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53)
- 2023(4233)
- 2022(3433)
- 2021(3518)
- 2020(2772)
- 2019(6599)
- 2018(7096)
- 2017(10930)
- 2016(7362)
- 2015(8121)
- 2014(8321)
- 2013(7196)
- 2012(6599)
- 2011(6207)
- 2010(6674)
- 2009(6017)
- 2008(6151)
- 2007(5548)
- 2006(5416)
- 2005(5127)
- 学科
- 教育(19582)
- 济(16623)
- 经济(16592)
- 中国(12463)
- 管理(11843)
- 业(9322)
- 理论(8707)
- 学(8475)
- 企(8435)
- 企业(8435)
- 制(7997)
- 教学(7372)
- 体(6156)
- 财(5933)
- 税(5512)
- 体制(5320)
- 税收(5189)
- 收(5131)
- 农(5093)
- 发(4592)
- 业经(4548)
- 银(4203)
- 银行(4199)
- 发展(4121)
- 行(4118)
- 研究(4066)
- 方法(4052)
- 革(4045)
- 融(4024)
- 金融(4023)
- 机构
- 大学(96376)
- 学院(90114)
- 研究(39405)
- 教育(29586)
- 济(26876)
- 经济(25937)
- 范(25426)
- 师范(25328)
- 中国(24108)
- 科学(23151)
- 京(23053)
- 管理(23008)
- 师范大学(21147)
- 所(20526)
- 研究所(18492)
- 理学(18171)
- 理学院(17755)
- 财(17461)
- 管理学(17210)
- 江(17057)
- 管理学院(16989)
- 北京(16037)
- 中心(15659)
- 院(14076)
- 技术(13676)
- 职业(13440)
- 州(13093)
- 财经(12255)
- 农(11984)
- 教育学(11326)
- 基金
- 项目(50009)
- 研究(45100)
- 科学(40297)
- 基金(31767)
- 教育(29666)
- 家(27430)
- 国家(27000)
- 社会(24699)
- 社会科(22918)
- 社会科学(22912)
- 成果(21879)
- 编号(21431)
- 科学基金(21361)
- 省(20319)
- 划(20019)
- 课题(19078)
- 年(16369)
- 基金项目(15606)
- 重点(13670)
- 规划(13434)
- 性(13272)
- 部(12951)
- 项目编号(12592)
- 度(12274)
- 资助(12130)
- 发(12094)
- 自然(11710)
- 教育部(11664)
- 阶(11587)
- 段(11545)
共检索到164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泽民
清政府于1901年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时值庚子战败,时局艰危,急缺经邦济世之才,特别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明确教育的实用功能,将实用作为课程设置的标准之一,大力发展实业教育。至此,教育的实用化改革奠定了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推进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清末 教育改革 实用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商丽浩 田正平
清末教育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商丽浩田正平中国清朝末年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是两国新旧教育的交替时期。19世纪中叶,西方的兵轮伴随西方文明鼓浪而来,势不可挡。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迫使中国门户开放;1853年,美国培理舰队驶进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清末公有企业改革模式有二 :“上海模式”和“武汉模式”。前者是不改变产权关系而通过市场化经营实现企业的革新 ,后者是通过公司化改造实现企业产权的重新安排或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这场改革具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其改革的成败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教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江娇娇
清末课程改革自一启动便遭遇紧张的中西文化冲突及文化认同危机问题。为解决这一文化难题,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的文化调和理论,并以此作为其主持清末课程改革的行动纲领,试图使中国教育在不得不吸收"西学"之余,守住原有"中学"文化认同。虽然在清末人心日益激进的变革洪流中,张之洞的系列努力最终是以失败收场,但其经验及教训仍能为处理当代中国课程改革的文化难题提供历史参照。
关键词:
张之洞 课程改革 文化难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奇明 林坚
中国政府在20世纪末快速推动了各层次教育扩张,但教育扩张是否足以带来教育公平?本文提出基于同胞相关系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分解框架,结合CHNS逾20年跟踪调查数据,考察了教育扩张前后中国县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演变模式。研究发现,整体教育机会不均等有所缓解,但这主要源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中等及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仍持续甚至大幅上升。也就是说,教育扩张带来的入学门槛降低未能实现教育机会的全面均等化,本文对此的解释是,在同一时期,高等教育收费与大学生"自主择业"政策抬高了高等教育成本且降低了预期收益,同时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增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使得社会经济背景较差以及农村家庭的孩子在较早阶段主动放弃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段素菊
本文总结了30年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路径,包括:由政府推动的以标准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依市场逻辑进行的教育改革、由公民社会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美国基础教育中混合教育权力模式、混合教育制度安排、法律至上原则等特征。
关键词:
