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363)
- 2022(1245)
- 2021(1205)
- 2019(2396)
- 2018(2418)
- 2017(4446)
- 2016(2649)
- 2015(2960)
- 2014(2924)
- 2013(3125)
- 2012(3169)
- 2011(2988)
- 2010(3130)
- 2009(3102)
- 2008(3054)
- 2007(2998)
- 2006(2837)
- 2005(2619)
- 2004(2451)
- 2003(2462)
- 学科
- 济(14872)
- 经济(14860)
- 地方(7153)
- 业(6484)
- 管理(6266)
- 农(4810)
- 企(4379)
- 企业(4379)
- 方法(3940)
- 学(3848)
- 地方经济(3828)
- 中国(3762)
- 农业(3606)
- 业经(3143)
- 数学(2889)
- 数学方法(2844)
- 理论(2731)
- 制(2688)
- 财(2576)
- 教育(2538)
- 融(2325)
- 金融(2324)
- 和(2068)
- 环境(1997)
- 贸(1967)
- 贸易(1965)
- 体(1797)
- 易(1796)
- 银(1760)
- 银行(1759)
- 机构
- 大学(45365)
- 学院(44560)
- 研究(16637)
- 济(16593)
- 经济(16230)
- 管理(13322)
- 中国(12022)
- 科学(10743)
- 州(10701)
- 理学(10609)
- 理学院(10392)
- 管理学(10187)
- 管理学院(10087)
- 京(9867)
- 所(9138)
- 范(9018)
- 师范(8988)
- 财(8797)
- 研究所(8176)
- 江(8126)
- 中心(7359)
- 师范大学(7229)
- 财经(6756)
- 农(6732)
- 北京(6256)
- 省(6082)
- 经(5829)
- 系(5534)
- 经济学(5481)
- 院(5324)
共检索到75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太新 苏金玉
亩产问题是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大问题,学术界对此已发表了许多意见,应该说是有成绩的,但由于过去的研究,缺乏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得出的结论又是不能令人满意。我在治史过程中,经过多年的积累,从《屯溪档案》中获得一批珍贵的材料,很有助于解决清代徽州地区的粮食亩产问题,我们想通过这个地区的个案研究,也许能为研究亩产问题提供一点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秋梅
清代,买卖契约作为重要的契约类型之一,一方面,在国家法的统一规范与国家政权的竭力参与下,表现出较高的统一性,其外在形式日趋规范与统一,契约内容渐趋明确与固定;另一方面,则因受到不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在契约主体构成、交易标的选择,还是要件设置和订立程序方面又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对买卖契约地区差异性的表现及其生成原因的分析,有助于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清代国家法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睿君 李琳琦
中人报酬主要有银两、宴请和物品三种类型。本文通过对清代徽州契约文书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中资占交易总额的比值一般在2%—10%之间,尤以5%左右的居多,且清前期的比值略低于清中晚期。该比值的确定,与中人和契约双方的关系及其发挥的作用均有关联。中人报酬由哪一方支付带有不固定性,主要依据"成破"双方的经济地位以及对契约合同的遵守情况而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取报酬并不是中人作中的动因和目的。
关键词:
清代 徽州 中人 报酬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郭睿君
"中人"身份选择不以地位、经济、威望为拘,"面子"的大小并不是选择"中人"的绝对标准。一般亲族较为普遍的担任中人,妇女、佃人也可以作中参与到契约关系中。中人的选择是契约双方根据具体情况、实际需要,在其特定的乡土社会网络中,亲疏、远近、尊卑自由组合的结果,自身品质良好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人。
关键词:
徽州 契约文书 中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廷元
徽人经商多藉牙行制度牟取厚利。其中有些人初则为牙后则为商,在居间活动中积累起经商的资本;有些人则本人经商,而支持其亲友经营牙行,利用牙行为自己的商业活动提供方便;还有一些人采用亦商亦牙的经营方式攫取暴利。随着微商的兴盛,徽人经营牙行的现象也日益普遍。商牙之间的紧密结合遂成为徽商经营活动的一大特色。本文试就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对此作初步论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振忠
王振忠,1992年历史学博士,1998年晋升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薛玉 王蕾
文章研究中大图书馆藏徽州分家书,讨论徽州地区分家的一般原因、分家原则和分家形式。徽州地区一般因父母年事已高、家庭不和、子女婚嫁出继等分家;建立了易于操作的分家程序——拈阄为定;遵循诸子平分、虽分犹合、按房分家原则;多采用一次性分完父辈财物的分家形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晨 张社列
古徽州学术渊薮,作为程朱阙里、文献之邦,历代理学家们曾于此处著书立说,故徽州书院事业一直为全国之翘楚。受徽刻的影响,徽州地区的书院既为教育机构又为刻书机构,广泛刊刻使得书院藏书丰富。私人藏书家与学者们为藏书、著书、刻书而广建书院,亦使徽州书院的藏书事业得以不断发展。文章通过梳理古徽州地区一府六邑历代书院的建置与藏书情况,探究其藏书来源,分析其藏书特色,最后总结出书院藏书对徽州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徽州书院 书院藏书 书院刻书 藏书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研究与实践重点及其对人文科学研究发展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宗友 王邦虎
首先界定了软体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即以“非物化”的形式承载并惠及子孙,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含量,以适当的方式可以开发成旅游产品的文化存在。接着,探讨了软体文化旅游资源在徽州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元价值地位,指出软体文化资源是徽州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因而也是其生命周期之长短的决定性因素。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文章基于徽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论述了徽州当前原生性软体文化资源存续的四大困境:生存环境逼仄、文化认同危机、研究与发掘滞后、制度制定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软体文化资源开发的有关对策:梯度开发、建章立制、去商业化、培养社区情感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日根
徽州作为明清时期一支重要商帮的发源地早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极大兴趣。在本文中,笔者关注的是:徽州人的弃儒弃农经商并不在于彻底否定儒学传统,他们走出了一条向外发展以稳定内部的自我适应道路。在传统的徽州社会里存在着一种既饱含浓郁儒风但又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通过对明清徽州会社经济的分析,将有利于考察该地传统社会结构的演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忠鑫
明清时代的徽州民间文书和赋役文献广泛使用土地字号。明初,土地字号的分配单元是保,万历清丈以后逐渐演变为以图为单位,显示出图甲组织在基层地籍编造管理中的作用。在图甲组织的地籍管理、民间社会的契约表述等实际使用场合,土地字号与基层单元的结合仍带有明显的都保痕迹。图甲的增减变动也对字号分配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徽州文书 土地字号 明清 图甲组织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许平山 袁传刚 孙健康
徽州独特的地域及人文特征,对徽州服饰的形成,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徽州服饰的用料以及衣制的长期不变,均与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另一方面,徽州服饰所有的诸般特征,如色尚简朴、男女有别、地区差异明显等,亦与徽州独特的地域及人文特征息息相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梳理徽州服饰的流变与特征,能唤起人们对徽州服饰的独特的历史记忆。
关键词:
徽州 服饰 流变 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