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150)
2022(2794)
2021(2729)
2020(2361)
2019(4939)
2018(5091)
2017(9741)
2016(5333)
2015(6199)
2014(6399)
2013(6316)
2012(6227)
2011(5745)
2010(6019)
2009(5970)
2008(6116)
2007(6193)
2006(5700)
2005(5088)
2004(4471)
作者
(16700)
(14159)
(13657)
(13368)
(8835)
(6870)
(6523)
(5390)
(5374)
(5130)
(4901)
(4824)
(4521)
(4477)
(4367)
(4160)
(4134)
(4125)
(4093)
(4069)
(3687)
(3353)
(3350)
(3340)
(3173)
(3170)
(3164)
(3150)
(2815)
(2810)
学科
(24217)
经济(24070)
管理(17134)
(15382)
(13981)
企业(13981)
方法(11130)
理论(8077)
中国(7497)
(7403)
业经(6983)
(6926)
数学(6853)
数学方法(6695)
(6504)
(6264)
(5495)
教育(5052)
农业(4554)
社会(4253)
经济理论(4197)
(4051)
贸易(4047)
企业经济(4044)
人民(3989)
结构(3928)
(3868)
(3740)
银行(3734)
(3718)
机构
大学(90859)
学院(88508)
(33138)
经济(32339)
管理(30454)
研究(29224)
理学(25339)
理学院(25020)
管理学(24410)
管理学院(24245)
中国(22638)
(19584)
(18105)
科学(18009)
(15479)
(14520)
(14426)
师范(14422)
财经(14045)
研究所(13611)
中心(13046)
(12923)
北京(12626)
(12451)
(11818)
师范大学(11560)
业大(10912)
经济学(10112)
财经大学(10059)
农业(9923)
基金
项目(48919)
科学(38253)
研究(37005)
基金(35188)
(29777)
国家(29406)
社会(25319)
科学基金(25024)
社会科(22562)
社会科学(22549)
(18494)
教育(17861)
基金项目(17824)
编号(15904)
(15471)
自然(14966)
成果(14679)
资助(14672)
自然科(14663)
自然科学(14661)
自然科学基金(14394)
(11228)
课题(10886)
重点(10651)
教育部(9931)
项目编号(9815)
(9640)
大学(9623)
国家社会(9587)
人文(9443)
期刊
(47275)
经济(47275)
研究(31266)
中国(19877)
学报(16216)
(15373)
教育(14380)
科学(13813)
(12759)
大学(12694)
管理(12525)
学学(11605)
财经(8862)
农业(8167)
(7698)
(7478)
金融(7478)
经济研究(7399)
业经(7346)
技术(6893)
图书(6376)
(5611)
问题(5586)
商业(5021)
书馆(4880)
图书馆(4880)
(4514)
社会(4490)
技术经济(4334)
统计(4304)
共检索到145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钟芸梅  陈海凌  
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有:社会高度商品化、生产与消费审美化。消费社会审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审美的感官快适化以及审美的大众化。尽管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在步入消费社会,但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社会"还有一定差距。因此,积极探索审美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实现中国经济在21世纪的腾飞是现实的需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素平  田海松  
文章从实践出发,阐述了审美教育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认为英语教学需要技巧和方法,英语教学应与审美教学相结合,才能从传统教学中走出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雪梅  
审美现代性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论域。文章择取审美超越性这一古典维度来考察审美现代性问题,回顾了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基本概念;寻绎审美现代性的法国传统和德国传统,挖掘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的共同使命;进而阐述了审美现代性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重建超越性维度是对审美现代性精神宗旨的回归,更是对后现代精神文化的一种自觉救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伯飞  孙琳  殷楠  
现代美学的研究已经打破了只对美学理论关注,追问美的本质的传统格局,人们意识到了美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以及现实社会生活对美的需要,并将美学研究的理论视角从"形而上"转向"形而下"的具体的生活研究。现如今,各种审美文化相继出现,人们在认同审美现象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美的含义,社会开始向美的泛化的角度发展,美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即是生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易晓明  
