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9)
2023(5128)
2022(4324)
2021(3888)
2020(3375)
2019(7495)
2018(7431)
2017(14102)
2016(7828)
2015(8785)
2014(8871)
2013(8571)
2012(7875)
2011(7302)
2010(7531)
2009(7485)
2008(7536)
2007(7060)
2006(6355)
2005(6041)
作者
(22532)
(18880)
(18796)
(17909)
(12078)
(8942)
(8439)
(7243)
(7104)
(6818)
(6577)
(6320)
(6314)
(6183)
(6077)
(5771)
(5526)
(5504)
(5472)
(5359)
(4922)
(4566)
(4465)
(4411)
(4352)
(4238)
(4234)
(4087)
(3755)
(3708)
学科
管理(30885)
(29485)
经济(29412)
(26450)
(24087)
企业(24087)
(13040)
(12192)
方法(10634)
(9354)
中国(8444)
数学(8270)
体制(8181)
业经(8149)
数学方法(8145)
(7422)
财务(7397)
(7381)
财务管理(7378)
企业财务(7047)
(6860)
(6590)
银行(6583)
(6285)
(6203)
金融(6200)
理论(6139)
(5657)
(5235)
环境(5222)
机构
大学(121416)
学院(118797)
(48702)
经济(47639)
管理(43567)
研究(39044)
理学(36584)
理学院(36155)
管理学(35646)
管理学院(35392)
中国(30233)
(28411)
(25077)
科学(21679)
财经(21403)
(19351)
(19339)
(19164)
中心(17268)
研究所(16920)
(16189)
师范(16066)
北京(15774)
财经大学(15712)
经济学(15651)
(15272)
(15016)
业大(14239)
(13962)
经济学院(13811)
基金
项目(72534)
科学(58024)
研究(55408)
基金(53711)
(45904)
国家(45509)
科学基金(39405)
社会(36912)
社会科(34963)
社会科学(34955)
基金项目(27924)
(27536)
教育(26143)
自然(23859)
(23305)
自然科(23293)
自然科学(23288)
自然科学基金(22903)
编号(21915)
资助(21299)
(20164)
成果(19947)
(17101)
重点(16616)
课题(16039)
国家社会(15546)
教育部(15255)
(15179)
(15151)
人文(14702)
期刊
(59804)
经济(59804)
研究(40598)
中国(26486)
(25129)
管理(18520)
学报(18017)
科学(16457)
教育(15083)
(14644)
大学(14490)
学学(13506)
财经(12740)
(12561)
金融(12561)
(10906)
技术(9513)
农业(9018)
经济研究(8702)
业经(8588)
问题(8039)
(6391)
(6187)
财会(5866)
会计(5692)
理论(5599)
现代(5547)
改革(5502)
(5502)
技术经济(5292)
共检索到189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培新  毛玲玲  
当我们在苦苦寻觅解决公司治理中的诸多死结而疲惫不堪时,陡然发现自己忘却了独立董事制度。但在逻辑上,并不意味着我国一旦有了独立董事制度,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公司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公司股权的多元化是治本之道。我们不应对独立董事制度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段从清  
不完全合同理论、权力理论和企业治理理论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目的在于解决外部治理产生的市场机会主义行为和内部治理产生的企业组织内机会主义行为的缺陷,为弥补以上缺陷,需进行法理变革和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考虑管理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玉杰  张道庆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化,股东根本无法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道德风险和内部控制问题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独立董事的引入对于优化董事会内部结构、实现董事会的权力优化配置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立足我国证监会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稿)》两个规定,对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阳芬  
从各国情况来看,作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都有效的发挥着制约管理层,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作用。孰优孰劣,尚无定论。本文拟通过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制度比较,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监控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齐善鸿  曾昊  乐国林  
现行独立董事制度的结构性缺失及其作为自然人的独立董事之不独立与非理性迫切需要一个介于独立董事个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法人机构来平衡二者的关系,从而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而第三方法人独立董事制度安排旨在培育“职业(专业)独立董事”,使独立董事有可以归属的第三方法人独立董事公司,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从组织的角度改变个人与法人之间关系中的不均衡博弈,为独立董事职业理性的保持提供保障。同时,独立董事公司亦受到多方关系制约,使其正确有效地履行职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明华   马守莉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规范化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国内外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从经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完善独立董事有效行权的制度环境的措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魏恒  
中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体系存在“不公正性”、“不独立性”、“不在状态”、“不匹配性”和“不明晰性”等结构性或制度性问题。本文基于独立董事的“广义独立性,”围绕“独立董事协会”的构建,从社会、独立董事和企业三个层面为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一个新的构建框架,以期实现对中国独立董事制度体系的“再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正旭  王志强  
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起源于提高公司董事会有效性及独立性的内在要求。它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改善董事会结构、控制内部人控制、完善资本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效。但是,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作用也存在条件,并不是“一独就灵”。在由政府强制性推行的制度移植过程中,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出现了异化。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分析独立董事的起源与发展,更有利于研究其本土化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菁如  
我国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21条规定,“上市公司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独立董事”,在实践中也有了设立这一制度的种种尝试,却很不如人意。针对中国股市中上市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剑拔弩张,公司独立董事有名无实,提醒无效,不得不辞职等怪现象的出现,经济界和法学界又出现了讨论。到底独立董事是否在中国应该存在,该如何存在?本文将就该问题再作法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曾洁  张宇  王文轲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引入独立董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独立董事在彼此间相互制约关系下是否履行监督职能的策略选择问题,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独立董事的行为演化规律和外部奖惩机制下的行为演化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并探讨外部奖惩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考核津贴与声誉效应是影响独立董事决策的关键因素;由政府补贴与法制因素构成的外部奖惩机制力度足够大时,能够有效督促独立董事勤勉尽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琳  
鉴于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而且便于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展开规范有力的竞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汴生  吴继忠  
目前在我国公司制企业,为了约束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我们认为在中国这种二元制公司股权结构模式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并不一定能保证选出真正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代理人,并且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并不能保证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实现公司治理目标,则要大力发展基金业,通过基金业的发展来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群体"与"准群体"的冲突改善为"利益群体"间的冲突,以此形成一种权利相互制衡的格局,从而保证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