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5)
2023(11120)
2022(8583)
2021(7631)
2020(6636)
2019(14450)
2018(14044)
2017(28595)
2016(15014)
2015(17069)
2014(17117)
2013(17085)
2012(15805)
2011(14212)
2010(14778)
2009(14471)
2008(13379)
2007(12143)
2006(10843)
2005(10339)
作者
(41788)
(34213)
(34142)
(32939)
(22226)
(16442)
(15831)
(13640)
(13042)
(12634)
(11951)
(11777)
(11105)
(10967)
(10944)
(10862)
(10091)
(10080)
(10049)
(9575)
(8670)
(8657)
(8170)
(7988)
(7966)
(7854)
(7669)
(7504)
(6892)
(6558)
学科
(67344)
经济(67256)
(49063)
管理(44767)
(38554)
企业(38554)
方法(32595)
(29318)
金融(29317)
数学(29266)
数学方法(29126)
(27509)
银行(27504)
中国(27179)
(26410)
(21507)
(17876)
(17788)
业经(15328)
(14805)
财务(14772)
财务管理(14736)
企业财务(14269)
地方(13685)
农业(12664)
(12321)
贸易(12308)
(11958)
中国金融(11544)
(11086)
机构
大学(220820)
学院(217970)
(97682)
经济(95817)
管理(83387)
理学(69964)
理学院(69352)
研究(68506)
管理学(68425)
管理学院(68022)
中国(66252)
(52649)
(44796)
财经(41390)
(37607)
中心(35050)
科学(35022)
(33593)
经济学(33077)
(32952)
财经大学(31091)
经济学院(30055)
(29962)
(29939)
金融(29396)
(29386)
研究所(29055)
北京(28707)
银行(28224)
(28065)
基金
项目(134121)
科学(107198)
研究(102281)
基金(100231)
(83978)
国家(83214)
科学基金(73139)
社会(69321)
社会科(65959)
社会科学(65943)
基金项目(51550)
(50353)
教育(47695)
自然(43625)
自然科(42645)
自然科学(42635)
资助(42047)
自然科学基金(41932)
(41882)
编号(41131)
成果(34980)
(31481)
重点(29908)
国家社会(29539)
教育部(28527)
课题(28196)
(28147)
人文(27816)
(27727)
(27403)
期刊
(106817)
经济(106817)
研究(76587)
(50010)
金融(50010)
中国(42576)
(41632)
管理(30383)
学报(28927)
(27820)
科学(26136)
大学(24076)
财经(22650)
学学(22314)
教育(22241)
(19160)
经济研究(18064)
农业(16711)
技术(16428)
业经(16125)
问题(14068)
理论(12501)
(12020)
国际(11283)
实践(11170)
(11170)
商业(10832)
技术经济(10406)
统计(10355)
世界(10168)
共检索到347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程雪军  赵畅  李正雨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日益提升和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消费金融与资产证券化不断融合,促进了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我国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从短期出现到快速流行,既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创新发展,也带来了风险挑战。本文采用归纳研究方法,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确认资产证券化的判据,将资产证券化风险划分为法律政策风险、基础资产风险、交易结构风险及参与机构风险;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典型案例(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切入,深度剖析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结合美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成因及其次贷危机防范经验,揭开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普罗透斯面纱,并提出针对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谷冬青  
次债危机尽管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但有必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的防范。从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次债危机的成因,探讨了我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尤其是重点探讨了提前还款风险、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在我国的严重性,阐述了我国应该采取杜绝次级按揭的发行、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等措施来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玲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质是合同权利的实现过程,其成功关键在于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每个合同能否顺利执行。文章力图从全局视角,紧紧围绕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结构性特点,探讨其风险及其管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雪军  厉克奥博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如资金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不足风险、操作性风险、法律风险等。平衡消费金融创新与监管、消费金融风险与发展的关系,是健康有序发展的核心。加强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应出台专门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消费金融基础资产池监管体系,防范资金风险;改进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机制、交易和质押机制;协调微观机构的风险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关系,避免监管真空;回归消费金融本质,强调具有"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谨防套利风险;全面完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机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苏友维  
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资产证券化的施行,将促进机构投资者风险识别和抵御能力的提高;促进各类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并有助于分散集中于银行内部的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红  孙文  徐文涛  
从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章着重从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入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本文以2007年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为研究对象,以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损失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认为资产证券化的最大风险因素在于信息不透明,这不仅缘起于该业务本身的复杂性,也在于评级机构未曾提供更多的正确信息;同时证券化各环节激励机制的缺失以及监管套利机会的存在,加大了信息不透明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信息高度不透明的环境下,与证券化业务相关的金融市场信心非常脆弱,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造成市场恐慌,进而出现交易流动性枯竭和融资流动性枯竭,这分别是金融危机前雷曼兄弟和北岩银行遭遇到的风险事件,这些事件最终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损失。本文还对我国当前证券化市场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管控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王晓  
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危机。在流动性紧缩的过程中,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资产证券化负有很大责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VAR模型对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冲击效应,并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的传导和扩散。因此,必须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监管,防止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用评级的有效性,同时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岩岫  
应密切关注信贷资产证券化推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发展模式、产品结构、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自2005年至今,我国已进行两批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尽管因国际金融危机,试点过程有所中断,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仍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表现在:发起机构逐步多元化,现已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基础资产逐步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燕芳  杨欣月  王晓月  
资产证券化是PPP项目社会资本方资金退出的有效渠道,该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方的参与。高速公路PPP项目运营期内的车辆通行费收益权是未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适宜作为资产证券化的标的资产,但车流量、运营成本和利率的不确定性等风险因素会影响该标的资产现金流的稳定性。因此,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设计中,应重点考虑这些风险因素,正确划分基础资产的范围,采取适当的增信措施以降低融资成本,合理安排还本付息计划,设置最低收入担保。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沈炳熙  
该文首先对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次贷危机不是证券化的产物;其次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发展证券化的启示,认为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要正确把握创新金融工具的特点,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创新金融工具被误用甚至恶用;同时应严格把住基础产品的标准关,加强对证券化业务的监管;次贷危机不应影响我国证券化试点的继续推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  李佳  
在本次次贷危机中,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为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本功能在危机的产生和传导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深入讨论了资产证券化增大流动性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提出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应该首先选择表内模式,建立以监管特许权论为基础的信用评级机构,同时严格审查基础资产的信用与质量,加强对资产证券化发行者资产负债表的监管,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框架以及防范同质性的系统性风险,以促使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产品更好地为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服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念北  陈剑辉  胡继元  
美国次按危机爆发至今,已给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方向的探讨,文章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中国证券化业务发展的现状,对比出美国次贷与中国已开展的证券化业务的本质区别,指出我们应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业务风险的防范,充分利用我国此项业务开展的后发优势,适当加快试点的步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岳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和美国的资产证券化有直接的关系。资产证券化不但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如金融工具创新、提高资本效率等,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的一面,如系统风险是否降低、成本是否减小等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裕平  
同质化问题会造成金融系统缺乏收敛性,加剧系统偏离稳定状态的风险,在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升级为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的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本文分析了导致金融同质化风险的一些主要制度性因素,并提出了防范相关风险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