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5)
- 2023(16294)
- 2022(13306)
- 2021(12185)
- 2020(10486)
- 2019(23909)
- 2018(23629)
- 2017(46135)
- 2016(24861)
- 2015(28519)
- 2014(28770)
- 2013(28209)
- 2012(26064)
- 2011(23259)
- 2010(23380)
- 2009(21909)
- 2008(21837)
- 2007(19737)
- 2006(16997)
- 2005(15047)
- 学科
- 济(111489)
- 经济(111371)
- 管理(74507)
- 业(71428)
- 企(59135)
- 企业(59135)
- 方法(52461)
- 数学(45700)
- 数学方法(45129)
- 中国(29914)
- 农(28820)
- 财(27765)
- 业经(24818)
- 地方(22472)
- 学(21873)
- 制(19698)
- 贸(19149)
- 贸易(19140)
- 农业(19031)
- 易(18437)
- 理论(18215)
- 务(17930)
- 财务(17869)
- 财务管理(17819)
- 企业财务(16866)
- 技术(16597)
- 和(16126)
- 银(16041)
- 银行(16006)
- 融(15645)
- 机构
- 大学(368521)
- 学院(367194)
- 济(149755)
- 经济(146573)
- 管理(142114)
- 理学(122918)
- 理学院(121556)
- 管理学(119258)
- 管理学院(118582)
- 研究(117353)
- 中国(88244)
- 京(76954)
- 科学(72048)
- 财(69358)
- 所(58082)
- 农(57788)
- 财经(55970)
- 中心(55734)
- 江(55214)
- 业大(52873)
- 研究所(52556)
- 经(50725)
- 范(49736)
- 师范(49235)
- 北京(47698)
- 经济学(46919)
- 农业(45526)
- 州(44410)
- 经济学院(42467)
- 院(42026)
- 基金
- 项目(244385)
- 科学(193732)
- 基金(178824)
- 研究(177548)
- 家(154645)
- 国家(153364)
- 科学基金(133286)
- 社会(114526)
- 社会科(108635)
- 社会科学(108604)
- 省(95550)
- 基金项目(94750)
- 自然(86052)
- 自然科(84150)
- 自然科学(84130)
- 教育(82976)
- 自然科学基金(82605)
- 划(80175)
- 资助(72998)
- 编号(71522)
- 成果(58112)
- 重点(54885)
- 部(54474)
- 发(52446)
- 创(50550)
- 课题(49232)
- 国家社会(47666)
- 教育部(47280)
- 创新(47238)
- 科研(46742)
- 期刊
- 济(162917)
- 经济(162917)
- 研究(106142)
- 中国(66412)
- 学报(57133)
- 财(55818)
- 科学(52153)
- 农(52055)
- 管理(51528)
- 大学(44067)
- 学学(41421)
- 教育(38521)
- 农业(35014)
- 技术(33053)
- 融(31622)
- 金融(31622)
- 财经(29132)
- 业经(27742)
- 经济研究(26456)
- 经(25127)
- 问题(23463)
- 技术经济(18700)
- 统计(18666)
- 业(18512)
- 版(18219)
- 商业(18003)
- 图书(17974)
- 贸(17480)
- 策(17381)
- 理论(16765)
共检索到532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阿兴 李希刚
城市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阐述城市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规范和实证两方面具体分析了流通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建立模型和格兰杰检验得出流通产业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城市化水平却不能成为流通产业变化的影响因素的基本结论,因此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应该认识并大力发挥到流通产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流通产业 格兰杰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锋 刘小娟 邱虹
商贸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城市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长三角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商贸流通产业也高度发展,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产业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关系,希望对我国提高整体城市化率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 商贸流通产业 长江三角洲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根荣 李欣欣
城市化提供了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反过来,流通产业可以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到城市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结论;并就此提出了抓住城市化机遇,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 流通产业 格兰杰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露露
本文以城市流通系统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流通业的发展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机理,着重研究城市流通系统下的两个子系统对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效果,深入了解该系统对于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化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志刚
本文利用1995-2010年农村流通业发展和城镇化率相关数据,分析农村流通业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影响机理和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农村流通业的投资和农村流通业规模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显著;农村流通业组织和渠道的发展状况也对城镇化起到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了继续加大对农村流通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农超对接"为契机,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城镇化 农村 影响机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林 李爱国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建立"人的城市化"的心理基础与动力机制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证实个体在安居和乐业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交往,产生"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进而在心理层面实现"城市化"。"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是"人的城市化"的心理基础和精神驱动力;良好的"社会交往"是"人的城市化"的社会基础和社会驱动力;安居和乐业是"人的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和物质驱动力。循此机理,"人的城市化"应该以农村转移人口的安居和乐业为根本,以促进社会交往为核心手段,以提高"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爱国 孙玮 田地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演变的分析,得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结论,并探讨两者协调性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淑琴 赵利宁
近年来,宁夏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作用机理和动力因素,对于作为西部落后地区的宁夏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重共线性修正模型,对宁夏城市化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宁夏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中,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据此,笔者提出了宁夏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循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 模型分析 第二产业 服务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茉莉 吴敏
本文抓住新型城镇化以实现农民工达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实质,从农民工市民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和协整方程表明,新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会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而流通产业的发展同样会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流通产业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锋
随着我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实施,流通产业在我国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凸显。并且随着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从供需两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流通产业对我国商贸业、农副业、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都具有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流通产业已成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鉴于此,本文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流通产业对农业化、内需化、城市化和经济大省的影响,提出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但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要立足当下惠及长远,切实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锋
随着我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实施,流通产业在我国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和凸显。并且随着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从供需两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流通产业对我国商贸业、农副业、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都具有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流通产业已成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鉴于此,本文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流通产业对农业化、内需化、城市化和经济大省的影响,提出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但要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要立足当下惠及长远,切实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成军 何秀荣 费喜敏
本文主要目标是分析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变化的影响及其在耕地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取原则,从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选取42个国家或地区和27年(1982—2009年)时间段作为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是耕地减少的原因,而积极的农业政策可以促进耕地增加,耕地使用决策者的行为习惯使耕地变化具有滞后效应。从各因素对世界范围内耕地变化的贡献上看,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减少作用有限,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是耕地面积加速减少的必然条件;农业政策及耕地使用决策者行为习惯对耕地面积的减少产生了重要作用;而土地资源禀赋特征、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雁冰 凌继全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强化农业部门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是目前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通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可以扩大农业部门的产出规模,增加就业,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同时,可以避免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文章基于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衡量农业现代化科技进步的TFP增长率,进一步分析TFP时序、农业现代化投入要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对城市化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会显著促进城市化发展,但农业现代化还需要从多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智恒 杨雪儿
文章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分析,使用1983~2009年城市化、服务业综合发展以及人均GDP等的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长期过程中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的冲击响应。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服务业发展 经济拉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宏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理论对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受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前后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只在改革开放时期存在因果关系,且只存在流通产业发展对工业化进程的单方面的推动作用,而工业化进程并没有成为拉动流通产业发展的动因。
关键词:
工业化 流通产业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