伴随着当代社会审美文化的变化,美育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新取向:第一,重建与生活的联系,表现为美育致力于实现人们日常经验向审美经验的转化;美育内容向当代大众审美文化拓展。第二,强调审美理解和批判能力的培养,即美育注重培养人们对各种视觉符号、影像的解读能力;帮助人们建立自身与符号、影像的互动关系,在理解和批判中实现自我成长。第三,凸显多元审美意识,即美育突破原有的西方古典美学立场,体现出多元的审美观;美育促进人们对我国民族审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并形成对其他审美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洋  
本文以音乐与消费的相互关系为研究课题,着重对文化消费语境中的音乐功效及音乐功效大的商品性与消极性进行初步辩析。从而为音乐创作与音乐市场开发找准方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向天华  方小强  
在消费社会中,文化褪掉其精英和高高在上的外衣而进入社会大众日常生活,文化消费逐渐成为大众的一种消费习惯,发展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在文化消费中,地域文化正成为大众缓解工作压力、释放紧张情绪和节假日休闲娱乐的理想消费形式。这种消费社会的消费亮点得到了重点培育,社会大众日益高涨的消费需求不断利益化。在一些地方以地域文化为平台,打造地域文化名片,塑造地域文化品牌,以实现区域经济利益和文化效应的最大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颜翔林  
在美学意义上,时尚属于审美思潮所派生的趋同化审美实践,是由少部分人倡导、最终引发众人仿效的审美现象。在消费社会中,时尚成为引导消费活动的运作逻辑和心理势能,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神话景观和美学形式。时尚来源于主体的符号需要,是符号消费需要和象征消费需要的双重聚集。时尚的力量是永恒的力量和超越历史与空间的力量,因为它寄寓着人类的感性追求:消费欲望和美感以及自我被社会承认的符号力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继湘  
教学的审美品格表现出追求自由、超越功利、体现和谐、凸显个性、富于创造、充盈情感等特征,是教学的科学品格和伦理品格的升华。在教学中应通过呈现教学的生命之美,让教学过程灵动起来,建立审美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的审美品格得以彰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敏  郑苏淮  
在数字化社会语境下,人们的精神意识受到数字化社会影响,审美精神呈现出亚审美化特点。职业教育兼任成人、成才双重任务,面对职教生的亚审美化心理现象,如何有效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数字化社会职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审美教育借助艺术熏陶、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的功利观,树立高尚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健全人格,升华生命情感,实现心灵自由。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傅守祥  魏丽娜  
文艺的长处在于怡情、悦性、养心,但随着消费主义风行与互联网新媒体崛起,文艺生产出现过度娱乐化、商业化、资本化倾向。原本擅长表现世间优美与崇高、展现人性宽度与深度、塑造高尚人格与卓越见识的审美创造,经常沦为苍白口号、空泛形式与审美噱头,连幽默中的清透、滑稽里的智性、俏皮中的警醒,也常常被娱乐时尚的追逐和声光感官的刺激替代。培育良好的文艺生态和审美规范需要“放水养鱼”和“守牢底线”,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需要长线思维下的精细养护和文明积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以俊  
学校形象由外在的物质景观和内在的精神景观组成 ,学校形象的审美创造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创造。学校形象的审美设计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情意化原则、整体化原则、参与性原则。学校物质景观的审美设计要把握好两点 :校园建设与景观优美和谐 ;生态健全 ,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从审美角度看 ,学校精神景观的塑造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学校形象的认识和把握 ;二是通过审美——艺术化的传播手段 ,在公众心中留下美好印象。教学环境的审美化包括形式上的美感和气氛上的感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玟兵  
习近平同志基于自身工作实践提出的一系列生态文明思想内在包含许多生态审美思想。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整体美、"绿水青山"的生态审美价值、"美丽中国"的生态审美理想、家园的生态审美情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美生态建构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一种新的审美关系。用生态审美的内生力量促使人们去努力拆解人在生产、生活中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为人类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视野和新理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寒青  
气韵生动,是用动作的气韵来表现内心的生命和精神。在中国古典舞中通过气息的运用,可将舞蹈各种审美姿态展现出来,使得中国的古典文化源源流长。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刘旭光  
图型是知性范畴的并行形式,它与范畴同质,也与现象同质,并使前者应用于后者之上成为可能。图型概念在康德的美学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图型是"表象"得以产生的前提,也是"形象"的认识论基础。它是"表象力"的一部分,决定着具有统一性的审美表象的产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