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71)
- 2023(2693)
- 2022(2424)
- 2021(2369)
- 2020(2108)
- 2019(4535)
- 2018(4575)
- 2017(8797)
- 2016(5152)
- 2015(5881)
- 2014(5918)
- 2013(5808)
- 2012(5607)
- 2011(4682)
- 2010(4828)
- 2009(4823)
- 2008(5524)
- 2007(5149)
- 2006(4688)
- 2005(4265)
- 学科
- 税(21624)
- 管理(20849)
- 税收(20175)
- 收(20004)
- 业(17288)
- 企(16562)
- 企业(16562)
- 财(16105)
- 济(15074)
- 经济(15046)
- 务(10960)
- 财务(10952)
- 财务管理(10921)
- 企业财务(10420)
- 方法(6309)
- 数学(4993)
- 数学方法(4845)
- 财政(4791)
- 学(4201)
- 中国(4101)
- 政(4097)
- 制(4056)
- 法(4050)
- 家(3553)
- 国家(3374)
- 和(3351)
- 理论(3287)
- 农(3239)
- 贸(3210)
- 贸易(3207)
- 机构
- 大学(69262)
- 学院(69049)
- 济(24133)
- 经济(23475)
- 财(22850)
- 管理(22707)
- 研究(21737)
- 理学(18752)
- 中国(18581)
- 理学院(18538)
- 管理学(18113)
- 管理学院(17991)
- 财经(15118)
- 京(14943)
- 科学(13589)
- 经(13458)
- 江(12342)
- 所(11992)
- 税(11300)
- 财经大学(10815)
- 务(10388)
- 中心(9959)
- 省(9953)
- 研究所(9899)
- 北京(9775)
- 州(9495)
- 农(9273)
- 局(8750)
- 税务(8701)
- 家(8358)
- 基金
- 项目(36208)
- 科学(27023)
- 研究(26760)
- 基金(25613)
- 家(22135)
- 国家(21942)
- 科学基金(18261)
- 社会(15988)
- 社会科(15114)
- 社会科学(15105)
- 省(13140)
- 基金项目(12908)
- 教育(11769)
- 编号(11757)
- 成果(11619)
- 资助(11568)
- 自然(11414)
- 自然科(11180)
- 自然科学(11177)
- 划(11010)
- 自然科学基金(10966)
- 性(9013)
- 项目编号(8411)
- 重点(7814)
- 部(7770)
- 阶(7639)
- 段(7625)
- 阶段(7607)
- 课题(7492)
- 大学(7240)
共检索到121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刚 陈钖岑
依据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生效的法院裁判的效力对诉讼当事人有当然效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法院裁判效力的相对性特征。在理论与实务中,虽然也承认法院裁判的社会效力,但对法院裁判的这种对外效力如何实现,以及在什么范围内实现都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被忽略。因此,在税务行政执法中,当税务机关非为诉讼当事人,而法院裁判的内容却涉及课税要素或对税收债权的实现产生影响时,则应该对这一相对性规则进行适度扩张,明确其对税务机关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司法的权威,并保护纳税主体的权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家强
域内外关于税务事先裁定性质的认知较为混乱,无法达成统一见解。现有的纳税服务说、行政契约说与税务指导说都无法与税务事先裁定之特性完美吻合,只浅显描述了该制度的外显特征,未能深入制度内核。从行政法知识视角来看,税务事先裁定属于准行政行为之一种,属于税务机关的依申请行政职权行为,表现为针对预期未发生交易的税法适用疑难形成公权机构观念表示的过程,纳税人可根据裁定结果自主作出交易安排,体现出服务性、契约性、解释性和指导性等多维特征。在厘清税务事先裁定的准行政行为性质的基础上,从正常裁定和异常裁定两种假设情形出发,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勇平
为进一步提高税务系统依法治税的水平,更好地贯彻实施《物权法》,规范税务执法行为,减少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研究《物权法》的实施对税务行政执法的影响很有必要。《物权法》虽然没有对税务机关保护物权作出明确的规定,但对税务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理念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物权法》 税务行政执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艳好 崔险险
本文通过实证数据发现,当前税务执法违法的类型主要包括事实与证据认定不清楚,法律适用错误,违反法定程序,不履行或超越、滥用职权四类。进一步分析发现,引发执法风险、造成执法违法的原因可归结于税务人员执法理念落后、职业素养不高,法律依据杂乱、可操作性不强,以及税务执法本身的困难性。对此,应着重树立税务执法人员正确的执法理念、提升其职业素养、完善税收立法及立法解释机制、建立税务问责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鲍鑫
