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1)
- 2023(12805)
- 2022(10705)
- 2021(9930)
- 2020(8247)
- 2019(18451)
- 2018(17855)
- 2017(35126)
- 2016(18872)
- 2015(20831)
- 2014(20562)
- 2013(20227)
- 2012(19006)
- 2011(17253)
- 2010(17618)
- 2009(17124)
- 2008(16302)
- 2007(14802)
- 2006(13604)
- 2005(12560)
- 学科
- 济(73254)
- 经济(73167)
- 管理(56292)
- 业(54497)
- 企(42745)
- 企业(42745)
- 方法(30206)
- 中国(29299)
- 融(28170)
- 金融(28169)
- 银(27678)
- 银行(27644)
- 行(26783)
- 数学(26728)
- 数学方法(26487)
- 财(24624)
- 农(23178)
- 贸(21213)
- 贸易(21197)
- 易(20856)
- 制(20669)
- 业经(16903)
- 农业(15364)
- 地方(14949)
- 学(14628)
- 务(14008)
- 财务(13972)
- 财务管理(13939)
- 出(13480)
- 企业财务(13253)
- 机构
- 大学(272176)
- 学院(272126)
- 济(118606)
- 经济(116194)
- 管理(100747)
- 研究(92791)
- 理学(85540)
- 理学院(84650)
- 管理学(83387)
- 管理学院(82903)
- 中国(78898)
- 财(60561)
- 京(56924)
- 科学(53478)
- 农(47235)
- 财经(47018)
- 所(46811)
- 中心(44327)
- 经(42642)
- 研究所(41915)
- 江(41561)
- 业大(38987)
- 经济学(38014)
- 农业(37122)
- 北京(36274)
- 范(35040)
- 财经大学(34822)
- 师范(34639)
- 经济学院(34583)
- 州(33605)
- 基金
- 项目(171303)
- 科学(134265)
- 研究(125679)
- 基金(124898)
- 家(109008)
- 国家(108038)
- 科学基金(91399)
- 社会(82171)
- 社会科(78171)
- 社会科学(78151)
- 省(65799)
- 基金项目(65034)
- 教育(57221)
- 自然(57039)
- 划(55776)
- 自然科(55708)
- 自然科学(55688)
- 自然科学基金(54711)
- 资助(51462)
- 编号(49998)
- 成果(42061)
- 部(38881)
- 重点(38607)
- 发(37400)
- 创(35777)
- 课题(34986)
- 国家社会(34372)
- 教育部(33554)
- 创新(33521)
- 人文(32656)
共检索到425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勇
受发达国家与中国利差缩小、人民币升值预期削弱甚至逆转、资产价格溢价预期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热钱开始撤离中国。本文从宏观视角详细剖析了热钱流出对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安全的冲击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金融当局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热钱流出 宏观金融安全 冲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淼 雷家骕
基于"空间维度—风险防范—细分指标"步骤筛选指标构建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指数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赋权,基于同比增长率循环构造中国宏观金融安全分指数;将九个分指数运用熵值法赋权合成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总指数,对监测期内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顺周期"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8年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总指数呈下行态势,近两年缓慢回升,安全程度有所提高;中国宏观金融安全分指数走势各不相同,长期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宏观经济运行、债务安全三个分指数呈下行发展态势;从近一年短期走势看,宏观经济运行、债务安全、外汇安全、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五个分指数呈波动下行走势。对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指数的测算和分析有助于客观判定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安全态势,构建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间的"防火墙"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热钱研究课题小组 刘江荣 关继成 李江华 王龙民
种种迹象表明,在此次"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热钱"再次承担了重要的负面角色。近期,关于国际热钱的讨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社科院一篇关于中国"热钱"流入规模达到1.75万亿美元超过同期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报告,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贤忠
当前,我国针对宏观经济出现过热苗头,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也暴露出了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金融制度性缺陷,致使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开始显现。因此,正视金融风险隐患,分析成因和根源,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央行工作中一项十分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
宏观调控 系统性金融风险 防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刚 白钦先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迅猛发展,短期国际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已逐步演化为专业性投机资本,具有高度流动性、隐蔽性和攻击性等特征,往往会对一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发展造成威胁。当务之急是进行政策搭配与协调,提高国家经济金融实力,防止爆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并将金融安全与主权提高到与国家领土和外交主权同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热钱 资产价格 金融安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许伟峰
