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3)
- 2023(3449)
- 2022(2706)
- 2021(2550)
- 2020(1958)
- 2019(4493)
- 2018(4391)
- 2017(7898)
- 2016(4526)
- 2015(6154)
- 2014(6440)
- 2013(6210)
- 2012(5307)
- 2011(4599)
- 2010(4949)
- 2009(4370)
- 2008(4450)
- 2007(4520)
- 2006(4042)
- 2005(3528)
- 学科
- 济(18445)
- 经济(18429)
- 管理(13431)
- 中国(10029)
- 业(9422)
- 企(8208)
- 企业(8208)
- 地方(6393)
- 农(6374)
- 理论(6369)
- 业经(6202)
- 教育(5484)
- 教学(5126)
- 财(4081)
- 方法(4080)
- 学(3872)
- 制(3700)
- 农业(3680)
- 学法(3631)
- 教学法(3631)
- 体(3355)
- 和(3326)
- 物资(3267)
- 学理(3169)
- 学理论(3169)
- 贸(2990)
- 贸易(2982)
- 融(2924)
- 金融(2923)
- 银(2903)
- 机构
- 学院(67565)
- 大学(63566)
- 济(22033)
- 经济(21364)
- 研究(21073)
- 管理(20655)
- 理学(15943)
- 理学院(15717)
- 中国(15698)
- 管理学(15405)
- 管理学院(15260)
- 京(14535)
- 财(12781)
- 江(12742)
- 范(12319)
- 师范(12252)
- 科学(12185)
- 职业(11741)
- 技术(11127)
- 州(10640)
- 所(10235)
- 北京(9627)
- 教育(9583)
- 中心(9458)
- 师范大学(9356)
- 财经(8980)
- 研究所(8861)
- 农(8485)
- 职业技术(8261)
- 技术学院(7978)
共检索到119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晓燕
物流技能大赛是对职业学校物流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成果的衡量与检验。在总结分析物流技能大赛的特点与趋势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物流技能大赛对推动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物流技能大赛 物流专业建设 引领与促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武际花
作为教改风向标的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结合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师生参赛的经验,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探讨了技能大赛对促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技能大赛 高职 专业教学 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成荣 尤学贵 龙晓君 谢传兵 冯志军
江苏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团队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的理论为基础,以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项目分析及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开发为主题,形成一批集学术专著、系列论文、分析报告、教学资源及教改实践于一体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系列成果。该成果在扭转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与职场要求脱节,改变专业技能教学资源匮乏,解决专业技能教学中知识灌输、机械训练、评价单一,促进形成"教学做合一"模式等方面,提供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观点;在建立大赛与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双向反馈的促进机制、创立"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框架及实践模式、形成从大赛项目向专业技能课程资源转化的开发程式等方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范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宁新
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江苏职业教育"以技能大赛制度引领教学改革"理念,以大赛制度化为保障,通过实施抓住课程、抓实课堂、抓紧课外的"三抓"策略,不仅连续三年在全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技能大赛 教学改革 师生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阳 郝建军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学生竞技比武的大舞台,已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成为企业用人选拔的一个窗口。高职院校通过选拔学生参加各种类别的技能大赛,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大赛也获取了大量专业建设的指导信息,为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文章在总结各种技能大赛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专业建设思路,并阐述了实施措施和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技能大赛 专业建设 学习领域 职业领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新谱
高校是优秀人才荟萃的殿堂和理论、文化传播的圣地,高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着重要引领和促进作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应充分发挥科技驱动、教育引导、民主先锋、理论先导等方面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和理论保障,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关键词:
高校 新农村 智力支撑 理论保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俊鹏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大赛的弊端也逐渐凸显。该文针对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对技能大赛如何有效促进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提出几点建议: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技能大赛内容;切实深入开展"普测型"校级技能大赛。并以环保专业为例,对具体实践情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技能大赛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环保专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润成
世界职业技能大赛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并涌现出日本、韩国、芬兰等一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中国近年来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推动了中国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对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新体制、工学结合现代教学制度和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今后应充分发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影响力和倒逼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特性的本质回归,实现职业教育全方位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成荣
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五度"是指:选题的"精度",既要符合国家教学成果之要义,更要瞄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之焦点;思维的"深度",主要体现在研究概念框架的形成、教育理论的应用、"实践化"理论的产生和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方案等;实践的"长度",表现为成果研究和应用的时间长短,其背后关涉的是研究者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结果的"信度",重在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强调客观、准确;成果的"效度",集中反映为教育教学效用、教育理论效用和教育政策效用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成果 “五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探索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作为"载体"和"抓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清晰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方向和成绩。大赛的竞争性形成了"倒逼",激发了动力,使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增加投入,重视职业教育;引导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同时,大赛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设,以更好地发挥风向标和指挥棒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是一条不断探索之路,大赛在此过程中必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文勇 王贵生 曹庆旭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各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受到的诸多问题的制约。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对促进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 技能大赛 实训基地 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施捷
伴随着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深入改革与推进,参赛教师团队能力显著提高。通过解读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教师团队发展因素,探讨信息化教学大赛对服装专业教师团队发展的助力作用,即教师团队由"差异组合"走向"跨界组合"、教学工作由"单打独干"走向"集体智慧"、教学设计由"合作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教学研究由"被动参与"走向"主动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车明朝 刘红 席东梅 姜明文 李术蕊 陈茂旺 余秀琴 查吉德
"校校举办比赛、学生个个参与、教师人人辅导",经过全国各地层层选拔,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6月27日至30日在天津举行。本次大赛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等10部门联合举办。据悉,本次大赛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设立12个专业大类35个竞赛项目,来自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的2951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参赛和观摩人员超过了万人。有上百万职业院校学生在各省市参加了预赛。周济部长强调指出,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龙江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产生了对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物流在促进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的联系与逆向联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物流 联系 逆向联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江
近年来,在产业区域政策引导下,各地或顺势而为或因势利导,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成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的有力支撑。但也要看到,部分集群大而不强、发展遇到困难导致转型停滞不前甚至集群有名无实的情况也比较突出,有关问题亟待解决。为此,要按照分类施策、因业施策、顺势而生的思路,牢牢把握国家产业政策的转型方向和产业区域政策的调整重点,确保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三维度立体提升”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安全等总体目标衔接,科学判断产业集群所处生命发展周期阶段性特点,客观诊断集群主导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所急需的要素支撑和“卡点”疏通需求,正确评估前期产业集群扶持政策经验和不足,创新综合并用各类政策工具,集中多方资源聚力集群主导产业率先实现质量引领力提升,确保政策发力顺应产业集群发展客观规律、顺应产业演进科学周期、顺应市场主体自主选择意愿。以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提升为支点,培育以质量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新优势,夯实质量强国建设根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