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25)
2022(1296)
2021(1241)
2019(2135)
2018(2193)
2017(4131)
2016(2124)
2015(2418)
2014(2506)
2013(2537)
2012(2427)
2011(2406)
2010(2561)
2009(2611)
2008(2493)
2007(2637)
2006(2459)
2005(2224)
2004(2109)
2003(2165)
作者
(6741)
(5694)
(5448)
(5411)
(3530)
(2697)
(2609)
(2220)
(2118)
(2079)
(2004)
(1884)
(1874)
(1858)
(1763)
(1691)
(1677)
(1635)
(1615)
(1580)
(1488)
(1454)
(1351)
(1341)
(1333)
(1313)
(1294)
(1145)
(1134)
(1051)
学科
(11312)
经济(11296)
管理(7322)
(6779)
(5256)
企业(5256)
方法(4506)
人民(3783)
消费(3568)
结构(3398)
中国(3370)
(3308)
数学(3288)
数学方法(3261)
理论(3173)
(3162)
教育(2916)
水平(2895)
消费水平(2886)
(2689)
业经(2576)
(2434)
(2329)
贸易(2328)
(2307)
农业(2297)
收入(2242)
(2192)
(1996)
金融(1995)
机构
大学(42310)
学院(41246)
(17303)
经济(17013)
管理(13063)
研究(12478)
理学(10696)
理学院(10565)
管理学(10430)
管理学院(10344)
中国(9753)
(9419)
(8477)
财经(7529)
(7504)
师范(7490)
科学(7051)
(6655)
(6490)
(6390)
师范大学(6047)
经济学(5963)
研究所(5667)
北京(5552)
(5486)
财经大学(5414)
经济学院(5148)
(4950)
中心(4862)
商学(4601)
基金
项目(20320)
研究(16458)
科学(16040)
基金(14617)
(11812)
国家(11646)
社会(11459)
社会科(10642)
社会科学(10637)
科学基金(9952)
教育(8064)
(7500)
基金项目(7166)
编号(7053)
成果(6522)
(6176)
资助(5776)
自然(5166)
自然科(5046)
自然科学(5046)
课题(4974)
自然科学基金(4946)
(4860)
教育部(4508)
国家社会(4507)
(4418)
人文(4392)
重点(4343)
(4283)
社科(4268)
期刊
(25796)
经济(25796)
研究(16952)
(7775)
教育(6841)
中国(6700)
学报(6511)
管理(5424)
科学(5380)
财经(5300)
大学(5219)
经济研究(4767)
学学(4672)
(4607)
业经(4308)
商业(3671)
(3649)
(3474)
金融(3474)
问题(3000)
技术(2651)
图书(2627)
消费(2562)
商业经济(2439)
(2384)
(2209)
书馆(2172)
图书馆(2172)
社会(2145)
农业(2141)
共检索到66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水华  张昭  
西方消费主义虽产生于上世纪,但其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价值理念。究其实质,消费主义的产生与资本逻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资本增殖在现代社会依靠的主要手段,消费主义浑身上下无不体现着资本的极权、剥削以及意识形态等特质,从而将人们的消费变为一种只为资本增殖所服务的异化消费。消费主义在本质上行使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消费主义作为资本逻辑的产物,其必然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被科学的消费价值理念所超越。人们必然会摒弃这种符号化、异化的消费,追求一种符合美好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和价值理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勇军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进入了消费社会。由于现代理性主义的影响,消费被异化,产生了消费主义。消费主义重身体消费轻精神消费、重商品的符号价值轻商品的使用价值、重个体占有轻自然生态,加剧了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在全球化的今天,消费主义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因而,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目的维度和方式维度建构生态消费范式,是克服西式消费主义的理论尝试,对于探索马克思主义消费范式也是有所裨益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现代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特性是客观性。对知识客观性的内在信仰和追求产生了认识论上的"客观主义"。从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与"认识主体"的关系和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这三个维度来考查,客观主义认识论与建构主义认识论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尽管面临着客观主义阵营的种种责难,从客观主义迈向建构主义,实现教学认识论的变革与超越,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宝良  高丽  
生态价值的源泉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从生态服务功能的产生或供给来看,是纯自然的;从生态服务功能的利用或需求来看,是纯人类的。根据价值的哲学概念和经济学中的传统理论,对生态价值的自然范畴和人类范畴进行分析,可得出生态价值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客观需要的主观价值反映。它反映着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经济系统两个整体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人与物的关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我国"讲授教学论"所秉持的是普遍主义方法论。这种方法论的价值追求是:消除个性、控制一切。其具体表现是"知识传授论"与"讲授法主导论"。其理论来源是前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它既会导致专职教学研究者、教师和学生心灵的三重异化,又会取缔教学存在的合法性,也不利于"讲授法"本身的健康发展。试图将这种方法论建立在某种或某些心理学理论之上,难以成立,且又陷入"心理主义"。要恢复教学方法的智慧性和个人性、最终实现教学自由,需要超越"普遍主义教学方法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樊溶   孙元涛  
