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235)
2022(1997)
2021(1981)
2020(1737)
2019(3759)
2018(3855)
2017(7181)
2016(4237)
2015(4903)
2014(4989)
2013(4970)
2012(4929)
2011(4579)
2010(4919)
2009(4924)
2008(5267)
2007(5117)
2006(4647)
2005(4353)
2004(3989)
作者
(14104)
(11930)
(11532)
(11195)
(7616)
(5877)
(5343)
(4614)
(4527)
(4465)
(4143)
(4080)
(3936)
(3922)
(3792)
(3532)
(3529)
(3455)
(3448)
(3434)
(3208)
(2924)
(2857)
(2723)
(2720)
(2690)
(2675)
(2640)
(2449)
(2382)
学科
(16905)
经济(16876)
管理(13297)
(11754)
(10478)
企业(10478)
(6436)
方法(6399)
理论(5337)
中国(5228)
(4629)
(4572)
(4377)
数学(4350)
教育(4313)
数学方法(4158)
业经(3887)
(3315)
(3212)
(3198)
(3196)
贸易(3192)
(3146)
银行(3139)
(3098)
金融(3097)
(2987)
(2963)
地方(2794)
农业(2719)
机构
大学(72780)
学院(69327)
研究(24478)
(23291)
经济(22584)
管理(21643)
中国(18852)
理学(17499)
理学院(17218)
管理学(16618)
管理学院(16478)
(16432)
科学(16307)
(13703)
(13291)
(12236)
研究所(12073)
(12060)
师范(11951)
(11626)
中心(10859)
北京(10666)
(10061)
财经(10018)
师范大学(9598)
业大(9510)
农业(9072)
(8849)
(8482)
(8274)
基金
项目(37041)
科学(28018)
研究(26921)
基金(25824)
(22742)
国家(22501)
科学基金(18326)
社会(15896)
社会科(14845)
社会科学(14837)
(14228)
教育(13316)
基金项目(12739)
(12248)
自然(11692)
成果(11482)
自然科(11439)
自然科学(11436)
资助(11422)
编号(11259)
自然科学基金(11218)
重点(8440)
课题(8371)
(8087)
(7295)
(7173)
大学(7111)
项目编号(7099)
(7012)
(6966)
期刊
(33374)
经济(33374)
研究(24428)
中国(17156)
学报(15222)
教育(12883)
(12148)
科学(12098)
大学(11475)
(11382)
学学(10471)
管理(9822)
农业(7354)
财经(6779)
(6376)
金融(6376)
技术(6192)
图书(6023)
(5931)
(4995)
书馆(4699)
图书馆(4699)
问题(4432)
(4294)
经济研究(4218)
业经(4102)
(3837)
(3685)
论坛(3685)
国际(3609)
共检索到119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瑞羾  
以佛教禅宗的本质为出发点 ,结合《辛夷坞》、《鸟鸣涧》二诗所体现出来的空寂闲静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所隐含的禅意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殷满堂  
杜诗既有沉郁顿挫的一面,又有诙谐风趣的一面,而历代杜诗研究者探讨其沉郁顿挫者多,研究其诙谐幽默者少;即使有人讨论杜诗中的诙谐,也仅停留于谐趣层面。以中国古典诗学中的谐隐这一概念观照杜诗,可见出杜诗谐隐风格的三大特点:于歌笑中见哭泣,于戏谑中见讽谕,于风趣中见真性。歌笑、戏谑、风趣者为谐,哭泣、讽谕、真性者为隐。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焦健  
王维在诗歌的起结上颇有造诣。其诗歌开头有着包容、平雅的特点,其诗结尾则有着蕴藉、消纳的特点。在王维的诗歌中,这些特点有时交替出现,有时同时出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赵东方  高超  靳三恒  孙军  
辛夷的长期低产已成为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以产量为中心 ,对 7个辛夷品种15个性状的遗传参数作了测定 ,并分析了产量选择指标 ,建立了产量选择指数。结果表明 :( 1)产量的重复力为 0 .69,遗传变异 42 .9% ,直接选择遗传增益 60 .3% ;百蕾质量与单枝蕾数的重复力分别为 0 .73和 0 .65 ,遗传变异系数 82 %和 43.7% ,产量相关选择效率 96.1%和 96.2 % ,是产量选择的重要指标 ;而总蕾数的重复力仅为 0 .2 4,遗传变异系数 16.9% ,产量相关选择效率仅 1% ,不能作为产量选择的指标。 ( 2 )叶长、叶宽、叶面积、叶质量等叶片性...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艳霞  
赵湘是宋初晚唐体代表诗人之一。他虽未完全隐居山林,但诗中明显表露出了隐逸情怀。这与他受宋初隐逸之风、佛教的影响,以及一生大半时间在清丽的江南生活,为官期短又多与僧人、处士交游等因素有关,也与他对清高之境的追求有极大的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毛妍君  
白居易闲适诗中渗透着古代休闲观念所独有的文化意蕴和休闲思想,白居易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总结了唐以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文精神和生活体验,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其闲适诗中包蕴的现代休闲思想如体悟大自然、"无所执"的平常心、生活的情趣,其中表现出来的物我一体、返朴归真、宁静和谐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等思想,实际是白居易的一种生存智慧,是一种尽情享受生活乐趣的快乐哲学,对今天的人仍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文正  
