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3)
2023(8470)
2022(6412)
2021(5418)
2020(4400)
2019(9618)
2018(9707)
2017(19025)
2016(10264)
2015(11605)
2014(11938)
2013(11929)
2012(11070)
2011(10318)
2010(10803)
2009(10413)
2008(10044)
2007(9352)
2006(9113)
2005(8678)
作者
(32473)
(27440)
(27273)
(26081)
(17485)
(12900)
(12268)
(10533)
(10493)
(9793)
(9776)
(9093)
(9089)
(9003)
(8671)
(8337)
(7950)
(7861)
(7852)
(7465)
(7178)
(6674)
(6650)
(6327)
(6310)
(6239)
(5903)
(5782)
(5590)
(5241)
学科
(71283)
经济(71235)
管理(29984)
(25231)
地方(19463)
方法(18900)
(18751)
企业(18751)
中国(17423)
数学(15869)
数学方法(15760)
(15247)
业经(14456)
(13855)
地方经济(13158)
(11540)
农业(11128)
环境(10055)
(9819)
(9739)
资源(9460)
(9387)
经济学(8750)
产业(8468)
理论(8356)
(8250)
金融(8249)
发展(8159)
(8132)
(7997)
机构
大学(166757)
学院(166071)
(79253)
经济(77709)
研究(63580)
管理(57259)
中国(48201)
理学(47509)
理学院(46939)
管理学(46140)
管理学院(45829)
科学(37520)
(36364)
(35094)
(33337)
研究所(29916)
财经(27545)
中心(27041)
(27014)
经济学(26321)
(25901)
(24783)
(23797)
师范(23638)
北京(23402)
经济学院(23207)
(22002)
(21525)
业大(21054)
科学院(20420)
基金
项目(99933)
科学(78521)
研究(73938)
基金(72284)
(63030)
国家(62558)
科学基金(52687)
社会(49795)
社会科(47232)
社会科学(47213)
(38303)
基金项目(36872)
教育(32154)
(31580)
自然(31011)
自然科(30109)
自然科学(30101)
自然科学基金(29545)
编号(29419)
资助(29178)
成果(24888)
(24347)
重点(22975)
(21818)
国家社会(21749)
课题(20856)
发展(20115)
(19818)
(19105)
(18610)
期刊
(102074)
经济(102074)
研究(57063)
中国(36108)
(27368)
学报(26064)
(24813)
科学(24199)
管理(23511)
大学(19120)
学学(17718)
经济研究(17003)
农业(16572)
财经(15946)
教育(15408)
(15397)
金融(15397)
技术(14270)
(14039)
业经(14025)
问题(13756)
资源(10626)
技术经济(10197)
图书(9913)
(9575)
世界(9099)
(8722)
经济问题(8674)
国际(8669)
统计(8368)
共检索到271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苗艳青  严立冬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系统不断的优化演变,但同时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过多的环境问题。文章从资源熵、负熵资本与资源利用的关联性入手,运用生态经济系统熵变模型,从熵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界过快的熵增超出了自然界消除熵的能力,以至于自然界没有太多排放熵的空间是造成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改变当前人类利用资源的方式是缓解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而发展熵增最小化经济为缓解环境危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磊  刘朝明  苏兆国  
新经济增长理论关于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耗竭性资源与环境问题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采用最优控制理论分析了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可持续增长不能单方面强调技术进步,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海林  
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事实上 ,环境问题起因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 ,经济增长模式及其理论模型却并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总体特性。本文从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出发 ,研究了经济增长模型及经济发展理论是如何忽略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并分析了经济增长的资源约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杰  
我国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本文在对循环经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阐述的基础上,指出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必须树立循环经济观,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厉伟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 ,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内涵、目标及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新军  周应祺  
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70年代以来 ,世界上一些传统的渔业资源出现了衰退 ,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从渔业资源的特性出发 ,结合它的经济特性 ,才能分析渔业资源衰退的本质。指出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量增加的矛盾、资源的共享性、资源产权的虚置、资源的无偿使用以及资源的负外部性是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为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提出了确立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观念、对渔业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实现共享资源的产权转化、建立渔业资源产业、积极开展国际或区域间的合作、建立渔业资源的核算体系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建设性的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左  孔宪丽  
本文运用1978-2008年的数据,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等因素与煤炭消费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模拟和预测发现,如果中国GDP增长率下降到8%或以下,则煤炭消费量在2020年前后会自动下降;现有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的负面效应过大,不可持续;过多煤炭消费导致碳排放过高,煤电关系紧张,矿难事故频发等问题;按照2008年煤炭开采量与储量计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到2050年,中国将无煤可采。本文提出,中国应降低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摒弃过分追求8%或更高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片面做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松  
本文强调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论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指出了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和开发利用上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实现水资源利用公平与效率还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艳  
以人才资源为第一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 ,而广东省人才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只要稳定发展人才数量 ,提高人才素质 ,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体系 ,保证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推动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  
历史和现实证明,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是生态经济制度演进的必然。由于生态资源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外部性特性,现阶段我们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是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瓶颈,即传统市场制度缺陷和政府干预制度缺陷以及相关公共制度衔接不良。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以生态资本市场制度为主体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地有效利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华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通过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地区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行为的分析,指出资源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外部不经济性。为了实现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需主动进行环境治理并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丽芳  唐少卿  
分析评估了甘肃省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社会经济的利弊,并对今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转变指导思想、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开展自然资源评估以及以科技为支柱等4个方面提出了战略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鸿莉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山西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立娜  
我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更是不少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土地资源利用形势,我们应该从循环经济的视域下来寻找一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让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通过集约型用地策略,发挥出最大化的利用效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沛诚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我国地域辽阔,灾害频发,中华民族就是同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灾害作斗争中生聚、成长和繁衍起来的。从本质上看,灾害意味着可以计量的经济损失,即各种自然资源的被破坏,各种社会财富的被毁灭,人员的伤亡,生产的中断和生活的失常,以及人们精神的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