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3)
2023(2307)
2022(1904)
2021(1673)
2020(1424)
2019(3179)
2018(3219)
2017(6435)
2016(3605)
2015(4027)
2014(3863)
2013(3993)
2012(3655)
2011(3417)
2010(3480)
2009(3489)
2008(3573)
2007(3466)
2006(3076)
2005(2899)
作者
(10247)
(8598)
(8275)
(8105)
(5370)
(3974)
(3768)
(3294)
(3198)
(3162)
(2957)
(2822)
(2814)
(2780)
(2683)
(2555)
(2533)
(2487)
(2376)
(2294)
(2184)
(2075)
(2041)
(1974)
(1965)
(1941)
(1816)
(1717)
(1705)
(1692)
学科
(16571)
经济(16554)
(12642)
管理(11545)
(9906)
企业(9906)
方法(7346)
数学(5712)
中国(5702)
数学方法(5673)
(5304)
劳动(5286)
(5265)
(5194)
理论(4152)
(4090)
农业(3910)
业经(3721)
教育(3463)
(3198)
(3182)
财务(3173)
财务管理(3170)
(3129)
企业财务(3031)
(2968)
贸易(2967)
人口(2933)
(2897)
(2839)
机构
大学(59605)
学院(57736)
(24368)
经济(23964)
管理(20376)
研究(17623)
理学(17334)
理学院(17141)
管理学(16882)
管理学院(16758)
中国(12975)
(12790)
(12092)
财经(10343)
科学(9644)
(9297)
(9297)
师范(9260)
(8908)
(8896)
经济学(8483)
研究所(7881)
北京(7617)
经济学院(7607)
财经大学(7553)
师范大学(7501)
中心(7385)
(7145)
(6465)
业大(6272)
基金
项目(33383)
科学(26803)
研究(26244)
基金(25032)
(20970)
国家(20756)
社会(17993)
科学基金(17937)
社会科(17001)
社会科学(16995)
基金项目(12747)
教育(12674)
(12204)
编号(10787)
(10433)
自然(10326)
资助(10195)
自然科(10075)
自然科学(10074)
成果(9989)
自然科学基金(9906)
(8064)
国家社会(7661)
教育部(7396)
重点(7355)
课题(7305)
人文(7298)
(7140)
项目编号(6867)
社科(6702)
期刊
(28637)
经济(28637)
研究(19867)
中国(12251)
(11403)
学报(9027)
教育(8409)
科学(7832)
管理(7783)
大学(7220)
财经(6847)
学学(6627)
(6038)
(5930)
(4476)
金融(4476)
经济研究(4470)
技术(4264)
业经(4184)
问题(4165)
农业(3769)
图书(3661)
(3296)
(3082)
理论(2942)
技术经济(2898)
书馆(2851)
图书馆(2851)
国际(2685)
商业(2636)
共检索到89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康秀华  
论活劳动的价值转移康秀华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中,或者说在我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传统理解中,商品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因素,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祥临  
有新意但没发展—评康秀华的“活劳动价值转移说”●徐祥临《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第5期发表了康秀华的论文《论活劳动的价值转移》。笔者认为,该文在改革开放以来探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学术研究中有新意,但作者自誉“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则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胜利  
活劳动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力和脑力的耗费。活劳动的价值量区别于劳动力的价格,前者指劳动力的耗费量,后者指劳动者获得的报偿。活劳动的价值量是一切价值量活的源泉。物化劳动价值量是活劳动价值量物化形式的结晶。在劳动过程中,活劳动的价值量与消耗的物化劳动价值量共同形成劳动的价值量。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如果否认了活劳动的价值量,就否认了劳动的价值量,从而也就否认了劳动结果———商品或产品的价值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商彦征  
本文对“要素价值论”这种当前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反驳,以此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文章不仅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分析,而且还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变化以及我国分配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恩富  
本文阐述了发展劳动价值论 ,提出要消除关于马克思原创的劳动价值论的若干认识误点 ,主张确立一种“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文章认为 ,不能把整个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都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强调离开活劳动的科学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 ,以及生产性企业私营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创造价值的 ,并分析了无效劳动、有害服务和非法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伍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温志宏  
“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是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但这种看法既与生产发展的情况不符,又与我国分配制度的现实矛盾。本文用系统论的方法论证: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相乘”的方式起作用的,商品价值由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与此相应的分配方式是“劳资共同分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奚兆永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艳芬  荣兆梓  
商品价值量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活劳动量和物化劳动量之和,但对商品价值量实证计算过程中活劳动投入向量如何处理,具体劳动如何向抽象劳动转化,如何利用现实经济数据准确测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活劳动向量和商品价值量,理论上始终存在不同观点。本文从"工资向量是活劳动向量"的研究进路出发,考察导致工资向量偏离活劳动指数向量的诸因素,利用回归指数分解法求出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剔除这些因素造成的差异,还原更加接近实际的活劳动指数向量,从而求得修正后的各产业部门商品价值量。计算结果显示,修正前后的商品价值量总量,特别是交换价值相对量存在明显差异,修正后的商品价值向量应更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社会劳动价值论”者抛弃了马克思的价值转移理论。既误解了马克思价值转移理论的基本内容 ,也误解了马克思的生产资料价值如何被转移理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育云  
社会再生产包括产品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统一不可分的三个方面。教育过程是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劳动力需要不断地更新、补充,劳动中消耗的体力脑力要不断得到恢复、补偿。尤其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至为重要的内涵扩大再生产,更需要劳动力的素质,质量的不断提高。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教育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来实现的。这种消耗表现为教育费用。如果把教育经赞看作消费支出,教育成本不进行回收,教育劳动创造的价值则无法实现。在此观念下不管怎样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永远不能走出经费困境,而使战略地位无法落实。由于教育劳动价值无法实现,教育音受教育者工资不能等价获取,教师队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浩  
揭示科学技术的商品二因素和脑力劳动二重性 ,有利于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可以清楚地展示当代各种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各种服务人员的劳动力价值通过服务劳动转移到生产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之中。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科学技术有商品二因素 ,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与此相一致 ,脑力劳动有二重性 ,即具体脑力劳动和抽象脑力劳动。科技人员是脑力劳动力。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 ,人们购买它是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教育可使科技价值转移给众多的人 ,从而使其价值翻许多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学技术市场化才可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 ,但其所有者可得到报酬 ,其原因是因为有多种所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福垣  
《农业经济问题》1992年第7期发表了李玉珠同志的商榷文章《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之我见》一文(下称《李文》)。该文对以劳动力再生产费用计算农产品活劳动成本提出质疑,并建议采用“等量劳动所得法”计算农业劳动日报酬,把它作为农产品活劳动成本要素,来计算农产品成本;也有些同志虽然赞同用劳动力再生产费用计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