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1)
2023(10203)
2022(8678)
2021(8043)
2020(6823)
2019(15278)
2018(15310)
2017(28877)
2016(16012)
2015(17687)
2014(17966)
2013(17521)
2012(16161)
2011(14655)
2010(14932)
2009(13992)
2008(14274)
2007(12790)
2006(11442)
2005(10627)
作者
(46307)
(38639)
(38517)
(36854)
(24645)
(18553)
(17619)
(14818)
(14701)
(13997)
(13461)
(13016)
(12765)
(12379)
(12369)
(11847)
(11518)
(11369)
(11221)
(11048)
(9899)
(9551)
(9310)
(8976)
(8881)
(8674)
(8574)
(8558)
(7787)
(7589)
学科
(60740)
经济(60643)
管理(50984)
(47023)
(41036)
企业(41036)
方法(26477)
数学(21669)
数学方法(21419)
(20432)
(19679)
中国(17098)
(16882)
业经(15729)
(13928)
(13321)
理论(12479)
(12478)
银行(12448)
(11962)
体制(11803)
(11759)
财务(11730)
(11724)
金融(11720)
财务管理(11698)
企业财务(11247)
农业(10819)
(10363)
贸易(10359)
机构
大学(236089)
学院(233496)
(95234)
经济(93246)
管理(85411)
研究(79144)
理学(72957)
理学院(72102)
管理学(70943)
管理学院(70470)
中国(59267)
(50782)
(48864)
科学(46844)
(40303)
财经(39056)
(38660)
(36746)
研究所(36105)
(35347)
中心(35034)
业大(33114)
(32378)
师范(32063)
北京(30450)
农业(30074)
经济学(30018)
财经大学(29065)
(28595)
(27701)
基金
项目(149841)
科学(118845)
研究(110322)
基金(109782)
(95766)
国家(94888)
科学基金(81224)
社会(72301)
社会科(68570)
社会科学(68551)
(58168)
基金项目(57432)
教育(52584)
自然(51041)
自然科(49894)
自然科学(49880)
(49154)
自然科学基金(49067)
资助(44196)
编号(43665)
成果(37834)
(34568)
重点(34172)
(32556)
(31473)
课题(31382)
(31098)
(30378)
国家社会(30361)
教育部(30235)
期刊
(111352)
经济(111352)
研究(75691)
中国(50548)
(41928)
学报(39406)
(35228)
科学(34773)
管理(33867)
教育(31546)
大学(30568)
学学(28557)
(23547)
金融(23547)
农业(22708)
财经(21645)
(18681)
技术(18440)
经济研究(17939)
业经(17279)
问题(14289)
(12348)
(11950)
(11214)
商业(10675)
技术经济(10442)
理论(10338)
图书(10265)
现代(10117)
科技(9908)
共检索到359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敏  
从消费领域看,影响消费方式变革的文化因素包括消费价值观、消费传统与习俗、社会消费道德与消费时尚等。作用于消费方式的文化因素,就是通过消费者的意识形态为个人提供消费行为的选择性激励而完成的。促进和谐消费方式发展的文化对策有:构建全民共识的消费价值体系;重视家庭与学校中的消费教育;继承与发展传统消费习俗;重视社会传媒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晋刚  
一、引言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有工业企业在近十几年里的改革中,先后经历了利润留成制(1978—1982),利改税(1983—1986)、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现在)等几个不同的阶段,这期间企业的激励机制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星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文化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文化、激励机制和高校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接着从文化及博弈角度对高校激励机制选择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构建了基于文化的高校激励系统。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利  胡琼  
基于经济、"精神"和制度环境约束三个维度的系统视角,提出供应链激励机制构建影响因素体系,构建了理论假设模型。遵循关系生命周期时间序列,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得出各层面影响因素随关系发展的动态差异规律。研究发现,经济层面的利益分配在整个关系周期内都显著影响激励机制构建,但影响逐渐减弱,专用投资在关系成长期和成熟期有显著影响,且逐渐增强;"精神"层面因素影响力随关系深入逐渐凸显,信任在关系成熟期成为首要影响因素;制度环境因素只在关系成长期的影响力显著。所得结论为科学构建和动态调整供应链激励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代涛  王小万  何平  
医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在转变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激励约束机制应有自身的特点。阐述了医疗服务领域与激励机制相关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对激励机制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利  代杨子  
将企业声誉、资源依赖、信任和关系承诺作为供应链企业间激励机制的影响因素,以信息共享和收益共享作为激励机制的评价标准,构建了理论假设模型。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声誉、资源依赖、关系承诺对信息共享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任对信息共享正向影响不显著;资源依赖、信任、关系承诺对收益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声誉对收益共享正向影响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雷  鲁利民  
