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0)
- 2023(6251)
- 2022(5172)
- 2021(4575)
- 2020(3673)
- 2019(7919)
- 2018(7498)
- 2017(13877)
- 2016(7142)
- 2015(7803)
- 2014(7575)
- 2013(7575)
- 2012(7455)
- 2011(7153)
- 2010(7484)
- 2009(7310)
- 2008(6864)
- 2007(6493)
- 2006(6179)
- 2005(5839)
- 学科
- 济(55441)
- 经济(55406)
- 管理(18589)
- 地方(15927)
- 业(15484)
- 方法(13392)
- 学(12684)
- 地方经济(12012)
- 中国(11705)
- 企(11484)
- 企业(11484)
- 数学(11074)
- 数学方法(10999)
- 农(10208)
- 业经(10126)
- 农业(7435)
- 理论(7082)
- 经济学(6823)
- 制(6752)
- 环境(6699)
- 财(6628)
- 融(6618)
- 金融(6617)
- 贸(6311)
- 贸易(6306)
- 发(6277)
- 和(6261)
- 易(6014)
- 体(5950)
- 产业(5629)
- 机构
- 大学(119724)
- 学院(119154)
- 济(58562)
- 经济(57522)
- 研究(44979)
- 管理(39407)
- 中国(32730)
- 理学(32477)
- 理学院(32040)
- 管理学(31573)
- 管理学院(31331)
- 财(25493)
- 科学(25031)
- 京(24584)
- 所(22633)
- 研究所(20203)
- 财经(20165)
- 经济学(19839)
- 范(18945)
- 中心(18875)
- 师范(18856)
- 江(18854)
- 经(18007)
- 经济学院(17397)
- 北京(15759)
- 院(15372)
- 师范大学(15294)
- 州(15106)
- 财经大学(14484)
- 农(14366)
- 基金
- 项目(68723)
- 科学(54206)
- 研究(53957)
- 基金(49209)
- 家(41775)
- 国家(41388)
- 社会(36862)
- 科学基金(35065)
- 社会科(34908)
- 社会科学(34899)
- 省(26680)
- 基金项目(24957)
- 教育(24503)
- 划(21600)
- 编号(21531)
- 资助(19491)
- 自然(18932)
- 成果(18777)
- 自然科(18429)
- 自然科学(18424)
- 自然科学基金(18090)
- 发(16849)
- 重点(15922)
- 国家社会(15842)
- 课题(15687)
- 部(14991)
- 发展(14451)
- 展(14252)
- 济(13985)
- 经济(13858)
共检索到19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虎涛
作为主流经济学的挑战者,演化经济学代表了回归真实世界和倡导连接性分析的思潮,但迄今为止,它尚未形成一个可替代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当前,演化经济学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明显的困境,如缺乏价格理论、分析框架不统一等,演化经济学将从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寻找合适的工具,完成自己的有机整合。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京淑 马学礼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绝非一般舆论所认为的那样表面化,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人口老龄化。人口问题与日本经济具有长期结构性关联,利用历史增长核算模型,通过测算1955年至2009年日本实际GDP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度可以证明这一点。人口老龄化及与之相应的劳动力的减少已经成为日本经济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弱点,这也导致了"安倍经济学1.0版"中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无效性。纵观"安倍经济学2.0版"中的结构性改革内容,虽然触及日本经济的这种结构性困境,但从方式和力度上看,恐怕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甚至会激化各种矛盾。因此,从长远来看,"安倍经济学"恐怕很难成功,日本经济甚至有可能在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小军
目前对APEC的研究中对制度研究不是很多。已有的研究大都是描绘性和比较性的,理论深度不够。本文试图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工具,对APEC的困境与前景进行剖析。本文指出APEC的诞生与成长是需求诱致型制度供给与变迁,这是探讨APEC一切特征的基础;认为自主自愿对效率既有贡献也有耽搁;论证了建立共同基金和推进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监督成本与进一步制度化的障碍;发现开放地区主义的远见卓识和发展瓶颈、“渐进主义”既是灵活机制也面临着“短边规则”及制度刚性、APEC在制度竞争中前景堪忧等;同时提出简单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APEC 困境与前景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郑捷
文章综合GDP增长、主权债务占比、银行业风险及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当前英国经济面临的现实困境,指出英国经济的复苏,需要扭转过度依赖金融业发展的局面,需要政府部门在谨慎把握货币宽松与通货膨胀、财政紧缩与经济增长之间平衡的条件下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尽管复苏前景不甚明朗,但是由于英镑与欧元截然不同的货币体制以及英、美微妙的同盟关系,英国料将不会成为下一个希腊。
关键词:
英国经济 主权债务 滞涨 复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燮刚 李子奈
行为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正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开始对情感、策略互动行为、社会效用、决策者在未知世界中的选择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最近几年综合形成了多种由理性系统和非理性系统组成的双系统模型。这些双系统模型与2 000多年前的柏拉图马车模型同构。经济学研究对柏拉图的回归,表明经济学仍然处于单极化本质主义的结构化陷阱之中。研究分析表明,经济学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正是经济学转向关系论,走上希望之路的起点。
关键词:
双系统模型 结构化陷阱 单极化本质主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沈丁心 李永强
