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7)
- 2023(4738)
- 2022(4334)
- 2021(4178)
- 2020(3632)
- 2019(7983)
- 2018(8183)
- 2017(15311)
- 2016(8785)
- 2015(10139)
- 2014(10262)
- 2013(10247)
- 2012(10036)
- 2011(9189)
- 2010(9654)
- 2009(9456)
- 2008(9766)
- 2007(9030)
- 2006(8102)
- 2005(7516)
- 学科
- 济(36468)
- 经济(36414)
- 管理(27628)
- 业(24854)
- 企(22519)
- 企业(22519)
- 方法(16224)
- 数学(12688)
- 数学方法(12431)
- 学(11327)
- 财(11042)
- 中国(9053)
- 制(8627)
- 理论(8582)
- 法(8423)
- 贸(8247)
- 贸易(8242)
- 易(7999)
- 融(7971)
- 金融(7969)
- 农(7597)
- 业经(7475)
- 务(7005)
- 财务(6986)
- 财务管理(6967)
- 银(6673)
- 银行(6650)
- 企业财务(6520)
- 行(6360)
- 和(6343)
- 机构
- 大学(141413)
- 学院(136524)
- 济(49746)
- 经济(48501)
- 研究(47057)
- 管理(45396)
- 理学(37688)
- 中国(37361)
- 理学院(37141)
- 管理学(36176)
- 管理学院(35926)
- 京(30862)
- 科学(30037)
- 财(26821)
- 所(25777)
- 农(22981)
- 研究所(22781)
- 江(21787)
- 财经(20769)
- 中心(20572)
- 范(20416)
- 师范(20243)
- 北京(20222)
- 业大(19520)
- 经(18658)
- 农业(17926)
- 州(17772)
- 师范大学(16372)
- 院(16368)
- 财经大学(15159)
- 基金
- 项目(77683)
- 科学(59091)
- 基金(55462)
- 研究(55137)
- 家(48715)
- 国家(48271)
- 科学基金(39789)
- 社会(33526)
- 社会科(31573)
- 社会科学(31562)
- 省(28624)
- 基金项目(28508)
- 教育(26227)
- 自然(26056)
- 自然科(25457)
- 自然科学(25446)
- 划(25141)
- 自然科学基金(25005)
- 资助(24063)
- 编号(22162)
- 成果(21072)
- 重点(17505)
- 部(17477)
- 课题(15752)
- 发(15013)
- 大学(14918)
- 教育部(14906)
- 性(14883)
- 科研(14857)
- 创(14815)
共检索到222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涛
涉外民事交往中,物权法定原则要求物权必须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律,不得由当事人约定准据法。然而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7条规定,动产物权可以由当事人协议选择准据法。这种不加任何限制的意思自治原则违背了我国《物权法》上所规定的物权法定原则。这不仅与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所体现出来的趋势相背离,也不利于维护我国涉外民事交往中当事人的交易安全和国家安全。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罗芳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有利于一方规则、单方意思自治规则以及弱方属人法规则彰显了弱者利益保护原则。学者对三类弱者利益保护规则的保护对象、保护手段及保护力度提出了诸多质疑。有的观点颇具合理性,也有的观点可待商榷。弱者利益保护原则无疑应当作为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原则,但无须在法条中专门作出明文规定,在具体的法律适用规则设计中充分贯彻该原则,即是对这一原则的最好遵循。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英锋
本文认为,在涉外税收的立法与实践中,是通过借鉴国际私法上解决法律冲突的方法来解决涉外税收中的税法冲突,是通过借助于国际私法规则、原则去判断由何国征税及如何征税,形成了涉外税收中的借用概念与借用措施。
关键词:
涉外税收 法律冲突 国际私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益灯 谭泽林
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和网上消费的日益普及,给消费者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传统的国际私法规则仍然可适用于网络消费领域,即网络消费合同和网络消费侵权领域。网络消费合同适用有限制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和特征性履行原则。网络消费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法院地法和侵权行为自体法。各国立法与实践正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消费的法律适用规则,保护当事人的正当利益预期,促进国际消费者保护统一进程。
关键词:
网络消费合同 网络消费侵权行为 法律适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洪贺 王群
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当代国际私法所确立的一种重要理论,自创立以来,以其稳定性和灵活性兼具的优势受到国际私法学者的普遍认同,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诸多领域,特别在涉外合同关系中成为解决合同法律适用的主要规则。我国的最新立法也逐渐顺应了这一趋势。本文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视角,从探究该原则的产生入手,对最密切联系原则进行利弊分析,并结合我国最新《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在该原则下完善我国在涉外合同领域法律适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涉外合同 法律适用 最密切联系原则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哲伟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普遍采用的最新原则, 对于传统法律适用原则的不足之处起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作用。然而, 各国适用该原则在具体确定最密切联系地时采用了不同方法。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也规定了这一原则, 但针对我国的司法实践,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具体适用应明确规范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新军