近几年所发生的于欢、彭宇等案件背后,反映出当前司法裁判中法与情理的激烈碰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与情理的冲突在司法裁判中不断显现。法与情理的冲突,不但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关,也受法律自身特征的影响。法官在裁判中若只遵循大、小前提的逻辑三段论模式,则会导致法律与社会大众情感上的分歧。若过分运用情理思维,则会挑战法律的权威。因此,法官要处理好法与情理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法律为主的基础上兼顾情理,并加强释法说理能力,以情释法、以理释法。
关键词:
法与情理 司法裁判 冲突 协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鲍崇军
某县级市国税局的稽查局(下简称稽查局)对该市经营珠宝首饰的企业2003年一季度应纳税的情况开展行业专项检查。甲、乙、丙三户企业拒不提供有关纳税资料,稽查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下简称《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参照本地同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与其相近的A、B、C等几家企业的税负水平核定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宇
我国法院对以"海富案"为代表的对赌协议案件的态度广受批判之时,学术界对Thoughtworks案件的解读亦存在误区。在中国法语境下,法院在对赌协议相关案件中对协议效力主动进行裁判是正当的。但是,通过分析其效力裁判的依据可以发现,除去效力已被肯定的"纯粹与股东对赌"型对赌协议,判定"与股东对赌、公司提供担保"型抑或是"与公司对赌"型对赌协议无效的裁判均存在巨大的谬误。法院所关注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范化路径也不在于对对赌协议效力的判断。通过借鉴"溢余"与"合法可用资金"的理论区分并结合中国法语境下的简单财务指标,由债权人自行起诉,保护其自身利益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学辉
我国《票据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空白背书制度的规定与票据实务和惯例相悖,导致不同法院对汇票空白背书的效力做出不同的认定结论。在《票据法》未改变否定空白背书汇票的态度前,运用民法解释学的解释方法,可以使法院正确协调空白背书汇票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形成裁判正当性。对汇票空白背书补记权的解释采客观目的论解释标准,可以促进票据的流通和便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学辉
我国《票据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空白背书制度的规定与票据实务和惯例相悖,导致不同法院对汇票空白背书的效力做出不同的认定结论。在《票据法》未改变否定空白背书汇票的态度前,运用民法解释学的解释方法,可以使法院正确协调空白背书汇票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形成裁判正当性。对汇票空白背书补记权的解释采客观目的论解释标准,可以促进票据的流通和便捷。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敏
为填补法律漏洞而创设规则的法官造法在我国民事审判领域普遍存在。常态的法官造法具有促进司法公正等积极作用,异化的法官造法则危害司法公正。真正的危险不是源自法官造法本身,而是来自不受约束的法官造法。有必要从法律制度上规范法官造法行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法官始得创设规则:(1)为填补制定法漏洞所必须;(2)类推适用、目的性扩张或目的性限缩等方式不足以填补法律漏洞。并且法官负有参照公认学说和指导案例进行说明论证的义务。同时,法官造法应以民法基本原则为依据,且不得违反民法的体系性要求。
关键词:
法官造法 创设规则 法律漏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俞文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剑文
证据效力的认定标准和认定方式对诉讼的进展起着导向作用,也影响了最终的裁判结果。税务行政诉讼作为解决税收争议的有效途径,既要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又要保证国家税权的有效实现。因此,税务诉讼无论是对纳税人还是对国家来说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相较于一般行政诉讼,税务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效力问题既具共性,又有诸多不同的个性。税务行政诉讼证据效力的认定应当充分考虑税收法定、纳税人权利保护和利益衡平等现代税法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