面向明日世界的“未来素养”在实践中被狭隘地等同于“为未来做准备的素养”。这种理解背后隐含的是一种社会功能主义的方法论误区。社会本位论的沿袭、工具理性的僭越与人类对于确定性的寻求,共同建构了社会功能主义在教育变革历程中的演进逻辑。超越社会功能主义需要方法论的重构:未来素养不是将人视作治理性话语下的某种“资本”,而是以人为伦理性主体;不是实现单一的未来理想,而是走向“复数乌托邦”;不是一劳永逸的习得性训练,而是递归性循环。唯有此种实现了“回到人”之价值复归的未来素养培育,才能为实现最终走向“超越人”的未来教育提供基础与可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学光  
鲁洁教授在《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上发表的《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一文中,深刻地揭示了长期以来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单纯适应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并同时提出和阐释了教育的超越本质以及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此文发表后,很快引起教育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建桥  
德育超越论奠定了将"超越"作为德育之本职的理论基础,但它在逻辑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对立起来,从而导致它在回答超越的内涵、超越的对象、如何实现超越这三个根本性问题时存在不足之处。究其根源,在于研究者对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假丑恶"现象和软弱无力的德育现状极度失望,由此导致了否定现实世界的极端思想。德育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而是对德育自身的否定;超越的对象不是整个现实世界,而是现实之恶;实现超越的途径不是回归生活世界,而是联系生活世界。
[期刊] 求索  [作者] 沈毅  
从中国人社会关系的深层意涵来看,形式主义导向的互动频率是否完全构成情感与信任的基础,这仍然涉及以情义及利益等关系要素作为基础的关系内容分析。这种分析可能需要突破科学哲学层面的方法论批判,回到更为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类型讨论。由此,我们需要形成与强弱连带加以对话的分析性概念,在此基础之上建构的关系类型及其分析框架才可以考虑与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理论进行对话或使之深化。这或许是以“关系”研究为重心的本土化概念及理论建构的努力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谨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经济新面孔的成因 :国家在经济生活中 ,起用宏观调控手段 ,并越来越突出其前瞻性、全面性、长期性和稳健性 ;空前的新科技革命 ,使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社会财富不断增加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不断科技化和信息化 ;科学的创新管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诀窍 ;外资流入带来高收益。实质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未变 ;经济周期依然存在 ,经济发展仍有风险隐患 ;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进一步强化和隐蔽 ;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体上还没有出现新现象 ;它的出现正是马克思《资本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冉凌宇  
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后世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援引《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全球化问题时,因缺乏超越论视野,总是将研究集中在生产领域而忽视了流通领域,这将直接导致研究停留在表象层面。基于超越论视野,我们能看到马克思早已从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的实现中揭示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即在共同体的差异中追求剩余价值的实现。通过对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构成元素——资本、民族、国家进行分析,还能发现导致当代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无法实现对资本、民族、国家三位一体结构的超越而引发的历史的反复。基于上述研究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野用以解释民主社会主义、区域经济体、民粹主义和分配正义等现象,进而对基于流通领域社会主义应该如何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美贸易争端仍在博弈之中。这场由美国引发的双边摩擦如何化解并达到新的均衡备受关注。贸易争端是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常见现象,每年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都有诸多的诉讼案例,但是像中美这样跨越多边体系的摩擦还不多见。现在看来,美国对中兴等公司的处罚不是孤立的事件,贸易差额也不是问题的全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背后的故事很多,美国想要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务农  
人性假设是教育学构建的根本性问题。有何种人性论假设,就有何种儿童观,进而影响教育学理论论证的起点。由于后人类主义打破了“人”的概念,承认人与技术的平等地位,认为人的存在方式有可能从“人-技术”共生演变为“技术主导”,因此其隐含的人性论假设乃是“技术人假设”。文艺复兴以来种种人性论假设均从不同视角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因而基于这些人性假设构建的教育学大致可以纳入“人文主义的教育学”,而技术人假设解构了“人”,超越了人文主义之于“人”的概念,使教育学面临没有人文主义的挑战。技术人假设有助于教育学阐明现代技术尤其是智能化教学技术工具的应用对教学主体、教学认识过程、教学价值的影响,并生发出新的教育学研究问题。但教育学的回应不应囿于后人类主义,而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实践论的指引下重塑教学主体论、教学认识论和教学价值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俞海山  周亚越  
消费主义特别重视物质消费 ,并具有象征性和诱导性特征。消费主义既危害自然、危害社会 ,也危害人本身的全面发展。要控制和消除消费主义 ,必须从理论上去除套在消费主义头上的光环 ,并需要政府 ,媒体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