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3)
2023(6390)
2022(5395)
2021(4743)
2020(3964)
2019(8790)
2018(8618)
2017(16769)
2016(8864)
2015(9776)
2014(10055)
2013(10168)
2012(9826)
2011(9368)
2010(9755)
2009(9302)
2008(9128)
2007(8481)
2006(7800)
2005(7400)
作者
(28628)
(23984)
(23820)
(22892)
(15693)
(11474)
(10742)
(9167)
(9143)
(8703)
(8580)
(8188)
(7909)
(7892)
(7702)
(7376)
(6966)
(6918)
(6915)
(6521)
(6300)
(5867)
(5815)
(5658)
(5534)
(5407)
(5360)
(4946)
(4890)
(4683)
学科
(65142)
经济(65099)
管理(26388)
(24195)
(20757)
企业(20757)
方法(20703)
数学(17455)
数学方法(17321)
地方(16568)
(13288)
中国(12769)
地方经济(12353)
业经(11586)
(10149)
(9560)
(9269)
(8513)
金融(8512)
理论(7946)
(7872)
(7737)
银行(7729)
(7669)
贸易(7665)
(7625)
(7475)
环境(7288)
经济学(7276)
(7245)
机构
大学(150079)
学院(148042)
(73383)
经济(72094)
研究(55832)
管理(51620)
理学(43663)
理学院(43099)
管理学(42442)
管理学院(42129)
中国(40864)
(32681)
科学(32088)
(30718)
(29125)
研究所(26210)
财经(26186)
经济学(24829)
(23638)
中心(23244)
(22839)
经济学院(21924)
(21425)
(19779)
师范(19624)
北京(19445)
财经大学(19311)
(19164)
业大(18355)
(18115)
基金
项目(89398)
科学(70877)
基金(66519)
研究(64009)
(58184)
国家(57741)
科学基金(48960)
社会(44102)
社会科(41978)
社会科学(41964)
基金项目(34043)
(33532)
自然(29893)
自然科(29223)
自然科学(29214)
自然科学基金(28712)
教育(28661)
(28155)
资助(28032)
编号(23180)
重点(20483)
(20281)
(20220)
成果(20073)
国家社会(19253)
(18222)
(17677)
教育部(17673)
课题(17188)
人文(17172)
期刊
(89925)
经济(89925)
研究(51480)
中国(26804)
(25885)
学报(24025)
管理(21622)
科学(21592)
(19387)
大学(18211)
学学(17393)
财经(15870)
经济研究(15698)
(15006)
金融(15006)
(13901)
农业(12612)
技术(12029)
教育(11944)
问题(11838)
业经(11102)
(9400)
技术经济(9333)
世界(8311)
统计(8239)
国际(8135)
经济问题(7299)
(7158)
商业(7026)
经济管理(6909)
共检索到233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宗先  
The economic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develop continuously since 1987. They develop in accordance with mutual benefits no matter in investment or trade. The nature of economic relations may classificd as mutual supplementary or competitiveness. The mutual supplementary reveals in producti...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非  
海峡两岸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与政治原因,自1949年以来一直处于互相隔离的状态,两边的经济也分别走上了特殊的独自发展的道路。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各自的原有基础与现实条件不尽相同,两岸经济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发展历程。大陆经济在前30年走的是一条完全内向型的发展道路,而台湾经济在后30年走的是一条完全外向型的发展道路。然而,殊途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丽  
本文以大陆与台湾的贸易结构为出发点,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利用贸易强度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工具对两岸贸易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两岸贸易关系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同时由于两岸在产业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及贸易结构的趋同、出口市场的重叠,因而在国际市场上两岸又表现出竞争的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传国  蔡晓艺  
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从比较优势、结构竞争以及产业内贸易三个视角对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相对世界平均水平,海峡两岸农产品均不具有比较优势,但祖国大陆相对台湾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海峡两岸农产品存在结构性贸易互补,但这种互补性正逐渐下降,表明海峡两岸农产品出口结构竞争差异趋于缩小。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呈现较高集中度,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大的农产品,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均处于显著贸易优势地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明才  
本文认为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得益于两岸在资源禀赋、产品、产业、市场及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互补互动 ,因而将向更大的市场领域、更高的产业层次、更广阔的地域空间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延伸。但是 ,由于这种区际经济联系的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较深 ,因此又具有波动性和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 ,经济与非经济制度的协调成本也相对较高。由此可见 ,促进两岸经贸良性互补互动的关键在于降低成本 ,稳定两岸经贸活动主体预期 ,创造良好的区际经贸合作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凤娇  