作为一个亲近自然的诗者,弗罗斯特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在诗歌中,弗罗斯特所描述的自然世界表达了其审美形态的三个层次,即自然的感性之美、自然的理性之美和自然的感性和理性统一之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早娟  
盛唐大诗人王维的诗歌受佛教思想影响极为明显,佛教思想中的世界观、心性论及禅定思想从三个层面深刻影响了王维的诗歌。佛教世界观对王维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对世界构成的基本认识形成了王维诗歌中灵动跳跃的诗意;其二,色空思想影响了王维对生命、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因而这些内容在王维笔下往往采用艺术化的方式来表现。佛教心性论中"境随心转"的思想对王维笔下自然景物的描绘产生了极大影响。佛教禅定思想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作品中体物敏锐入微,识理透彻无碍这一点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雷  王玏  高翅  
从研究中国传统寺庙园林空间特征入手,对武汉宝通禅寺园林的整体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层次空间在幽深清远的意境营造上进行了阐述。结合武汉宝通禅寺园林空间艺术上的开合收放以及意境营造上的关系,指出现代城市园林空间设计中存在只注重功能完整和形式统一而缺乏满足精神需求的不合理现象,提出希望通过研究充满诗画艺术魅力的寺庙园林空间,能为人们创造出一片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友胜  
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情调彰显了孔颜之乐的人格魅力。其诗吟咏性情而不累于性情,多表现其安贫乐道的思想与生活状况,是其"道充是贵,身安是富"价值观的生活化与具体实践。与表达孔颜乐处相联系的是,周敦颐诗歌中透露出浓厚的山水林泉之趣。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体现了思想上儒道释的统合,即将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家的寻仙访胜与禅宗的超尘出世、归隐林泉熔于一炉。其自然山水之趣、泉石之乐不是一般文人简单的所谓逃避现实,排遣忧愤的行为,也不是所谓"思想为儒、生活为道",而是其哲学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的投射与反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香英  
一生创作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其中爱情诗就占到了总数的四分之一。文章试通过分析这部分作品的特点以及其中的女性形象了解普希金的感情生活,研究这些女性对于普希金的意义和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玉丽  
龟兹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中文学性最突出的要属其中的偈颂部分。偈颂与诗歌同中有异,互相影响,其对后世文人的文学创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王维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鸠摩罗什译偈对王维散文偈颂部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句式体例、语言修辞、音声韵律和内容类型等方面;同时,罗什所作三首偈颂对王维的佛理诗创作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罗什译偈、自创诗偈与王维佛理诗文创作之间存在微妙关系,印证了中印文化、文学交流与融合的具体过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晓慧  
从历代王维诗画接受中可见,王维在生前和身后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以王维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切实可行而且大有前途的。而王维文化开发中首当其冲的应是蓝田辋川别墅,这既是对王维文化、长安文化的弘扬,也有利于提高地方文化品位,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并直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然而目前的开发程度显然滞后,因此,当务之急应是吸引多方资金,邀请各类专家,逐步在蓝田开辟王维足迹、诗作旅游线路,并结合当地山川风光,溶洞奇景,综合打造知名精品旅游线路,在全国唱响长安文化生态旅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京霞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上形成的辩证艺术,从本质上讲,是根植于诗人与现实世界的双重关系之中。在诗歌创作上,推而广之,在一切文学艺术创作上,"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文学创作正是在协调这双重关系中实现的。诗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怀城  杨道武  温治芳  王亚楠  陈爱斌  
为进一步提高通过声音识别鸟类的精确度,本研究提出基于Inception-CSA深度学习模型的鸟鸣声分类方法,包含鸟鸣声音频样本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器分类等步骤。首先将鸟鸣声样本预处理成尺寸相同的梅尔频谱图,作为鸟鸣声特征图;再利用Inception-CSA模型对鸟鸣声特征图进行特征提取,其中Inception模块提取鸟鸣声特征图中的多尺度局部时频域特征,CSA模块获取鸟鸣声特征图的全局注意力权重,将二者的输出结合得到更强的特征图,接着利用最大池化层对特征图进行下采样;最后利用全连接层进行分类,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以采集的华南地区自然环境中的10种野生鸟类的鸣叫声构建数据集,用于实验部分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在自建数据集上准确率达到了93.11%,相比于基于其他经典模型的分类方法,基于Inception-CSA模型的分类方法在拥有较少模型参数量的同时达到了更高的准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