意思自治原则是在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时的一项首要原则,它已得到世界各国立法的肯定,但是在诸如是否承认和采用默示的意思自治以及外国强制性规则对意思自治原则是否有限制等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争论。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提出在考虑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时,应结合最密切联系说、利益分析说等理论对个案是否适用外国强制性规则以限制意思自治作出决定。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蔡从燕
近年来,国际法学者日益关注城市在国际秩序中的规范性作用。由于城市在不少西方国家的宪制架构下往往拥有较大的权力以及西方国家长期主导国际关系,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中国崛起、特殊的中央—地方宪制与政治权威架构使得中国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互动的实践可以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上海始终在中国参与国际秩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蕴含着发挥更大作用的潜力。上海应当基于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的视野重新思考发展目标与定位,即寻求迈向“国际法律之都”。这不仅对于上海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探索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法治场所也是有益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曲波 马金儒
人权保护的理念及国际私法追求实质正义的取向,决定了国际私法应当对弱者进行保护。本文认为国际私法应将保护弱者原则确定为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使其发挥立法准则等功效。在具体运用该基本原则时还应注意"度"等问题。
关键词:
国际私法 弱者 基本原则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吉文
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我国法律适用诸多方面的事项进行了规定,从而极大地增强我国法律适用的可操作性,完善了我国法律适用规定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不过,该《规定》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扶琬萍
税款负担约定条款在民商事合同中大量存在,但学界以及司法实践中对其法律效力的认定存在诸多争议。对于该条款的法律效力应从税收法定原则与私法自治精神协调的视角出发,依循由整体到具体的思路,使用类型化研究的方法进行认定。税收法定原则对民商事合同的法律效力产生的影响应根据比例原则衡量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后才能做出判断,税款负担约定条款与税收单行法关于纳税人的规定之间发生抵触,不一定必然导致其因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而归于无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任立君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 ,各国商品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流通 ,产品侵权问题已经超过了国家的界限 ,引起了各国对涉外产品责任的研究和法律界定。由于各国产品责任法内容规定的差异 ,法律冲突不可避免。本文从冲突法研究的角度对涉外产品责任的识别及法律适用问题加以浅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涉外产品责任 侵权行为 法律范畴 赔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都本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人民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建立适应WTO规则的涉外民商事审判制度,包括:建立适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审判运行机制;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准确适用法律,确保案件裁判的统一性;提高法官队伍素质,实现涉外审判专业化。
关键词:
世贸规则 涉外民商事 审判制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强
本文从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实际案件出发,通过对该类纠纷中认定构成侵权的主要案例及主要理由、不认定侵权的主要理由及规定和区别情况加以认定的主要观点的研究,着重分析商标侵权认定的实质要件、"商标使用"含义的理解等法律问题,同时对于商标侵权纠纷中的利益主体、商标地域性及国际贸易分工合作等进行综合考量,提出对该类纠纷的法律适用应当考虑3个方面,包括对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合理解释、工商海关部门行政查处与司法衔接以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涉外定牌加工 商标侵权 法律适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慧
跨国公司的国际兼并与收购 (International Mergers andAcquisitions)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投资方式,成为国际上一股方兴未艾的潮流。兼并是指一公司(被兼并方)被另一公司(兼并方)所吸收,其全部资产与责任也都转为另一公司所有,并失去独立法人地位,兼并方以自己名义继续经营下去的情况。收购是指一个公司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份,以实现对该公司企业的实际控制,而被收购的公司企业仍可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兼并与收购的表现形式及行为方式是不同的,但其本质都是一种企业产权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