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等等。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指出通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体制和政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金融风险,商业银行,资本市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童文俊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效防范洗钱风险,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基础层次和延伸层次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洗钱风险,剖析了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从强化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客户身份识别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重点,建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反洗钱 互联网金融 洗钱风险 防范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叶金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已经渗入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日益成为各类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的中介,与此同时,在经济各领域金融风险也显著增大,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就成了当前热点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评价金融安全的指标体系,并构造出我国金融安全指数,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无约束VAR模型,仔细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国 高岩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防范重要思想进行了科学总结归纳,对习近平新时代金融安全与系统风险防范思想体系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核心思想、创新性以及重要意义进行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金融安全与风险防控思想体系既立足国内又放眼世界、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是解决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突出问题的战略指引,更是做好新时期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方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锐 李金叶
本文采用CF带通滤波法提取变量中周期波动成分测度出我国的金融周期,通过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外部经济金融冲击对我国金融周期的外溢影响。研究显示,外部产出对我国金融周期会产生一定负向影响;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上升会对我国金融周期产生强劲的负向冲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节点,国际股市低迷推升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景气程度;2008年以来,外部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周期的负向冲击持续减弱;国际外汇市场对我国金融周期主要为正向冲击。进一步地,本文实证分析了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对于平抑外部经济金融冲击的有效性。总体来看,需要灵活适度地运用货币政策,加强风险监控与预警,运用宏观审慎政策有效防范外部经济金融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支州
在经济金融体制转轨时期,从金融业本身来看,当前对金融安全构成威胁的金融风险来自于许多方面,在短期内还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全面化解。为了加快创建金融安全区,必须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依据各类指标对于金融安全状况的不同监测功能,可将测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类,即标志性指标。考核性指标和监测性指标。鉴于我国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极其复杂,加之现阶段不容乐观的金融安全形势,更迫切要求我们在判断金融安全区的基本标准时,不仅要对不同性质的金融风险加以密切关注,逐步建立起金融安全区的基本框架,而且还要对金融安全问题加紧进行超前研究,做到趋利避害。
关键词: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金融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3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逐步企稳回暖,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3)政策的预期也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日本继续实施所谓的"安倍经济学",试图通过持续的本币贬值来提振经济。总体上来讲,世界经济形势进入到复苏的"前夜"阶段,但进度可能不一。本轮复苏,"领头羊"可能是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复苏,新兴市场经济体需要承受一段时间热钱流出带来的"痛苦"以及经济基本面继续低迷的担忧。我们在报告中估算了我国月度热钱规模,建立了热钱流动的三因素模型。我们发现,接下来两个季度,我国可能会面临持续的热钱流出压力,国内流动性状况堪忧。2013年2季度我国GDP增速为7.5%,这与我国年初的经济增速目标一致。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有鑫 王祎帆 杨翰方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扩大,输入性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金融稳定概念引入传统的“三元悖论”进行机制分析,发现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有利于提升金融稳定性。本文系统梳理监管机构使用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详细探究作用机制,构建政策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宏观审慎政策可以通过调节跨境资本流动降低输入性金融风险,缓解外部风险对国内风险的传导。拓展研究表明,政策对于控制外汇市场输入性风险效果最好,股票和债券市场次之;仅针对外汇跨境流动的政策工具效果好于仅针对人民币以及同时针对外汇和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工具;数量型工具对控制股票和债券市场输入性风险效果更好,而价格型工具对外汇市场风险防范作用更强;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输入性风险的整体防控效果好于发达经济体;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可以强化风险防范作用。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付刚
本文对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了梳理,认为防范系统性风险一方面要完善风险评估框架,确立宏观审慎分析方法,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另一方面要改进现行金融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职责、引入逆周期的政策工具和实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以达到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建平
一、宏观经济运行中客观上存在金融风险自从货币、信用乃至两者的结合———金融产生以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逐步货币化、信用化乃至金融化的过程中,货币、信用或金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人类社会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