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6)
2023(11634)
2022(9667)
2021(8594)
2020(6842)
2019(15368)
2018(14864)
2017(28478)
2016(14948)
2015(16607)
2014(16588)
2013(16703)
2012(16001)
2011(14972)
2010(15688)
2009(15058)
2008(13988)
2007(12797)
2006(12117)
2005(11552)
作者
(44786)
(36860)
(36783)
(35060)
(23852)
(17557)
(16701)
(14414)
(14047)
(13343)
(13035)
(12345)
(12025)
(11990)
(11612)
(11601)
(10737)
(10675)
(10643)
(10095)
(9550)
(8973)
(8935)
(8716)
(8604)
(8382)
(8094)
(7914)
(7513)
(7291)
学科
(89536)
经济(89465)
管理(39109)
(37654)
中国(32908)
(28965)
企业(28965)
地方(28870)
(27043)
金融(27042)
(24818)
银行(24803)
方法(24593)
(24205)
数学(21117)
数学方法(20951)
(19362)
业经(18769)
(16752)
地方经济(16131)
(15788)
(15187)
农业(13706)
(13470)
(12234)
贸易(12218)
环境(12169)
(11670)
理论(11644)
(11406)
机构
学院(225600)
大学(223776)
(106087)
经济(103780)
研究(85893)
管理(77717)
中国(71415)
理学(64003)
理学院(63194)
管理学(62218)
管理学院(61792)
(48884)
(48800)
科学(48379)
(43634)
中心(39119)
研究所(38762)
财经(37690)
(35842)
经济学(34919)
(33924)
(32671)
(32186)
北京(32097)
师范(31926)
经济学院(31014)
(30474)
(29781)
财经大学(27609)
业大(26782)
基金
项目(134603)
科学(106213)
研究(102150)
基金(96148)
(82204)
国家(81443)
科学基金(69617)
社会(67955)
社会科(64649)
社会科学(64628)
(53244)
基金项目(49753)
教育(45179)
(43824)
自然(40483)
编号(40458)
自然科(39516)
自然科学(39511)
资助(39372)
自然科学基金(38766)
(36055)
成果(34087)
重点(30757)
发展(30036)
课题(30018)
(29565)
(29062)
国家社会(28570)
(27470)
(25914)
期刊
(133866)
经济(133866)
研究(81992)
中国(52629)
(38969)
金融(38969)
(36431)
管理(31788)
(31407)
学报(29800)
科学(29253)
教育(24231)
大学(23426)
经济研究(22134)
学学(22049)
财经(20844)
农业(20448)
技术(20084)
业经(19766)
问题(18421)
(18188)
(12854)
技术经济(12627)
世界(12256)
国际(12129)
现代(11602)
(11544)
统计(11096)
商业(11010)
理论(10897)
共检索到380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莉萍  候学钢  
本文以湘中(长株潭)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概述了湘中城市群经济融合的总体特征,对其城市群空间生长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挚萍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法律的支持。经济法的目的和使命决定了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 ,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经济法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进一步改善自己的内容和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镝  邹珊刚  
佛山经济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 ,在产业结构、产业地区布局和经济规模上也形成自己的特色 ,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产业集群。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 ,对制约佛山集群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佛山集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凤  高良谋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京津冀城市群面临的新挑战。文章对京津冀城市群2005—2015年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环境质量格局进行探讨,并从时空角度深入研究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环境质量格局方面,整体上环境质量变差的城市离北京、天津较近,受其环境污染辐射作用较大。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上升的城市主要位于北京、天津的西南方,下降的城市主要位于北京、天津的东北方,北京、天津对其周围的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不是很明显。耦合协调发展度方面,时间上,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先上升后在波动中下降;空间上,廊坊、沧州、天津为上升型城市,唐山为下降型城市,其他为磨合型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的类型由四类向三类过度,且协调发展度差距在缩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超  童绍玉  彭海英  
[目的]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脱钩关系是实现地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方法]基于脱钩理论和方法,结合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出刻画系统间变化特征及相互作用关系的指标体系,对20062014年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脱钩程度、脱钩类型及脱钩的时序变化和空间格局演变趋势进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1)滇中城市群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经历了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负脱钩-强脱钩,脱钩指数呈现出"M"型波动变化趋势、剪刀差经历"V"型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超  童绍玉  彭海英  
[目的]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脱钩关系是实现地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方法]基于脱钩理论和方法,结合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出刻画系统间变化特征及相互作用关系的指标体系,对2006~2014年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脱钩程度、脱钩类型及脱钩的时序变化和空间格局演变趋势进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1)滇中城市群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经历了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负脱钩-强脱钩,脱钩指数呈现出"M"型波动变化趋势、剪刀差经历"V"型变化;(2)滇中城市群各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脱钩程度及时序呈现波动变化,强脱钩状态占整个研究期的37.5%,且脱钩指数均在T6(2011~2012)或T7时期(2012~2013)达到最高值,脱钩程度及空间格局呈现一定的演变趋势,以昆明和楚雄最为剧烈,曲靖和玉溪次之,而楚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结论]研究结果与滇中城市群的实际情况相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会萍  田森  