本文借助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对1996—2010年海峡两岸农产品的贸易联系、贸易互补性进行剖析表明,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联系日趋紧密,由于大部分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发生了变化,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水平呈下降趋势,同时互补性质也由单一的产业间互补转变为产业间互补为主导、产业内互补显著提升的并存格局。海峡两岸应在谋求强化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凤娇  陈忠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生产性服务业获得快速发展,并日益对各国(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2014年8月,国务院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文学  梁春媚  
与欧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不同,中、日、韩三国并没有走"先区域内一体化,后扩展到区域外"的道路,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区域外。本文从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互补性与竞争性角度,简要分析了中、日、韩FTA对象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冠群  
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讨论中,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强调亚太经济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并指出区域内贸易的大幅度增长便是明证。它是区域合作的有利条件。但更多的人认为亚太国家间存在巨大差异,国家大小不一,发展水平悬殊,经济制度、民族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海港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mainland and Taiwan is necessary,the author thinks, not only for meeting the new technology revolution chal-lenge, but for reducing the great loss which the separate status has brought When discussing the basis of integration,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trade rela-tion,...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相平  
自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讨论一直持续着,提出了相当多的构想。1992年后,关于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华经济圈、中华经济体、两岸自由贸易区(FTA)、两岸共同市场、两岸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及其类似安排、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等模式上。同时期,两岸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度性的前进,则使得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发突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华  
利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GDP增长率反映海峡两岸的经济周期波动,针对二者的相关分析表明,1990年以来,海峡两岸经济周期已经呈现一定程度的协动性特征,并且这种协动性具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在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方面,直观判断,两岸贸易往来与台商对大陆投资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传导渠道,但世界市场经济景气波动的冲击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受两岸经济规模和结构的差异、两岸经贸交流的不对称性、大陆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以及经济运行规律之外政治干扰和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还未完全呈现其应有规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江  潘静  
我国大陆地区对企业和个人所得一贯实行的是独立课征制,这种课征制度存在经济性重复征税问题。而目前随着我国大陆地区民间投资的增长、股份制经济的壮大以及所得税地位的提高,经济性重复征税严重制约了大陆地区的税制优化和经济发展。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样存在经济性重复征税问题,他们也致力于消除经济性重复征税的实践。其中,我国台湾地区在1998年把所得税独立课征制修正为两税合一制,在消除经济性重复征税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大陆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崇诚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今天,这种相互依赖的经济需求已成为双方政治考量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两岸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在基于双边共同利益的考量下,超越各自单边利益的追求,逐渐“建构”对一个“完整中国”概念的认同。而以“完整中国”为中心的“一国两制”不但有助于解决两岸政治上的主权之争,亦能实现以“一国两制”解决两岸问题的最后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振辉  
整体而言,中国大陆和台湾服务贸易门类发展很不充分,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但台湾服务贸易竞争力强于大陆。分部门看,大陆在旅游和建筑行业竞争力较强,而台湾在运输服务行业竞争力较强。同时,两地出口相似性指数较低,说明两岸服务贸易互补性较强,有开展合作的广泛空间。为了促进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重视经济发展在服务贸易竞争力中的基础性作用,有针对性的选择贸易政策,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加强经贸往来和加快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