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8)
- 2023(11016)
- 2022(9045)
- 2021(8683)
- 2020(7309)
- 2019(16906)
- 2018(16378)
- 2017(31787)
- 2016(16727)
- 2015(18955)
- 2014(18761)
- 2013(18589)
- 2012(17079)
- 2011(15667)
- 2010(16130)
- 2009(15419)
- 2008(14242)
- 2007(12533)
- 2006(10992)
- 2005(10222)
- 学科
- 济(73166)
- 经济(73102)
- 业(45714)
- 管理(45463)
- 企(37950)
- 企业(37950)
- 方法(35384)
- 数学(31872)
- 数学方法(31306)
- 融(27803)
- 金融(27801)
- 中国(27766)
- 银(25469)
- 银行(25462)
- 行(24694)
- 财(18759)
- 农(17217)
- 制(16908)
- 贸(16007)
- 贸易(15989)
- 易(15719)
- 业经(15014)
- 学(14171)
- 理论(13021)
- 地方(12334)
- 务(12206)
- 财务(12159)
- 财务管理(12136)
- 企业财务(11667)
- 中国金融(11491)
- 机构
- 大学(243707)
- 学院(241200)
- 济(108119)
- 经济(106196)
- 管理(89290)
- 研究(84503)
- 理学(76553)
- 理学院(75731)
- 管理学(74232)
- 管理学院(73804)
- 中国(73017)
- 京(51389)
- 财(50187)
- 科学(48570)
- 所(42278)
- 财经(40611)
- 中心(39622)
- 研究所(38527)
- 经(37149)
- 农(36353)
- 经济学(36035)
- 江(33450)
- 北京(33206)
- 经济学院(32416)
- 业大(31793)
- 范(30655)
- 财经大学(30618)
- 师范(30365)
- 院(29760)
- 农业(28520)
- 基金
- 项目(157131)
- 科学(124770)
- 基金(117590)
- 研究(113861)
- 家(102952)
- 国家(102190)
- 科学基金(87467)
- 社会(75121)
- 社会科(71668)
- 社会科学(71649)
- 基金项目(60088)
- 省(57858)
- 自然(55372)
- 自然科(54250)
- 自然科学(54239)
- 自然科学基金(53314)
- 教育(52946)
- 资助(50435)
- 划(49886)
- 编号(43603)
- 部(36413)
- 成果(36353)
- 重点(35899)
- 发(33512)
- 创(33061)
- 国家社会(32770)
- 教育部(31802)
- 创新(31059)
- 课题(30756)
- 性(30471)
共检索到366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凌
直接损害金融稳健与安全运行的最主要因素是银行不良资产。诚然,目前中国银行业巨额不良资产并没有转化成现实的金融危机,但潜伏性金融危机的存在已经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世界上各国经验和教训也表明,银行业不良资产的重组越主动、进行得越早,不良资产重组的难度越小,成本也越低。国外经验还表明,银行不良资产处理需要专门机构、专业运作;需要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制度创新;需要与企业体制改革和重组相结合,需要与整个银行体制改革相结合,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财政或者中央银行为银行不良资产重组提供后援。1999年初,中国政府决定借鉴国际经验,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形成了“信达模式”,并引起国内外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艳
科学、合理、经济地扩建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在潜伏性设计的基础上。本文从分析入手,托出了图书馆潜伏性设计的必要性和实现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潜伏性,扩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尹竹
东亚发展模式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其依靠投入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市场、美元及美国金融的高度依赖,使得本次危机透过金融渠道、货币渠道以及商品渠道对东亚经济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东亚国家与地区应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调整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建立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动力,内需主导与外需相结合的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亚洲区域内经济循环机制,以期有效缓解外部冲击。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炳才
我国经济已经有了25年的成功发展经验,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也具备了一定的抵御外部投机和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中国的金融崛起充满希望。但是,希望与挑战并存,中国金融的崛起和发展需要把握机遇,也需要警惕和及时防范各种潜伏的危机。
关键词:
金融 危机 市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京凯 赵彦
本文在肯定公允价值是未来会计计量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指出目前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会计应当公正、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通过会计计量属性来反映的。就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来看,笔者提出,应减少公允价值计量在实践中的应用,确立以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为主,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为辅的混合成本模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春明 许新亚
本文结合智利和中国的资本管制实践,分析资本管制在抵御外部冲击中的有效性,指出成功抵御金融危机的基础是稳定的宏观经济和健康、高效的银行体系与金融监管,应避免片面夸大资本管制的作用。新时期下,应坚定地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同时致力于国内良好经济基础的建立,以使我国能充分享受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益处,同时避免不良的外部冲击。
关键词:
资本管制 金融危机 资本项目可兑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雪萍
无论是从顺应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还是从减缓国际金融危机的角度出发,中国都有必要加快消费模式转型的步伐。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实,中国消费转型的目标不是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而是在现行的谨慎型消费与过度消费模式间寻求一个适度均衡的融会点。在对消费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目标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消费模式 转型路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晓欢 鲍曙明
本文从技术层次、制度层次和文化层次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背景进行分析,发现美国金融危机与当代国际环境、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均有密切联系。结合未来中国与全球的发展趋势,发现西方国家出现的一些问题,未来也可能在中国发生。中国首先应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推进金融国际化,并加强金融现代化管理与全球合作;其次要提倡经济多元化、产业多元化、制度多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市场改革 增长模式 多元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苏瑜 万宇艳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席卷全球,演变为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场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在于凸显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脆弱。在此背景下,只有扩张性的宏观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即从出口和投资为主导转移到以消费为主导,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转换到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从管理型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从依靠资源投入转变为依靠技术创新。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模式 消费 转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日红 李强
受金融危机导致的去杠杆化、去债务化、财富效应缩水等因素影响,近期美国消费需求出现明显萎缩,有看法认为金融危机后美国将被迫调整低储蓄高消费模式,增加国内储蓄,倡导理性消费,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保华
东亚金融危机:是“模式”的问题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贾保华自从去年7月东亚金融危机以来,亚洲或东亚“模式”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和批判。其中最有权威的意见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的执行主席康德苏,去年12月1日他宣布:亚洲经济模式已经过时①。这种观点大体上是从下面...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建中 陆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雪萍
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这种过度消费模式的形成既有其传统习惯的原因,也有其理论渊源和政府政策的引导。反观中国的消费模式,尽管已经发生或正在经历转型,但总体来说还是一种谨慎型消费,正是这种谨慎型消费,成为了中国抵御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道屏障。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应加快消费转型的步伐,大力促进适度消费,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消费模式 消费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颖 全毅
本文从金融危机前中美两国贸易总量变化和商品结构状况入手,指出长久以来中美贸易模式存在着贸易失衡、互补与摩擦共存、中对美依赖性强等特点。并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对中美贸易的具体影响对中美贸易模式进行了反思,认为当前中美失衡的贸易模式主要取决于美国的产业转移、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及两国储蓄率和消费支出的差异。最后对中国如何转变中美贸易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美贸易模式 贸易失衡 产业转移 内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