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0)
2023(2130)
2022(1697)
2021(1590)
2020(1445)
2019(2828)
2018(2850)
2017(5394)
2016(2818)
2015(3182)
2014(3245)
2013(3246)
2012(3128)
2011(3052)
2010(3192)
2009(3106)
2008(3034)
2007(3050)
2006(2794)
2005(2642)
作者
(9247)
(7853)
(7609)
(7442)
(4850)
(3727)
(3553)
(3025)
(3015)
(2765)
(2754)
(2637)
(2577)
(2566)
(2412)
(2367)
(2330)
(2236)
(2211)
(2206)
(2018)
(1948)
(1899)
(1850)
(1837)
(1826)
(1701)
(1678)
(1539)
(1514)
学科
(13978)
经济(13959)
管理(10894)
(9724)
(7860)
企业(7860)
方法(5650)
中国(4255)
数学(4207)
数学方法(4171)
(3993)
人民(3817)
(3798)
业经(3692)
理论(3655)
消费(3573)
(3518)
结构(3469)
农业(2932)
(2927)
水平(2899)
消费水平(2889)
教育(2817)
(2686)
贸易(2684)
(2540)
(2505)
金融(2504)
(2454)
银行(2452)
机构
大学(52891)
学院(51627)
(21061)
经济(20660)
管理(18371)
研究(16136)
理学(15549)
理学院(15346)
管理学(15086)
管理学院(14991)
中国(12578)
(11248)
(10869)
科学(9703)
财经(8844)
(8619)
师范(8579)
(8411)
(7890)
(7806)
研究所(7446)
北京(7042)
师范大学(6915)
(6679)
中心(6625)
经济学(6615)
(6600)
财经大学(6407)
商学(6090)
商学院(6049)
基金
项目(28742)
科学(23199)
研究(21653)
基金(21426)
(18105)
国家(17889)
科学基金(15653)
社会(14831)
社会科(13940)
社会科学(13936)
基金项目(10950)
(10805)
教育(10486)
自然(9509)
自然科(9327)
自然科学(9326)
自然科学基金(9154)
(8937)
编号(8774)
资助(8318)
成果(7555)
(6697)
重点(6322)
课题(6195)
国家社会(6075)
教育部(6013)
人文(5803)
(5785)
(5754)
大学(5499)
期刊
(29143)
经济(29143)
研究(19538)
中国(9601)
(8922)
学报(8676)
教育(7722)
科学(7668)
管理(7635)
大学(6840)
学学(6235)
(6010)
财经(5751)
业经(5208)
经济研究(5175)
(4953)
(4495)
金融(4495)
商业(4307)
农业(3742)
技术(3716)
问题(3491)
图书(3125)
商业经济(2846)
技术经济(2716)
(2688)
消费(2575)
(2575)
书馆(2540)
图书馆(2540)
共检索到81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长庚  许明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反映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导向和拉动作用。消费带动的经济增长符合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的发展思路,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十三五"期间有效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保障居民增加的收入更多地用于消费、转化为消费,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力  
本文从目前我国消费信贷政策失效的原因着手,指出目前我国消费者的行为目标并不是在收入一定条件下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而是力图保持稳定的效用水平,追求支出最小化,以增加储蓄,应付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并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对该理论进行了检验,给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宜楠  
一、“基础”的内容及其规定这里不讲多种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是讲多种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基础和经济基础不是一回事。经济基础是指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依以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的基础是指物质生产条件和人身生产条件的分配,即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力归谁所有。这个问题是一切社会经济问题中的中心问题和首要问题,它的说明和论证,将显示各种社会生产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是根据什么条件建立起来的,以及这些条件是怎样在历史中形成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道扬  
文章对会计学与会计工作在研究解决经济管理问题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展开论证,并通过史证研究方式,对社会上在会计学认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求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文章的最后部分研究了作为资本市场管理控制基础的会计,论证了会计在组织资本市场有规律运作中的关键作用,认为在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控制中,如果失去了会计的基础性管理作用,那么资本市场运作也必然处于失控状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俊英  罗琼  唐红涛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分析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内涵出发,对互联网商业促进消费基础性作用发挥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互联网商业形态的演进及其对消费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鼓励互联网商业发展促进消费基础性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长庚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处谈及消费发展问题,特别是"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与十八大报告中"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提法相比,十九大报告关于消费的阐述体现了中央对消费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十九大报告强调消费对"经济发展"(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意味着消费发展、经济发展都不应单是数量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马克思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求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最终通过农业的基础作用体现出来。当前,我国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素蓉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政府调整基础教育规模布局的动因。其结果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复式教学,既可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避免基础教育规模布局调整的负的外部效应的产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红萱  
在政府适度干预下,由私营部门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效率,明显优于政府部门。本文在简要回顾世界与我国私营投资基础设施发展历程后,指出我国私营部门在基础设施投资中政府职能缺失的主要方面,并探讨了政府作为顾客、立法者、战略策划者、支持者、管制者,在私营部门投资基础设施过程中所应发挥的职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祝智庭  顾小清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推行新课程标准,其中贯穿许多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必然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可以有不同的对策,其中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新课程教学便是重要对策之一。本文首先概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基本作用,接着论述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和对其教学实施带来的挑战,并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在支持新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贵华  岳伟  
无论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生活方式的变革,或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和贡献。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体现为:提高认识,增进人们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复杂性的理解;促进观念转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增强创新驱动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生态人格,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公正,为生态文明建设创建良性的竞争机制;营造文化氛围,提升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实现自身的生态化、与其他手段间的协同配合、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借鉴国外生态文明教育经验等是走好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之路的重要保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从海  
本文借助于数理模型和状态描述 ,尽可能详细地分析了消费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与个人收入、个人财富、预期和个人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指出它们之间虽有相关性 ,但很不确定。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以及金融制度创新 ,可能更有助于消费信用的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俞杰龙  陈启杰  
人情消费的支出在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已经位居第四,仅次于食品、医疗和教育,人情消费的研究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具有指导作用。文章在详实的文献研究基础上归纳评述现有理论基础对人情消费研究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分析指出现有理论基础导致的人情消费研究的不足之处,然后提出改进的办法,包括引入心理账户理论解释人情消费行为,将心理账户的研究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相结合二个方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先轸  
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其发展对于我国当前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已有的研究却都忽略这一作用的微观机制。文章通过梳理国外相关研究,以社会分工导致生产与消费的分离为逻辑起点,从节约搜寻成本、解决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以及降低退换货成本等角度对流通促进消费的微观功能进行概括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