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4)
- 2023(10778)
- 2022(8732)
- 2021(8386)
- 2020(6721)
- 2019(15122)
- 2018(14914)
- 2017(28144)
- 2016(15363)
- 2015(16662)
- 2014(16550)
- 2013(16185)
- 2012(14906)
- 2011(13752)
- 2010(14628)
- 2009(14134)
- 2008(13426)
- 2007(12477)
- 2006(11771)
- 2005(10771)
- 学科
- 济(61262)
- 经济(61193)
- 业(50580)
- 农(49912)
- 管理(38146)
- 农业(33311)
- 企(29684)
- 企业(29684)
- 融(26767)
- 金融(26766)
- 中国(25595)
- 银(25199)
- 银行(25187)
- 行(24493)
- 业经(21459)
- 制(20661)
- 财(18085)
- 地方(16432)
- 方法(16288)
- 数学(14016)
- 体(13947)
- 数学方法(13811)
- 策(13521)
- 农业经济(12618)
- 发(11824)
- 贸(11451)
- 贸易(11438)
- 中国金融(11230)
- 易(11228)
- 及其(11004)
- 机构
- 学院(213216)
- 大学(206708)
- 济(93734)
- 经济(91645)
- 管理(77922)
- 研究(76000)
- 中国(66759)
- 理学(64905)
- 理学院(64286)
- 管理学(63372)
- 管理学院(62959)
- 农(51815)
- 财(47686)
- 京(42859)
- 科学(41264)
- 农业(38787)
- 所(38054)
- 中心(37370)
- 江(35605)
- 财经(34929)
- 研究所(33567)
- 业大(33271)
- 经(31594)
- 范(29549)
- 师范(29376)
- 州(28499)
- 经济学(27997)
- 北京(27388)
- 银(26300)
- 省(26035)
- 基金
- 项目(127746)
- 研究(103516)
- 科学(100343)
- 基金(90119)
- 家(76456)
- 国家(75569)
- 社会(65976)
- 科学基金(64219)
- 社会科(62130)
- 社会科学(62114)
- 省(51486)
- 基金项目(46238)
- 教育(46001)
- 编号(44924)
- 划(41685)
- 成果(38677)
- 自然(36394)
- 资助(36064)
- 自然科(35463)
- 自然科学(35451)
- 自然科学基金(34814)
- 课题(31467)
- 发(30284)
- 农(30173)
- 部(28970)
- 重点(28700)
- 性(28627)
- 制(27097)
- 国家社会(27027)
- 创(26708)
- 期刊
- 济(120351)
- 经济(120351)
- 研究(73298)
- 农(58581)
- 中国(53491)
- 融(42362)
- 金融(42362)
- 农业(38888)
- 财(36044)
- 学报(29597)
- 教育(28876)
- 科学(28148)
- 管理(26023)
- 业经(24613)
- 大学(24460)
- 学学(22955)
- 财经(18324)
- 技术(17762)
- 业(17474)
- 问题(16418)
- 经济研究(16076)
- 农村(15947)
- 村(15947)
- 经(15768)
- 农业经济(15108)
- 世界(12883)
- 版(12384)
- 经济问题(11753)
- 贸(10875)
- 社会(10828)
共检索到358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穆争社 穆博
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大力发展小微型金融机构、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建立完善金融风险缓释机制,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重点政策措施,以有效化解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高成本和高风险难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穆争社 穆博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导致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面临高成本和高风险的难点问题。单纯依靠价格机制解决此问题将导致超越弱势群体可负担成本能力而自动退出,以及借款者逆向选择行为,造成普惠金融发展萎缩,这都有悖于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为实现商业化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在合理确定普惠金融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信贷配给方式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服务数量取决于其搜寻借款者人格化信用信息,将信贷资源配给给低风险借款者的能力。对此应建立可置信威胁机制,以自组织方式提高搜寻借款者人格化信用信息能力,并构建自我激励与惩罚机制,以有效化解上述难点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静雅 王修华 杨刚
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部分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两者形成了明确的分工:中央银行担负着除农村信用社以外的整个农村金融改革方案的设计,银监会负责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负责农村信用社改革。因此,本轮农村金融改革实际上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两个部门推动。虽然最终目标一致,但两者遵循的理念和原则不同:央行倡导"普惠金融"理念,主张通过整合民间资本推动商业性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林 朱敏杰
本文基于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是现阶段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在总结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应重点从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方面推进农村金融普惠,建设更加开放、便利的普惠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低收入群体。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普惠金融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冬林 杨国平 陈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德
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较好地维护了金融稳定。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金融系统面临着更艰巨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金融改革 风险 改革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均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就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国家战略以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 供给侧改革 数字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同全
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把金融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置于同一个逻辑框架内,以信贷供给方的视角分析需求方的家庭财务状况。本文以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3年调查数据为基础,编制不同收入组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分析了农户家庭资产结构和资产负债状况。分析发现:借款户家庭财务的基本特点是流动资金缺乏,且年度间现金流入不稳定;农村金融服务面临"资源无效"的困境,即在现有的农村产权制度下耕地和住房难以在信贷中发挥抵押物功能;可交易的耕地和住房财产权能够极大提高农户家庭的债务清偿能力,尤其是改善低收入农户的家庭资产负债状况;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发挥了"资源创造"的作用,信用资产价值可以改善农户家庭的资产结构,降低其资产负债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同全
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把金融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置于同一个逻辑框架内,以信贷供给方的视角分析需求方的家庭财务状况。本文以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3年调查数据为基础,编制不同收入组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分析了农户家庭资产结构和资产负债状况。分析发现:借款户家庭财务的基本特点是流动资金缺乏,且年度间现金流入不稳定;农村金融服务面临"资源无效"的困境,即在现有的农村产权制度下耕地和住房难以在信贷中发挥抵押物功能;可交易的耕地和住房财产权能够极大提高农户家庭的债务清偿能力,尤其是改善低收入农户的家庭资产负债状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玲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不健全的法制体系致使普惠金融服务在我国农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建设在立法体系、指导理念、监管机制、制度支撑等方面存在较为严峻的问题。为了建设健全的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国家相关机构应当基于科学理念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构建隶属清晰的法制监管体系、构建全面系统的支撑制度体系、构建可持续化的金融法制宣传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晓健 杜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多元政策体系的支持下,在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涉农普惠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拓展内生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采取增加供给主体、完善供给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及健全农村信用监管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晓健 杜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多元政策体系的支持下,在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涉农普惠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拓展内生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采取增加供给主体、完善供给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及健全农村信用监管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蕾 杨兆廷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今后必将以服务农村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文章认为,农村金融的供给侧改革重点应着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战略上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致力于打好协同战,重点做好增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去风险,完成五大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