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7)
2023(8314)
2022(7184)
2021(6389)
2020(5120)
2019(11623)
2018(11548)
2017(21229)
2016(11844)
2015(13437)
2014(13503)
2013(13390)
2012(13165)
2011(12234)
2010(12706)
2009(11826)
2008(11963)
2007(11176)
2006(10372)
2005(9714)
作者
(37678)
(31519)
(31269)
(29478)
(20169)
(15319)
(14190)
(12142)
(12069)
(11551)
(10885)
(10791)
(10317)
(10132)
(9876)
(9625)
(9355)
(9325)
(9169)
(9092)
(8198)
(7807)
(7690)
(7293)
(7210)
(7107)
(7053)
(7034)
(6526)
(6306)
学科
(57968)
经济(57910)
管理(30443)
(30145)
(22319)
企业(22319)
地方(19682)
中国(19620)
方法(17487)
(17005)
数学(14147)
数学方法(13923)
业经(13902)
(12532)
农业(11662)
地方经济(10972)
(10745)
(10538)
金融(10536)
(10371)
(10338)
银行(10310)
(10179)
贸易(10167)
(10085)
(9822)
(9661)
理论(9380)
环境(9122)
技术(8542)
机构
学院(180819)
大学(180384)
(71810)
经济(70135)
研究(68958)
管理(61509)
中国(51986)
理学(50664)
理学院(49910)
管理学(48906)
管理学院(48542)
科学(43337)
(40566)
(36768)
(34822)
(33226)
研究所(32947)
中心(30651)
(30538)
(28558)
师范(28265)
农业(27117)
业大(27100)
北京(26340)
财经(25161)
(24953)
(24065)
(23197)
师范大学(22508)
(22480)
基金
项目(108974)
科学(84470)
研究(80946)
基金(75211)
(65897)
国家(65220)
科学基金(54366)
社会(50229)
社会科(47523)
社会科学(47509)
(44816)
基金项目(39189)
(37383)
教育(37121)
编号(33320)
自然(33267)
自然科(32469)
自然科学(32462)
自然科学基金(31876)
资助(30733)
(29826)
成果(28963)
重点(25120)
课题(24958)
发展(23930)
(23539)
(23016)
(22147)
创新(20709)
(20231)
期刊
(94861)
经济(94861)
研究(60814)
中国(45446)
(33998)
学报(32087)
科学(28323)
教育(27892)
(25237)
管理(24836)
大学(24091)
农业(23212)
学学(22247)
(19839)
金融(19839)
技术(16758)
业经(16142)
经济研究(14136)
财经(13739)
问题(12255)
(12051)
(12006)
图书(11527)
(9817)
(9620)
技术经济(9303)
(9179)
论坛(9179)
世界(8947)
国际(8888)
共检索到302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思平  
经过十年的建设,深圳已由一个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新兴城市,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兼营商贸、农业、旅游的综合性经济特区。深圳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重要的是由于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是全国的支持和特区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同时,深圳的发展也受惠于其毗邻香港这一有利条件,香港因素起了特殊的作用。当前,深圳特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离“九七”香港回归已为期不远。“九七”越接近,香港因素对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大,深圳与香港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联系越密切。认真研究、充分利用香港因素,不仅对深圳未来十年发展有重大作用,而且也有利于维持香港经济的繁荣稳定和“九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国伍  
深圳市经济特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东侧,南邻香港,东临大鹏湾,西联深圳湾和珠江口,东西部海岸线达171公里,其中约有三分之一为深水岸线,它不仅是东南沿海,亦是全国重要港口。深圳特区1984年工业产值达18亿元,与1979年相比增加了30倍,随着中央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和香港回归问题的圆满解决,特区工业、贸易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开发深圳特区东部大鹏盐田深水港,加强与香港的联系,意义重大。目前香港港口吞吐能力已经饱和,与其毗邻的大鹏深水海港是分流香港的最优深水港。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深圳东部、西部的大鹏盐田、妈湾、赤湾、蛇口诸港,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岸线,充分发挥深圳海港的功能是特区建设面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孝有  
本文以深圳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中有关数字电视企业办证时所登记的注册信息为基础,按时间序列对深圳数字电视有关企业从增长趋势、经济类型、企业规模和行政区划等诸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产业链理论和经济模型对深圳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剖析,据此提出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科技体制改革态势分析课题组  
深圳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进行体制改革、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之一。经过近9年的建设,它已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城市,初步奠定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基础。据统计,深圳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已分别从1979年的1.96亿元和1.60亿元迅速增加到1987年的47.5亿元和36.3亿元,平均年递增率48.8%和47.7%。工业总产值已从1979年的0.61亿元增加到1987年的57.6亿元,平均年递增率76.6%,预计1989年将超过100亿元。1987年全市出口贸易总额14.14亿美元,1988年达到18亿美元。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除投资和活劳动投入量的急剧增长外,科技进步是重要因素。通过采用广义技术进步测度模式进行测算,深圳的工业综合技术水平已由1979年的1.07提高到1987年的2.65,平均年递增率高达12%。通过采用多种方法测算科技进步对深圳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1979~1987年,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兰健  胡朝麟  丁武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将成为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上世纪70年代末,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和试验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对比特区的设立和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发现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认为,深圳特区给当前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带来了若干启示:一是要全面对外开放;二是要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经贸新规则;三是要制定高水平优惠政策,吸引高端要素资源;四是要建立区域内外联动的管理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雪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扇窗口,为迷茫中的中国打开了新的视野,更开启了中国发展新历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回顾40年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深圳特区以其特殊地位,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文章以深圳特区为功能定位入手,以其功能定位发展为线索,探寻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程,以助推深圳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接轨国际,推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纪尽善  
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香港因素●纪尽善[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研所成都610074]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了我国百年丧权辱国国耻,对提高我国国际威望,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应该抓住香港回归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努力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的经济一直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7.4%,充分显示出其极大的生气和活力。香港作为亚太地区一个引人注目的增长点,其经济亦获得了年均7.5%的高增长,并从一个以工业和国际金融业为主的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兼具贸易、通讯、运输及商业服务业等多功能的国际大都市,在亚太地区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就进入90年代即面向21世纪之际,香港在亚太区的地位、作用,香港与亚太区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等问题作一分析探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长庆  
通过对香港、深圳、上海公共图书馆的实地考察,简要介绍三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概况,提出对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燕生  刘旭  陈长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鸿林  邱名训  
一、先行先试: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特区价格工作的主线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特区价格工作始终坚持以价格改革"试验田"、"排头兵"为己任,锐意创新,大胆探索,为全国的价格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一是率先放开农副产品价格,实行随行就市,为我国冲破长期的"票证—牌价"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扮演"破冰"的角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清和  蔡腾飞  
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却不断萎缩,逐渐被边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耕地资源日益减少,农业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农业领域制度创新严重滞后;农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以及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影响等问题。为此应转变观念,提升对农业基础地位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认识;想方设法解决农业发展空间狭小的矛盾;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完善各种机制,保障特区农业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