在电信运营商和SP合作中,电信运营商提供业务传输通道,SP主要提供业务服务,然后二者按一定比例对该业务收益进行分成。如何处理电信运营商与SP的关系,是电信产业未来几年所要研究的重点,由于电信运营商和电信服务提供商(SP)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SP的违规行为。电信运营商和SP之间的关系属于多因素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设计委托-代理激励合同时,从多因素角度考虑了电信运营商对SP的激励,在设计委托-代理激励合同时,从两个任务的角度即:可观测到的SP发展的用户数、业务量和用户数及业务量增量和可观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谭焰  
建立和采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应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综 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如: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建立科学、规范的激励制度,实行重视个体的人性化的激励机制 等,把激励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建立适合图书馆发展和馆员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铮  
我国改革的逻辑是地方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三大主体激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国并不是新的话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正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果,其核心是构建地方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激励机制,发挥各类角色在经济建设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以商品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历程,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改革政策极大释放了压抑已久的个体激励。首先,从1980年起,中央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奉军  
本文认为,现行激励机制仍然在诸多方面存在重大缺陷,主要体现在:(1)偏重非经济激励;(2)剩余索取权在企业被内部人控制后无法发挥作用;(3)我国存在两种“内部人控制”,使得以剩余索取权为主要形式的激励计划难以取得实效;(4)经营者选择机制中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5)公平竞争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认可。要重构市场经济下的激励机制,应遵循利益分享原则和信息反馈原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是产权机制的重建,产权必须具有流动性、可分性;其次是加强经济激励;第三,必须维护公平竞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卫川  
本文从领导效果、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几方面阐述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总结了激励的一般方法,为激励的实践与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正周  
一、激励的含义 1.激励的中文含义激励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如在《六韬·王翼》中"主扬威武,激励三军";在《英烈传》第十四回中"太祖又说:‘此举非独崇奖常将军,正以激励诸侯。’";《史记·洪睢传》中"欲以激励应侯"等句中的"激励"一词都是激发鼓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钱威丞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是"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的发展要求。垄断是创新的最大敌人,但政策规制只能提供外在约束力,无法生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数字技术背景下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出版产业,其主要贡献在于找到了一套系统性的创新激励机制,在制度层面激发了生产者、消费者、互补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性。职业培养机制实现了对网文作品的生产创新激励;价值共创机制实现了消费者在需求端的协作创新激励;IP共营机制实现了版权开发利用的延续创新激励,这为数字技术变革下版权产业的创新能力培育做出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辉  
本文通过对美日两国企业激励机制变革与发展的比较分析,揭示西方社会文化与市场机制相互融合调和的历史趋势中,各国企业激励机制与相应社会文化的种种相融性和调和性,进而形成激励机制革新的不同特色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国安  阳玉  周盼  
现行廉租住房管理制度对廉租住房腾退做了安排,部分地区也已经开始进行廉租住房腾退工作,但廉租住房腾退的现行制度安排并不完善,廉租住房腾退工作在实际上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从腾退方式来看,在针对性、多元化和灵活性方面都存在问题;从腾退激励机制来看,则存在激励机制缺失、经济激励方式单一、制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应针对这些问题完善腾退方式,建立有效的腾退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