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8)
2023(11646)
2022(9360)
2021(8308)
2020(6854)
2019(15429)
2018(15526)
2017(29013)
2016(15963)
2015(18096)
2014(18423)
2013(18022)
2012(17009)
2011(15646)
2010(16386)
2009(15648)
2008(15497)
2007(14505)
2006(13721)
2005(13029)
作者
(49035)
(41061)
(40543)
(39149)
(26314)
(19311)
(18430)
(15812)
(15495)
(14830)
(14250)
(13762)
(13691)
(13374)
(12963)
(12643)
(12056)
(11950)
(11751)
(11314)
(10867)
(10075)
(10061)
(9682)
(9201)
(9186)
(9019)
(8833)
(8409)
(8096)
学科
(87359)
经济(87262)
管理(43753)
(37092)
(29906)
企业(29906)
方法(24711)
中国(24305)
地方(22457)
(20704)
(20593)
数学(19518)
数学方法(19214)
业经(18920)
(16537)
贸易(16525)
(16483)
(16425)
(15982)
理论(14698)
地方经济(13844)
农业(13592)
(13265)
金融(13257)
(13214)
(13156)
银行(13133)
(12673)
(11819)
(11418)
机构
大学(245358)
学院(242672)
(106858)
经济(104539)
研究(92040)
管理(82874)
中国(70848)
理学(68213)
理学院(67355)
管理学(66014)
管理学院(65545)
(53754)
科学(53641)
(51801)
(48084)
研究所(42753)
(41002)
(40377)
中心(40258)
财经(39205)
(35653)
师范(35341)
(35136)
北京(34849)
经济学(34593)
(32604)
业大(32463)
(32351)
农业(31011)
经济学院(30583)
基金
项目(144094)
科学(112464)
研究(108900)
基金(102690)
(89486)
国家(88707)
科学基金(74214)
社会(69931)
社会科(66034)
社会科学(66015)
(55966)
基金项目(52066)
教育(49671)
(46762)
自然(44093)
编号(43970)
自然科(43004)
自然科学(42990)
资助(42284)
自然科学基金(42175)
成果(38823)
重点(33445)
(33039)
课题(32734)
(31625)
国家社会(29543)
(28483)
(28106)
发展(27301)
教育部(27187)
期刊
(138271)
经济(138271)
研究(85927)
中国(56661)
(41415)
学报(39482)
(38813)
科学(35214)
管理(34453)
教育(32726)
大学(30289)
学学(28023)
(26357)
金融(26357)
农业(25136)
经济研究(22312)
财经(22312)
技术(21691)
业经(19945)
(19632)
问题(19098)
(16712)
国际(14539)
世界(12919)
技术经济(12914)
(12783)
图书(12437)
(11727)
经济问题(11437)
统计(11383)
共检索到408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郎宇  黎鹏  
“港口—腹地”区域实质上是一个具有内在必然联系的特殊的经济地域系统,其运动发展的具体实践从客观上要求港口与腹地要有高度的协同性、整合度和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与对外联系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前提的今天,这种要求就显得格外突出和迫切。相关的具体实践需要有相应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否则就会成为非理性或低效性甚至是负效应的盲目实践。为此,对港口—腹地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关理论问题的分析探讨就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探讨了港口—腹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动力机制以及港口—腹地经济地域系统运动发展的一般演化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爱珠  
该文概括了我国口岸城市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阐述了口岸城市同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指出口岸城市的发展与其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动态的协同规律。并提出了加快口岸城市与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念龄  
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思想的产生时间,国内学者普遍接受了英国经济学家阿格拉的说法,即国际经济一体化这一概念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最早出现于1942年。①但实际上,国际经济一体化思想的萌生以及概念的明确提出要远早于此。同时,随着几十年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践的不断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曹红阳  刘大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优先选择,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海运是完成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东北亚地区各国对外贸易总量的85%以上依靠水运完成,港口业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应充分发挥东北亚地区港口业合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优化港口组群结构,增强合作机制,构建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共同促进东北亚港口业,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乐策  
1997年7月1日,香港的主权将移交中国,粤港两地的经济关系从此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为了促进两地经济关系更上一个台阶,本文对国际因素、中国因素、广东因素、香港因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97后粤港经济一体化的初步设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森  
辽宁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态势将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加剧的势头,如何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是现时发展背景下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视角,深入剖析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增长极培育增长轴,增长轴辐射成为增长面,增长面进一步联结成为增长网,通过积聚与扩散作用实现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源洋  郝忠胜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并存的重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域相邻近的两个以上国家,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经济联系愈紧密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间谈判并以签署协定形式,相互采取比区域外国家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贸易投资政策,并在体制框架和调节机制上结合成为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经济集团。其组织形态有南南型、北北型及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亚洲与其他地区相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际进展不大,真正称得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只有东南亚国家联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俞肇熊  王坤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载映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背景和前景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核心内容,同一地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条约实行经济联合,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经济优惠,对非成员国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联合体,这种排他性优惠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进入到80年代以后,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全球性自由贸易主义,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加剧,开始动摇。从欧洲起源的区域主义,以局部地区内实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任祥  赵亚鹏  傅海威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物流重要节点的港口战略联盟建设,它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港口竞争力、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内外港口联盟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的阐述,并在港口联盟建设的理论及其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港口联盟建设的各类模式;以浙江沿海港口为实证,对浙江港口联盟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温彬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欧洲联盟的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使“欧洲经济圈”和“北美经济圈”已初显其形。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何去何从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一般认为,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社会经济制度各不相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迥异而不易做出制度上的安排,只能是一种开放的、松散的功能型联合。笔者认为:东亚国家(地区)如果一味强调开放性、松散性,各自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成全  
我国学术界通过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研究,为一体化下了如下的定义:一个地区中若干国家通过条约组成集团,建立一整套国际或超国家的组织机构,实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协调和紧密合作,甚至制定和执行共同政策。按一体化所涉及的范围,可以划分为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和军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展宾  
在经济领域中,人们最初是用一体化来表示企业间通过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结合而成的经济联合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开始用“国际经济一体化”来表示将各个分立的国民经济结合起来形成的更大范围的经济区。至于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至今尚无一般公认的、明确的定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志华  
论科技经济一体化山东省科委潘志华科技经济一体化是按照现代科技和现代经济发展规律要求,建立科学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开放高效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形成以科技信息知识为主要支撑的经济结构,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综合发展。科技经济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