数字经济合作,被视为中日关系改善进程中最应该给予充分重视与有效强化的领域之一。自2017年中日关系逐步改善以来,中日两国在安全、政治、经贸、科技等诸多领域的积极互动,为中日数字经济合作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的背景与条件。有关中日数字经济合作现实与前景的分析表明,重视"一带一路"建设第三方市场合作对中日数字经济合作的平台意义,充分理解和解决中日数字经济合作面临的困境与治理,是今后推动中日数字经济合作的最重要主体性内容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20世纪80年代初,Sims、Hendry和Leamer等学者对当时实证经济学的混乱状况表示担忧。三十多年来,实证经济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1)实验主义实证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内生性问题;(2)计量推断的进步提高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3)基于经济模型的结构性实证研究方法使预测和政策评估更精确。在取得进展的同时,实证经济学也面临不少困境。实验主义方法在揭示因果关系背后的机制方面仍无能为力,有限样本推断的结论可能很不可靠。实验主义方法和结构主义方法的融合以及大样本数据将有助于改进实证研究。
关键词:
实证经济学 进展 争论 反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小黄 孙伟 王丹 陈洁莹
当前,智能化正在引领新技术和产业革命推动人类走向智能社会。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智能化促进生产力提高,同时也使智力成为新生产要素,在"智能部门"就业的高端人群和在"传统部门"就业的中低端人群之间,在有资本人群和无资本人群之间会形成新的二元结构,随之带来两极分化、公平失衡和失业等经济学困境与风险。对此,市场会自动消化一部分风险,而解决困境则需要政府作出合理的财政安排和提供适度的公共产品,用以平衡智能化发展水平与财富分化程度及社会成员合理分享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智能社会 新“二元结构” 就业冲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华育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学界对以实证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进行了反思,特别是对经济理论的非现实性、预测能力低下等问题的批判涉及到了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该文回溯了实证经济学演进史,指出方法上对逻辑证明的科学要求同研究对象的无法观测和无法验证,这对矛盾构成了实证经济学的知识困境,在老凯恩斯那里,这一困境表现为经济齐一性的科学理想与归纳方法不完善的矛盾。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现代实证经济学选择了几种不同的进路:回避归纳法,或者适度承认归纳法的有效性。文章对这些理论思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实证经济学 归纳法 逻辑实证主义 齐一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成全
一、经济学的"科学困境" 在自然科学中,研究者比较容易保持"价值中立",而在经济学中,研究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很难保持"价值中立"。经济科学中没有普遍的永久性的法则,而自然科学中却有,这是因为经济学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使整个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发生改变,从而也就改变了自己适用的宏观经济条件,使自己成为不能适应新情况的理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衡霞
城市管理局是随着城市发展应运而生的一个管理机构,通常以执法主体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但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被管方越来越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陷入执法困境。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城管执法陷入困境的原因,其相应地解决措施为:首先应明确城管的法律地位,规范其执法权力;其次应明确城管的执法目标,规范其执法行为;第三,应提升城管执法者素质,提高执法水平;第四,应改变城管的执法思路,“堵”、“疏”相结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晓林
美国《政治分析》杂志2018年初突然宣布禁用P值,由于P值应用广泛,事件使得社会科学研究者陷入"P值困境"。P值作为重要的统计变量,若此变量不值得信赖,那么现代以数学或统计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理论都值得怀疑,尤以经济学为最。事实上经济学家在"数学是一门语言"的掩护下引入数学,其背后不乏深层次原因,有科学革命的影响,政治规避的动机及路径依赖的无奈。但数学在经济学的应用超越了语言的范畴,导致"数学谬误"的产生,进一步导致"不育的"经济学。从历史来看,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争议不断,"P值困境"的出现再次引发对经济学的反思,考查其哲学属性,价值取向及人本特征,是避免"数学滥用"并走出"P值困境"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P值困境 数学滥用 经济学数学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殷才
一、现代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当代西方经济学仍然是现代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还是已经成为公正无私的科学、值得顶礼膜拜,一概肯定了呢?其实,这个问题是十分明显的,西方经济学界所崇拜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已非常明确地表白了自己的阶级属性、承认他在阶级斗争中“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认为资产阶级及其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绍伟
经济学经常受到"理论假设不现实"的批评,罗默轰动一时的《宏观经济学困境》一文可以说是这类批评的一个典型。但本文认为,从经济学"理论三分法"的角度看,罗默的批评同其他类似批评一样,混淆了不同理论类型的性质,错误地用解释型理论的标准去要求参照型理论,这不仅导致了他把自己引向常识主义和道德主义之路,而且也使得他的批评会反过来指向自己获得诺奖的理论上。本文分析了理论类型的混淆如何导致三种错误在经济学界的泛滥,并以罗默自己存在严重局限的"内生增长理论"和另外四个典型理论案例(包括弗里德曼因未能区分参照型与解释型理论而给经济学界造成长久混乱的"预测至上论")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文希望通过澄清"理论假设不现实"的批评所包含的观念模糊来纠正各种流行的误解,并提醒真正要警惕的是那种夸大经济学参照型理论的解释、预测和政策功用的错误以及偏重理论模型而忽视理论基础(包括逻辑基础和分类基础)的学术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