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1)
2023(3821)
2022(3215)
2021(2806)
2020(2416)
2019(5207)
2018(5235)
2017(10136)
2016(5197)
2015(6031)
2014(6149)
2013(6407)
2012(6129)
2011(5672)
2010(5804)
2009(5318)
2008(5273)
2007(5182)
2006(4555)
2005(4111)
作者
(16632)
(13941)
(13840)
(13152)
(8857)
(6572)
(6241)
(5445)
(5171)
(5113)
(4879)
(4652)
(4650)
(4539)
(4295)
(4294)
(4258)
(4129)
(4100)
(3832)
(3711)
(3488)
(3429)
(3272)
(3180)
(3125)
(3079)
(3043)
(2789)
(2779)
学科
(33461)
经济(33446)
(20566)
管理(18352)
(17139)
企业(17139)
技术(12904)
方法(10017)
产业(8795)
地方(8301)
业经(8196)
(7945)
数学(7776)
数学方法(7719)
中国(7232)
技术管理(6709)
农业(5638)
(5307)
(5286)
地方经济(5284)
(5244)
理论(5237)
结构(5207)
(4747)
贸易(4744)
(4475)
(4061)
(3734)
(3705)
金融(3703)
机构
学院(89456)
大学(88315)
(41090)
经济(40348)
管理(34261)
研究(30889)
理学(28817)
理学院(28532)
管理学(28249)
管理学院(28057)
中国(20878)
(18363)
科学(17487)
(15808)
(15570)
(14484)
研究所(13975)
中心(13256)
(13044)
财经(12771)
(12580)
师范(12511)
经济学(12472)
(11820)
业大(11743)
北京(11625)
(11378)
经济学院(11248)
技术(11010)
(10593)
基金
项目(55609)
科学(44457)
研究(44072)
基金(38956)
(33145)
国家(32883)
社会(28841)
科学基金(28211)
社会科(27581)
社会科学(27575)
(23312)
基金项目(20623)
教育(19510)
(18651)
编号(17667)
自然(15834)
自然科(15458)
自然科学(15457)
自然科学基金(15201)
资助(15007)
成果(14418)
(14270)
(13066)
课题(12822)
重点(12709)
(12330)
创新(12235)
发展(12070)
国家社会(12031)
(11905)
期刊
(50286)
经济(50286)
研究(28440)
中国(18657)
管理(13795)
(12787)
科学(12286)
学报(12103)
(12047)
技术(12015)
教育(11948)
大学(9558)
学学(8867)
农业(8857)
业经(8491)
财经(7712)
技术经济(7323)
经济研究(7215)
问题(7054)
(6970)
(6366)
论坛(6366)
科技(6317)
(6183)
金融(6183)
(5568)
国际(5244)
世界(4636)
现代(4621)
经济问题(4565)
共检索到139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剑雄  
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成为深圳的优势,不但在国内甚至在全球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香港有科技信息、科技融资与实验设备的优势,更有自由港的优势,如果与深圳的科技转化、科技产业、科技人才优势结合,可以大大提升原有产业水平,并在新兴产业上,如生物工程、新科技等领域,共同占领制高点。而且香港发达的金融市场及其已经开设的创业板都将对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盛军锋  胡军  
粤港产业合作模式的理论存在争鸣,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和“大都会”模式对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模式有一定启示;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存在诸多困难,这构成合作模式的内在参数;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模式的起点是建立共管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综合利用多种模式,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效应扩散。运行模式应该是科技资源的开发和引进并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伟民  
香港与内地合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讨综述梁伟民1998年4月16日至17日,中国工程院和香港工程科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高技术产业化研讨会,主要涉及信息电子、生物和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新动向以及发展战略与对策,包括研究与开发、生产与管理、产业化与商品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树兵  朱永新  
高等教育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支持和推动作用 ,如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化氛围的形成 ;同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高等教育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如有利于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有利于增强高校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 ,有利于高校把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等。充分地认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是促使两者相互支持 ,相互推动 ,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前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惠渊  汪海燕  吴春霞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特区和北京中关村发展的事实证明,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环境建设互动,奇迹般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牧  
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起步关键时期,应重视对投资的分析与探讨,以规范合理的投资行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 (一) 我国高新技术向产业经济转移始萌于70年代末,起步于80年代中期的“863”火炬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尽管起步迟规模小,尚属幼稚产业,但从总体上看,发展比较快。特别是各地经济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国强  
作为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新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日益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但受基础条件、市场、环境以及体制和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依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为进一步维护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安全,今后新疆在高新技术产业安全发展方面,应积极吸纳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管理经验,制定具有疆内特色的产业安全维护对策。一要转变认识,强化政策引导;二要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三要加强科技投入和创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四要加强园...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丽兰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备条件我们谈高新技术产业化,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不是所有的高新技术和专利都能够实现产业化。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现在,就此先谈三个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可能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爱华  范振洪  
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一体化新趋势以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日本产业海外转移出现了新动向和新特点,山东与日本作为重要的产业合作伙伴,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产业合作的转轨与升级问题。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将为彼此展现诸多机会和良好前景,不失为一条转变发展方式,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新增长的重要途径。为此,山东要抓住机遇,重点对双方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现状,以及彼此产业中存在的优弱势作出深入与准确分析,明确双方产业合作的领域选择和最佳对接点,并寻求加快山东与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举措与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纪昀  
展望21世纪,世界正在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将成为衡量一国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同时技术和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近几年来,在我国不断涌现出的高新技术企业正说明了这样的发展趋势。鉴于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未来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此类企业不断增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营销簧略就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借鉴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宁  
本文阐明了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 ,论述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与开发及其产业化的问题 ,并探讨在此环境下的市场营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华  孙立荣  李向军  
论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李建华,孙立荣,李向军高科技是指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的新兴技术。发展高科技,并使之产业化,这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国际经济竞争能力的关键。因此,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对于增...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邵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和适度超前的政策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从观念重塑、开发导向、引进消化、成果催熟、技术转让、人才组合和政策激励等方向,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王明止  
略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问题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邵云飞,王明止一、引言自本世纪4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和计算机、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并由发达国家波及到全世界的范围,对科技、经济、社会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都产生了巨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