美国 基础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2 0世纪下半叶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改革成为许多国家经常面对的主题。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社会 (制度 )变革是改革的主导因素 ;改革过程往往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大学 ;改革的内容以体制改革尤为引人注目
关键词:
现代高等教育 改革 基本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关于教育创新的研究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时代背景和教育自身规律决定了教育创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这两个概念的逻辑关系是相互交叉、部分重叠的。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以一种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良性互动的辩证思维来思考教育改革问题,推动教育改革在一些陷入僵局的问题上摆脱目前的困境。
关键词:
教育创新 教育改革 教育政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罗星凯
科学教育学是国际上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中诞生与发展的、具有交叉性质的一门教育科学。科学教育改革与科学教育研究密不可分。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撑;反过来,科学教育研究则需要科学教育改革的推动。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科学教育改革亟须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撑,尽快形成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把科学教育学增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大学建立更多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全国性的科学教育学会,创办科学教育研究期刊。
关键词:
科学教育学 科学教育改革 科学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红霞 聂克·福斯克特
教育重演论与中国教育改革●张红霞聂克·福斯克特一、教育重演论的概念与历史教育重演论(Recapitulationtheoryofedu-cation)的基本原理是,第一,一个人的教育发展是一个过程。进入高一级的教育阶段一定是以通过了低一级的教育阶段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兵
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职能的书院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于是仿照西方近代教育体制改革书院成为社会共识。然而,书院改革的进程及其实际效果都受制于科举制度的改革。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止,不但加快了书院改革的进程,而且推动了始于1901年的书院改革的最终完成,从而使作为制度层面存在的书院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亚光 钱尧
随着近代新闻报刊事业的兴起,大众舆论对清末经济活动与经济政策的影响日益重要。文章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清末期刊与报纸中的文献,重点研究其中有关货币制度改革的大众舆论内容,从经济思想史的视角展现清末货币制度改革的概貌和演进脉络。研究表明:大众舆论对清末币制改革的讨论涵盖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困难、本位制度的选择、辅币和货币单位的选择等多个方面,其中本位制度选择是当时讨论的重点和关键;尽管大众舆论基本一致认同金本位是大势所趋,但与此同时,大众舆论也认为币制改革应该考虑到特殊国情,因而不宜直接实行金本位,大多主张暂设银本位来进行过渡。这些来自大众媒介的观点代表了现实国情和民间习惯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末...
关键词:
货币制度 改革 大众舆论 清末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汉卫
教育改革作为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组成部分,具有各种偶然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但总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或逻辑不能违背。基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的教育改革应当注意把握教育的独立性和超越性、教育的时代性和历史性、教育的文化性和民族性、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逻辑路径。从宏观、长远和形上的角度来看,这四个方面分别展示了逻辑与历史、内容与形式的张力。教育改革应参照各种历史机缘保持动态的平衡。
关键词:
教育改革 逻辑 教育原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钱颖一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解决之路在于深化改革。本文在深入考察和系统思考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并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即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
本科教育 通识教育 个性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全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总体上是在控制风险的先行试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试点是理性的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和教育改革理性化的体现。但一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试点存在种种非理性现象。这主要表现为教育改革试点效益的非外溢性,教育改革试点内容的非典型性,教育改革试点方法的行政化,教育改革试点经验的无限推广。汲取这些教训,有助于未来教育改革试点的理性化,进而有助于更充分地发挥教育改革试点的作用。本文除了揭橥教育改革试点应汲取的几个教训外,还分别阐述了汲取相关教训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