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9)
- 2023(8136)
- 2022(6798)
- 2021(6379)
- 2020(5239)
- 2019(11593)
- 2018(11536)
- 2017(21481)
- 2016(11479)
- 2015(12310)
- 2014(11668)
- 2013(10957)
- 2012(9432)
- 2011(8536)
- 2010(8852)
- 2009(9011)
- 2008(8061)
- 2007(7041)
- 2006(6749)
- 2005(6360)
- 学科
- 济(40775)
- 经济(40721)
- 业(30533)
- 管理(30402)
- 企(27307)
- 企业(27307)
- 融(26154)
- 金融(26152)
- 银(23823)
- 银行(23816)
- 行(23140)
- 中国(20276)
- 制(15911)
- 财(14409)
- 方法(14054)
- 农(12937)
- 业经(12312)
- 数学(11695)
- 数学方法(11537)
- 中国金融(11080)
- 体(10583)
- 理论(9625)
- 地方(9337)
- 体制(9173)
- 务(9170)
- 财务(9140)
- 财务管理(9124)
- 企业财务(8703)
- 农业(8322)
- 贸(7932)
- 机构
- 学院(147308)
- 大学(144954)
- 济(62139)
- 经济(60803)
- 管理(51658)
- 研究(47781)
- 中国(45054)
- 理学(42817)
- 理学院(42422)
- 管理学(41638)
- 管理学院(41365)
- 财(34271)
- 京(29412)
- 财经(25871)
- 科学(25420)
- 中心(24030)
- 江(23450)
- 经(23316)
- 所(23040)
- 经济学(20465)
- 研究所(20323)
- 银(20233)
- 农(20190)
- 范(20112)
- 师范(19948)
- 州(19607)
- 融(19584)
- 银行(19524)
- 金融(19233)
- 财经大学(19172)
- 基金
- 项目(87942)
- 研究(70649)
- 科学(69354)
- 基金(62653)
- 家(52461)
- 国家(51907)
- 社会(45288)
- 科学基金(45012)
- 社会科(43036)
- 社会科学(43025)
- 省(35272)
- 教育(33275)
- 基金项目(31737)
- 编号(30375)
- 划(28584)
- 成果(26094)
- 自然(25766)
- 资助(25545)
- 自然科(25195)
- 自然科学(25191)
- 自然科学基金(24734)
- 课题(21224)
- 重点(20065)
- 发(19560)
- 性(19517)
- 部(19308)
- 创(19279)
- 项目编号(18924)
- 年(18775)
- 国家社会(18675)
共检索到244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思敏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步伐明显加快,原因是在面临外部冲击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都存在一定的混业冲动。然而,受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制约,实行混业经营将在效率和安全、技术变革与制度变革之间面临两难选择。为保证混业经营的顺利推进,我国在模式选择上应侧重考虑安全因素,设立金融监管防火墙,在推进过程中遵循帕累托改进原则。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金融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涵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典型的多边分业监管体制,但是结构化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混业经营以及载体——金融控股公司已大量存在。金融实践已经对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与金融法律安排提出了挑战。积极顺应金融混业监管的全球趋势,并恪守我国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创新实践,应当尽快吸收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和金融立法经验,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法律安排框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仁松
20世纪90年代,金融混业经营在西方国家重新取得主导地位。但是,与20世纪30年代以前20相比,这次金融混业经营在组织形式、技术基础、市场环境、金融监管等方面已发生显著变化。正确认识金融混业经营的条件约束,是我国金融业稳步走向混业首先要探讨的理论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惠
利益冲突往往导致混业经营所应当具有的成本节约或所期待出现的“协同效应”被抵消。从本质上讲,利益冲突属于“代理人成本”问题,由信息的不对称、客户关系的亲疏及激励因素的强弱等原因引起。以“中国墙”制度为核心,搭配强制信息披露等制度乃是解决此金融监管难题的最佳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雪
在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的情况下,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了金融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建立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将会更好的促进金融体系安全和宏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巫文勇
在金融创新和综合化经营的背景下,各主要发达国家不断改革和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力求构筑以各种金融商品为对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法律体系。与此相应的是,设立综合性的金融商品投资者保护基金也成为世界各国的趋势。笔者分析了新形势下以金融行业为标准设立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了我国构建综合性金融商品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混业经营 市场风险 保险基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山楚
我国的金融业,在现行分业经营的制度框架内,打破了“银、证、保”三足鼎立格局,建构起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金融混业经营的态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加大金融业的改革力度,探索金融业的发展规律,选择金融业的发展模式——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金融 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 商业银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俊
迈入新世纪以后,混业经营成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预见混业经营也 将成为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的方向。但与之对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却表现 出了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不能顺应经营体制转变的趋势 而进行适时的变革,无法为金融经营体制的顺利转变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笔者对 已实行混业经营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加以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 监管组织结构的改革提出了“三步走”的设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夏秋 罗然然
金融危机爆发后,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金融监管体制再次开始进行巨大的变革,而我国也开始重新审视现有金融监管制度的利弊得失。近期,关于金融监管机制的改革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商业银行这一被监管者角度着眼,试图从微观的视角对有关监管机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善华
面对国外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及国内的竞争压力,国内金融机构纷纷进行金融创新,不断突破原有的业务界限,逐渐走上了金融混业经营之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原有的适应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不能适应这一挑战,出现了很多问题。以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条件下的金融监管机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论述了不同时期的金融监管理论,及金融监管的发展变化趋势。
关键词: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耿志民
一、金融混业经营的制度变迁轨迹 我国在金融体制结构安排上以199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这两个发展阶段,并且都是由制度供给决定的。客观分析,1979年以前的“大一统”金融体制本身就是一种混业经营模式,只不过因为当时国内的保险业务极其简单,证券业务尚未出现,中国人民银行包揽了包括保险在内的一切金融业务,从而是一种简单的混业经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瞿燕 刘成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伟 刘志荣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均放弃了对金融分业经营的严格规定,实行混业经营,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再度掀起。随着各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逐渐明显,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显然已经缺乏发展的基础。从前瞻的角度看,分业监管模式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有序竞争的监管功能方面面临弱化的处境。因此对目前的中国而言,选择一个适当的金融监管模式,对金融业进行更有效率的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正是以混业经营为背景,对美国1999年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前后的金融监管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对我国未来金融监管模式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金融混业 金融监管效率 成本有效性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广
一、我国金融业监管体系现状我国的金融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为主体,投资、资产管理、财务咨询、担保、租赁等各专业领域门类齐全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实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