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对于上市公司应当采用无过错原则,而对其他主体则应当采用过错推定原则,以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昊  刘超  
传统民法中,追究民事侵权责任必须以侵权行为人的过错为构成要件,但是在环境侵权大量涌现的新时代的背景下,环境侵权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与传统的侵权行为迥异的特征,而这些决定环境侵权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从深层次上去分析,环境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也是契合福利国家的兴起、民法的社会化和权利的社会化趋势以及环境权的私法化,并且这一原则也可以从环境经济学上得到论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德敏  杜健勋  林勇  
环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环境侵权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长期环境法学研究和环境司法实践中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经济学视野透视该问题,把严格责任归责原则和过失责任归责原则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了环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提出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侵权案件中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旭  
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的依据和标准,也是贯穿于整个侵权责任法并对各个侵权法规范起着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所要解决的是侵权责任的伦理和正义性基础问题,"三元论"归责原则因具备内在逻辑联系和层次性而较之其它归责原则说更具有合理性。我国新颁行的侵权责任法采用二元归责体系,即归责原则由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构成,归责原则应采用以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为基础,以公平责任原则为补充的归责原则体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水木  傅文奇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版权侵权行为的适用归责原则,认为数字图书馆提供实体数字资源而导致的直接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其提供虚拟数字资源而引发的间接侵权行为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志军  李军  
法经济学通过对汉德公式的边际分析得出了隐藏在过错责任原则背后的计算公式,从而为各种侵权案件的过错认定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数理结构。法经济学通过均衡分析可以得到单方预防与双方预防情况下侵害人和受害人各自的最优注意水平及最优行为水平的均衡组合,从而揭示了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在各种情况下的激励效果。法经济学通过权衡各种情况下何种归责原则的激励效果更有利于实现效率或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来界定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熙海  王沫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国明  江华  
对于缺陷农产品民事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世界各国主要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两种立法体例。我国理论界对此也存在着诸多争议。鉴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严峻形势,我国应当在分析各种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的基础上,既要借鉴国外已有的立法经验,又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建立一种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一般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原则(包括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和推定的过错责任原则)为特殊归责原则的综合归责原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敢生  
论旅行社侵权的民事责任□刘敢生近几年,国际、国内两个旅游市场开始融合,互补互促的大旅游、大产业局面正在形成,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但是,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因旅游引起的纠纷案件也逐渐增多,而旅游立法的相对滞后,又带来一些侵犯旅游者权益的问题不能依法解...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贺   刘志静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信息保护立法明显滞后,信用权没有作为独立的权利种类以法定形式确立,而是被列入名誉权保护范畴之下。通过名誉权对信用权进行保护具有诸多局限性,个人征信侵权案件存在侵权行为和责任认定不明确、裁判结果“同案不同判”等问题。因此,在立法层面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将信用权作为一项独立权利列入《民法典·人格权编》,统一个人征信侵权案件的民事责任认定标准,为信用权受损的司法责任认定问题提供裁判指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市场交易的安全稳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勇  
内幕交易侵权违法行为一直是扰乱证券市场稳定运行的顽疾,而内幕交易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又是司法审判中较难突破的屏障。面临司法审判压力与理论研究瓶颈的双重困境,明确内幕交易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因果关系理论基础以及内幕交易本质入手研究,并考察司法实践中内幕交易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认定的困境,进而进一步深入研究认定内幕交易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理论,并提出司法审判中认定内幕交易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英  鄢斌  
环境民事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所说的举证责任倒置是一个举证责任的再分配 ,其基本考虑乃在于要衡平受害人和致害人间基于环境侵权之制度特征所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的不对等。对现有环境民事侵权中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所涉及的归责原则、侵权构成要件、因果关系推定以及当事人举证与法院依职权推定相结合原则的理解与适用是立法和司法需要加以重视的方面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旺峰  李惠  
针对如何追究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这个问题,本文提出,在归责原则上,应当参照我国民法对瑕疵产品致害的归责方法,采用严格责任原则;而在赔偿问题上,则要充分考虑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特殊性,以体现民法的公平原则。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运宏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全面、系统的规则体系,正处于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中。除了相关规则的修订与完善外,司法机关对独立董事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而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的审判案例,先是检验了独立董事规则制度的适用性,然后是梳理与总结审判案例的确定规则和标准,最后是在将之上升为一般性适用规则的过程中完善了独立董事制度。这种“规则制定—相关规则适用的判例总结—将从相关判例明确而来的规则上升为相关规则”的路径,对现今独立董事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照此路径完善独立董事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引起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则体系,就是要在总结相关实践与案例的基础上,区分民事赔偿责任与行政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打破签字保真就担责的僵化归责原则,根据实际行为主体确立其民事赔偿责任,结合独立董事过错程度设计其民事赔偿责任内容,建立“过责相当”的独立董事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