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5)
2023(11300)
2022(9471)
2021(8367)
2020(6982)
2019(15651)
2018(15251)
2017(28583)
2016(15603)
2015(17753)
2014(18099)
2013(17552)
2012(16543)
2011(15418)
2010(15809)
2009(15214)
2008(14811)
2007(14006)
2006(12780)
2005(11995)
作者
(47762)
(39878)
(39845)
(37858)
(25459)
(18762)
(18013)
(15233)
(15208)
(14324)
(13894)
(13347)
(13328)
(13001)
(12836)
(12284)
(11730)
(11708)
(11375)
(11273)
(10330)
(9778)
(9724)
(9371)
(9042)
(8900)
(8887)
(8640)
(8178)
(7763)
学科
(84475)
经济(84375)
管理(50699)
(41437)
(35734)
企业(35734)
方法(27261)
数学(23212)
数学方法(22959)
中国(20120)
地方(19653)
(19131)
(18478)
(17304)
业经(17176)
(16490)
(14745)
(14053)
金融(14045)
(13462)
银行(13441)
地方经济(13268)
(12981)
理论(12616)
环境(11625)
(10807)
贸易(10796)
体制(10750)
(10657)
财务(10609)
机构
大学(242190)
学院(240710)
(107880)
经济(105605)
研究(86460)
管理(86188)
理学(72097)
理学院(71279)
管理学(70069)
管理学院(69603)
中国(67270)
(53605)
(51412)
科学(48642)
(43966)
财经(41188)
研究所(38972)
中心(38498)
(38486)
(37038)
(35710)
经济学(34951)
北京(32804)
(31383)
师范(31054)
(30929)
经济学院(30868)
业大(30863)
(30195)
财经大学(30177)
基金
项目(147841)
科学(116419)
研究(110122)
基金(107269)
(92980)
国家(92226)
科学基金(78614)
社会(72089)
社会科(68347)
社会科学(68327)
(57356)
基金项目(55140)
教育(50987)
自然(47907)
(47793)
自然科(46779)
自然科学(46766)
自然科学基金(45930)
资助(44315)
编号(43368)
成果(37485)
重点(34009)
(33271)
(32437)
课题(32230)
(31837)
国家社会(30466)
(30092)
教育部(29017)
(28452)
期刊
(134145)
经济(134145)
研究(81256)
中国(53529)
(43778)
学报(36901)
管理(36401)
科学(33574)
(33088)
大学(28895)
(27511)
金融(27511)
学学(27380)
教育(26770)
财经(23625)
技术(22040)
经济研究(21877)
农业(21351)
(20498)
业经(18759)
问题(16941)
(13321)
技术经济(13022)
国际(12007)
世界(11989)
统计(11913)
理论(11392)
(11103)
(10704)
(10676)
共检索到389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良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度。通常认为,“以公有制为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水岭,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障。但是,怎样才叫做“以公有制为基础”呢?迄今尚无确切的理论说明。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一般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去加以理解。而所谓主体地位,则是指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其数量底线为50%。本文将阐明,这种理解将阻碍我国市场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新城  
一、围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问题确实存在严重的分歧自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不同所有制经济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以来,理论界就混合所有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是,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就是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是什么?混合所有制经济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显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来巩固公有制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黎明  孙晓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成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坚持和巩固这一成果。混合所有制能融合不同类型经济成分的发展,融合不同经济主体对经济权利、投资和收益、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的追求;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在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经济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以及该利益共同体的规模壮大与活力迸发。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巩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提高国企经济效益,创新国企收益分配方式,确保国企掌控国民经济命脉,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促进不同经济成分广泛采用资本融合、企业战略融合、生产经营扶助等方式,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同发展、共繁荣的局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华荣  
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认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在国企改革中明确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万华炜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研究我国目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安排,进而从产权制度有效供给角度提出政策建议,推进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永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是经济制度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必将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进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产生重大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从经济运行方面来定义社会经济制度,大致可以列出以下一长串社会经济制度的名称:“行政经济”、“控制经济”,“工团主义经济”、“集体主义经济”、“自由经济”、“自由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经济”、“私人企业经济”、以及“自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  
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及完善的根本性制度创新,既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协调和厘清政府与市场相互关系的重要微观制度基础,更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切实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因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其作为在新的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江  葛扬  
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等于实行混合经济制度。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认为混合经济制度论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其逻辑本质是模糊不清的;在此基础上,王亚南提出社会经济多重成分虽然客观并存,但实践理论指导原则是一元的。王亚南还进一步剖析了当时中国经济改建上的"三重混合经济制度论"和"二重混合经济制度论"。必须明确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绝不是要实行混合经济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手段,在提升经济效率和改善收入差距等问题上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东平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非公有企业的出现,以及国有企业的股份化,使我国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转变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但是,这种混合所有制结构,是否只是向完全的私有制方向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也就是说,混合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态,是否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合理性?要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只凭一篇论文的有限篇幅是困难的。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在理论所允许的最大范围内贴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段文斌  郝寿义  
论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华光现象”的理论剖析段文斌,郝寿义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华光现象"如何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之继续保持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是中国目前所进行的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迄今为止,人们就这个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澍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场基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自上而下的推动,能否实现预期,取决于国家与各利益主体间愿望的达成。为此,准确把握各办学主体的内在动机至关重要。分析表明,各利益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力因素主要在于扩大办学资源,促进产教融合,激发办学活力;困扰改革的制约因素在于法律政策的不明确以及办学主体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只有充分顾及并协调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建立和完善改革中的平衡机制,使各办学主体都能充分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才能真正激发其内在的改革积极性,将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伍开群  
我国历经30余年改革,经济发展中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运用经验分析与制度分析,解释混合所有制国企为什么表现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经验上,相对私有制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理论上,混合所有制国企性质与定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存在行政干预、目标冲突问题,导致混合所有制效率低下。因此,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表现为过渡性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演变方向为控股型向参股型、优先股型过渡,即国资减持股份,同时,民资增持股份;最终国资全部撤离竞争性领域,甚至退出营利性领域。混合所有制国企演变路径表现为从低效到高效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文伟  郭建英  王博  
作为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所有制资本交叉融合投资兴办的产教融合联合体,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从诞生之日起,便主动契合地方产业、学习者、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等四个层面的需求,扮演着企业办学的重要载体、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融合的重要平台、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平台、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等多重角色。未来应围绕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开展各项配套制度建设,包括从制度层面确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国家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建设、将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融入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完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收益分配机制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伍开群  
历经30余年改革,经济发展中,混合所有制国企占据主导地位。运用经验分析与制度分析,解释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为什么表现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经验上,相对私有制民企,混合所有制国企效率低下。理论上,混合所有制国企性质与定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存在行政干预、目标冲突问题,导致混合所有制效率低下。因此,国企混合所有制表现为过渡性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国企演变方向:控股型国企向参股型国企、优先股型国企过渡,即国资减持股份,同时,民资增持股份;最终国资全部撤离竞争性领域,甚至退出营利性领域。混合所有制国企演变路径表现为从低效到高效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