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
- 2023(907)
- 2022(818)
- 2021(755)
- 2020(676)
- 2019(1416)
- 2018(1393)
- 2017(2625)
- 2016(1389)
- 2015(1510)
- 2014(1470)
- 2013(1474)
- 2012(1356)
- 2011(1212)
- 2010(1208)
- 2009(1153)
- 2008(1130)
- 2007(982)
- 2006(930)
- 2005(853)
- 学科
- 管理(3960)
- 济(3703)
- 经济(3696)
- 法(3504)
- 业(3132)
- 企(2617)
- 企业(2617)
- 学(1330)
- 法令(1257)
- 融(1215)
- 金融(1214)
- 中国(1211)
- 农(1205)
- 理法(1202)
- 管理法(1202)
- 方法(1189)
- 制(1182)
- 业经(1117)
- 财(1108)
- 理论(1017)
- 教育(925)
- 农业(868)
- 数学(868)
- 数学方法(824)
- 银(778)
- 银行(776)
- 行(764)
- 金融法(751)
- 和(710)
- 税(702)
- 机构
- 大学(19563)
- 学院(18899)
- 研究(5912)
- 管理(5815)
- 济(5329)
- 经济(5178)
- 中国(5017)
- 理学(4834)
- 理学院(4747)
- 管理学(4625)
- 管理学院(4578)
- 京(4096)
- 科学(4012)
- 财(3250)
- 所(3224)
- 江(2945)
- 法学(2896)
- 农(2885)
- 范(2816)
- 中心(2807)
- 师范(2784)
- 研究所(2756)
- 北京(2673)
- 业大(2659)
- 法学院(2644)
- 财经(2582)
- 州(2415)
- 经(2329)
- 师范大学(2217)
- 院(2211)
共检索到30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贝
理性与情感的二元对立已由认知科学证伪,但这一二分法至今仍然禁锢法律思维,抑制法律人对情感思维的认知与运用,从而导致或加剧社会的认知撕裂。古今中外的法律实践证明,情感思维是一种必要且重要的法律思维。结合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法律人的情感思维可以有三重含义:一是基于情感做出直觉判断;二是基于情感证成法律判断;三是通过调动情感来进行说服。在价值判断日益多元的现代社会,情感思维的运用对于夯实法律决定的正当性基础、弥合认知裂缝、促进社会认同、强化法律权威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法律思维 情感思维 理性主义 认知科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兰欣
通过研究情感思维与认知的基本理论,分析情感思维对思政课教学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效果,并深入对情感思维调控与选择、信号与疏导、感染与迁移的功能进行挖掘,实现思政课教学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
情感思维 认知 信仰 认知体系 信仰体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谢晖
预期性是法律的基本属性。法律预期性包含了法律内蕴的满足人们对其行为进行预测的条件和法律运行中对法律内蕴的预期条件之运用。法律预期性虽然与法律的预测性、期待可能性以及确定或安定性相关,但并不相同。法律的普遍调整性决定了法律时间预期、法律空间预期和法律关系预期。法律的拟制性在本质上是种“拟制预期”,并进而运用拟制的基本方式——类型化技术,对规范、调整和归责在法律上作出类型化处理,来拟制法律预期的内容、技术和后果。日常生活中普罗大众的法律预期,是法律经验预期;例外状态(情形)下法律精英主体的法律预期,是法律逻辑预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席晓娟
法律维度的税收遵从是纳税人依照税收法律规定,正确计算、及时准确申报、按时缴纳税款,并接受税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管理的行为。税收遵从的法律成本表现为立法成本、执法成本、司法成本和守法成本,立法成本直接影响执法成本、司法成本与守法成本。传统税收文化与现代税法理念的冲突直接表现为纳税人的税收不遵从。本文提出,应从宪法层面、税法层面、税收征管制度层面及税收文化层面对纳税人权利加以保护,从而实现纳税人依法自觉诚信纳税的终极目标。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桂林
法律体系往往被看成法律的代名词,体系性也被视为法律的内在属性。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体系性是法律体系的内在属性,但法律不等于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法律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是法学认识和法律实践的成果。从政治条件、理论观念与立法实践上综合来讲,西方一些国家在19世纪才形成法律体系。在法律体系和法律的体系性问题上,要避免片面和僵化的观点,正确把握法律体系的自主性与开放性、形式性与实质性、静态性与动态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法律体系 体系性 融贯性 自主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光宁
认为培养和提高法律思维是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具体途径可以引入法律方法的课程。由于国内相关研究已经展开但还不成熟,所以,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试点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可以从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在教学相长中不断完善法律方法课程,以达到提升法律思维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律方法 法律思维 法学硕士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关宏伟
在探讨资本保全的文章中,出现了“法律意义上的资本保全”的概念。笔者认为,目前虽然并未形成一个所谓“法律意义上的资本保全”的概念,但在我国公司法等法律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有关保护资本完整的内容,它既具有很丰富的内涵,又与会计学中的资本保全有很大差异。本文提出并探讨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
法律意义 资本保全 差异比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玉阁
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法人清算期间的法律地位的规定存在缺陷,没有有效地区分法人自愿解散与法人强制解散,导致立法相互矛盾与执法的不统一。在未来民法典中,应有效区分法人的自愿解散与强制解散,明确法人自愿解散进入清算期间仍具有法人人格;而法人强制解散进入清算期间,法人人格消灭,相当于非法人团体。同时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
关键词:
法人清算 强制解散 自愿解散 法律地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宋旭光
是否存在一种独立于法律规则的规范范畴即法律原则,是原则理论成败的关键。许多法学家都会将逻辑结构当作规则与原则的重要区分标准,但却很少给出细致的分析。中国学界既有的讨论多聚焦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而对于法律原则所言不多。根据语用学观念,规则和原则作为规范语句的意义,来自于这些陈述的使用实践,是由它们在法律推理中的角色决定的。因此,规则与原则在逻辑结构上的差异,也是与我们运用它们进行推理的方式相关的。这种差异主要不是逻辑表述的形式问题,而是服务于正确法律推理目的的实质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翎
法治的背景下,高校成人法学教育更应注重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校教授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还要培养学生系统的法律思维,使学生能在复杂变化的法律问题中抓住关键,用法律知识去解决问题。成人教育的优势在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丰富,而法律实践中恰恰需要将人文精神与法律精神、法律原理和法律思维融会贯通,成人法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法律思维"的实践型法律人才,为法治国家的建设服务。
关键词:
成人法学教育 法律思维 法律人才培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晋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建军
以科特勒为代表的市场营销理论更专注于满足人的有形物质需要方面,“欲望说”成了营销理论研究的逻辑前提。情感营销受信实、体验和简省等因素影响,企业可以从产品设计、色彩运用、广告宣传、形象树立等角度开展情感营销,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实现营销目标。
关键词:
情感营销 因素分析 五缘文化 路径选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忠阳 李珊珊
2022年4月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为金融风险治理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意见稿,并从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的流程角度明确了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存款保险和保障基金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等各风险管理相关方的具体职责。“风险”一词在文本中出现93次,远超过“稳定”一词的45次,从形式和本质上说这都是一部金融风险管理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