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5)
- 2023(8723)
- 2022(7529)
- 2021(7067)
- 2020(6193)
- 2019(13927)
- 2018(13742)
- 2017(26572)
- 2016(14394)
- 2015(16116)
- 2014(15745)
- 2013(15456)
- 2012(13960)
- 2011(12330)
- 2010(12168)
- 2009(11114)
- 2008(10562)
- 2007(9222)
- 2006(7814)
- 2005(6914)
- 学科
- 济(57742)
- 经济(57671)
- 管理(42436)
- 业(40683)
- 企(33422)
- 企业(33422)
- 方法(30424)
- 数学(27018)
- 数学方法(26581)
- 财(16134)
- 农(15751)
- 中国(15581)
- 制(12750)
- 业经(11816)
- 学(10659)
- 农业(10562)
- 务(10378)
- 理论(10343)
- 财务(10332)
- 财务管理(10309)
- 贸(10044)
- 贸易(10038)
- 易(9790)
- 企业财务(9771)
- 地方(9304)
- 银(8807)
- 银行(8792)
- 技术(8575)
- 和(8475)
- 行(8324)
- 机构
- 大学(199891)
- 学院(196660)
- 济(81433)
- 经济(79672)
- 管理(78481)
- 理学(67741)
- 理学院(67066)
- 管理学(65811)
- 管理学院(65406)
- 研究(59186)
- 中国(45263)
- 京(40250)
- 财(39206)
- 科学(34364)
- 财经(31758)
- 江(30264)
- 中心(29786)
- 经(28969)
- 农(28536)
- 所(27817)
- 业大(27334)
- 经济学(26118)
- 范(26100)
- 师范(25869)
- 研究所(25023)
- 北京(24336)
- 财经大学(23848)
- 经济学院(23627)
- 州(23584)
- 农业(22155)
- 基金
- 项目(134541)
- 科学(107408)
- 基金(100268)
- 研究(98948)
- 家(86230)
- 国家(85506)
- 科学基金(75166)
- 社会(64860)
- 社会科(61582)
- 社会科学(61567)
- 基金项目(52607)
- 省(51679)
- 自然(48448)
- 自然科(47431)
- 自然科学(47416)
- 教育(47228)
- 自然科学基金(46559)
- 划(43570)
- 资助(41262)
- 编号(39392)
- 成果(31800)
- 部(30879)
- 重点(29852)
- 创(28147)
- 发(27460)
- 国家社会(27384)
- 教育部(27350)
- 人文(26664)
- 课题(26656)
- 创新(26384)
共检索到287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曹俊金
医疗期制度是劳动立法正视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对劳动者予以倾斜保护的体现,但劳动规章关于特殊疾病医疗期规定的矛盾,导致对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限存在不同的理解。我国劳动立法考虑"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两个因素来确定医疗期限长短,较好地协调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但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限不能突破医疗期限确定的一般原则,并非所有身患特殊疾病的劳动者都享有24个月的医疗期。国家应对特殊疾病医疗期限问题的规定予以明确。
关键词:
特殊疾病 医疗期 非因工负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曹俊金
法律关于特殊疾病医疗期规定的矛盾导致对特殊疾病的医疗期期限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会导致不同的裁决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由地方政府制定《医疗期规定》实施细则,也可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批复或补充规定。特殊疾病的医疗期的延长应根据企业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协商予以确定。
关键词:
特殊疾病 医疗期 非因工负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兰娟
案情简介■申请人王某自1998年2月起受雇于被申请人泉州某公司,从事汽车坂金工作,双方于2007年12月25日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2008年12月24日止。2008年4月,申请人因生病住院向被申请人请假,经同意休假1个月。事后,申请人断断续续回公司上班。2008年8月13日,申请人因患慢性肾衰竭(尿毒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盛振全 姜腾飞
劳动者医疗期尤其是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问题,由于现行规定不太明确,加之实务中执行比较混乱,迫切需要对医疗期计算标准、医疗期待遇具体内容等方面在立法和司法等方面予以明晰和指导,从而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也能更好地便于企业依法统一执行相关制度。
关键词:
医疗期 计算标准 医疗期待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金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利军,陈桂红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医改决定》)中指出,“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要划定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别核算,不得互相挤占”,但对如何划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则是各地医改探索的主题。目前,在医改实践中普遍确立了“个人账户保门诊,统筹基金保住院”的理念,这是基于门诊医疗费用额度小、住院医疗费用额度大的认识,实践表明,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因为它从根本上忽视了慢性疾病门诊医疗保障的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作简要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芮立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经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实施。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工作部署要求,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中国劳动》杂志组织专家探讨热点问题,发表相关文章,推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此,本刊开设专栏——《解读〈劳动合同法〉》,组织专家分若干个专题对《劳动合同法》进行权威的、全面的、实用的解读,为读者理解《劳动合同法》提供帮助。本栏目由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协办,专题由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王文珍策划,经专家讨论确定。欢迎读者提出问题,发表看法,我们将在本栏目选登,或由专家解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东辉 汪早立 任静 宋大平 杨景志
目的:分析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门诊特殊疾病的补偿政策,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抽样调查,选取全国349个县(市、区)2009年的统筹补偿方案进行定性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总结归纳了样本地区门诊特殊疾病补偿政策在补偿范围和补偿办法方面的主要特点。结论:样本地区已经在门诊特殊疾病补偿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但在补偿范围、补偿办法和配套制度建设方面仍存不足,建议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出台指导意见,提高门诊特殊疾病补偿水平,并探索开展供方支付方式改革。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门诊特殊疾病 补偿政策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黎秀蓉
改革开放带来劳动关系的变迁,从而引起劳动法律的变迁,表现为从《劳动法》演变到《劳动合同法》。法律变迁的逻辑是对法律价值———正义和效率的追求和二者的统一,博弈论方法用数学工具阐释并证明了这一逻辑。根据逻辑推演,独立工会与罢工权是下一步法律变迁的方向。
关键词:
劳动关系 L-K博弈 合作均衡 惩罚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多生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荣军
建筑企业《劳动法》工时规定的思考黄荣军《劳动法》第一次用法律形式确定了我国的工时制度,标志着我国的工时制度正式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但是,建筑企业如何正确确定《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还有待于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长期以来,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着延长工作时...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全兴 石超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劳动法变迁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前30年,由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公私所有制二元结构且具有一定社会法属性的劳动法逐步走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公有(国营)制的公法属性劳动法。改革开放40余年来,则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法属性劳动法,其中的劳动合同制度在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与产权改革等量齐观。上述变迁所形塑的劳动法现行模式的成效和不足表明,公法私法化/社会化与公法路径依赖的结合,法治与改革的互动,既是经验也有教训。面向新时代,把握"中国特色"的动态性和时代性,关键性难点是基于市场经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的劳动法一般性与基于中国国情的劳动法特殊性如何结合;改进劳动法现行模式,需要重构劳动法、民法和社会保险法的关系,以扩大劳动者保护范围并分类配置保护手段;优化劳动制度改革中的法治,应当加强单项劳动立法成果向劳动基本法的转化,地方劳动立法成果向中央劳动立法的转化,法律适用相对能动成果向劳动立法的转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月宾 张照东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有关用人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没有作出解释何种情况属于劳动者"不能胜任",资方常以"末位淘汰""消极怠工""工作失误"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合同,认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为此,给劳动争议立法和司法实践带来了挑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能胜任"的界定做一个说明,防止用人单位解除权的滥用给弱势地位的劳动者造成不公。完善"不能胜任"制度对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不能胜任 末位淘汰 消极怠工 工作失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