环境与贸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合理的环境保护促进贸易的发展,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为环境保护奠定经济基础。反之,环境与贸易的不协调发展会导致环境的破坏和贸易的停滞。因此,我们应该依据国际规则,保护环境,突破环境壁垒,促进环境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史进  黄志基  贺灿飞  
基于耦合度评价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我国16个城市群经济空间、资源环境与国土利用之间的耦合关系。耦合度评价表明,我国城市群总体耦合水平较高,呈现出明显的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梯度变化,其中耦合度最高的是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发现了我国城市群经济空间、资源环境和国土利用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关系,一方面,国土开发带来资源消耗,支撑着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形成与提升;另一方面,城市群经济发展也促进了环境质量改善,同时大幅提高了国土利用效益。因此,推动我国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提升,应当重视与资源环境条件与国土利用效益的协调互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  周成虎  王振波  
长江经济带是推动中国区域发展由"T"字型战略格局转变为新常态下"H"型战略格局的重要支撑带。长江沿江的六大城市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但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脱离发育标准、带有强烈的政府主导性,整体发育程度弱于沿海城市群,越往上游城市群发育程度减弱,资源与生态环境保障形势严峻,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竞争大于合作,缺乏一体化统筹协调机制等问题。为此,应以流域一体化和交通一体化为主线,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的一体化和市场化进程,构建"1+2+3"分级梯度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格局;以差异化驱动力为支撑,因地制宜地突出各级各类城市群的发展优势与建设重点。未来,为确保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战略措施:成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委员会,建立流域一体化的统筹协调机制;遵循城市群发育的科学规律,避免脱离实际催生扩大城市群;构建以城市群为战略桥墩的上下联动、以轴串群的流域生态经济带束簇状城镇体系;建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财政储备机制;加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建成生态型城市群;加快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创新驱动步伐,建设创新型城市群;重点建设一批支撑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重大工程和国家级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段至诚   宗成  
文章首先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算碳排放强度以及设定解耦模型,得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碳排放强度的解耦水平并划分解耦等级;然后对城市群解耦态势进行了时空演化分析;最后通过Dagum基尼系数揭示了城市群解耦态势的南北群间差异、城市群内部差异以及差异来源。结果显示:城市群解耦程度的高低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增长与碳排放强度的负向缩减同时决定;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碳排放强度的解耦关系呈现波动趋势,且存在显著的南北差异;城市群解耦态势的群内差异与南北群间差异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楠轩  连洁  
国家政策日益重视城市群经济建设,但仅依靠原则性的指导政策,难以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具体稳固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核心的法律制度应包含事先的规划制度、事中的组织制度和事后的利益分配与奖惩制度。逐步构建和完善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是推进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守华  李婷  汤丹宁  
城市群是经济空间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认为,我国城市群地区具有更快的经济增长率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双重集聚外部性,即单个城市聚点外部性和城市间网络外部性共同驱动的结果。基于1997~2010年我国22个城市群128个城市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支持本文理论观点。具体来说,聚点外部性的基础设施、市场规模、教育与研发、FDI集聚对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网络外部性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市群分工协作对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城市群知识共享更多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提升,而FDI城市群集聚的溢出效应不明显。经验证据还表明,东部城市群的双重外部性显著强于中西部城市群,因而具有更快的经济增长率;核...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征学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研究,到2030年,我国人口规模将达到15亿人,城镇化率将达到70%。在厘清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带、经济区等基本要素概念的基础上,从中心城市势能及辐射带动范围出发,探讨到2030年,我国将形成的区域空间布局,意义重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建军  
我国经济内部失衡在空间上表现为东、中、西"三大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缺乏足以与东部三大城市群相抗衡的集聚中心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失衡。从"城市群经济"内涵辨析出发,阐释了城市群、多城市群体系形成机理,并以"区域协调发展"概念三个基本维度为依据,探寻了多城市群分工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转移为桥梁、城市群化为载体、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三位一体"区域协调发展构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剑   程云龙  
数字经济和环境规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探讨三者的耦合关系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环境规制综合水平最高;(2)三者耦合协调度存在时空差异,时间层面上全国耦合协调度位于中等和良好协调之间,总体呈现“W”型上升态势,空间层面上“链条式”和“组团式”特征明显,呈现“马太效应”;(3)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上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模式;(4)产业结构、政府能力和国际贸易是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研发资金、人口压力成为抑制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