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3)
2023(6783)
2022(5239)
2021(5006)
2020(4090)
2019(9161)
2018(9171)
2017(16462)
2016(9349)
2015(10722)
2014(10784)
2013(10102)
2012(9204)
2011(8407)
2010(8795)
2009(7974)
2008(8068)
2007(7811)
2006(7031)
2005(6021)
作者
(25564)
(20945)
(20901)
(20018)
(13389)
(10006)
(9608)
(8099)
(8047)
(7774)
(7288)
(7229)
(6979)
(6620)
(6542)
(6497)
(6298)
(6198)
(6170)
(6134)
(5447)
(5196)
(5082)
(4961)
(4867)
(4821)
(4781)
(4652)
(4225)
(4164)
学科
(34840)
经济(34808)
管理(24249)
(17365)
(13999)
企业(13999)
地方(13745)
中国(12413)
(10479)
教育(9019)
理论(8892)
业经(8767)
方法(8694)
地方经济(7989)
(7634)
教学(7381)
(6912)
农业(6836)
(6817)
数学(6355)
数学方法(6258)
工作(6122)
(6093)
环境(5814)
(5612)
金融(5609)
(5473)
银行(5471)
(5348)
(5268)
机构
大学(128684)
学院(127553)
(43053)
管理(42957)
研究(41994)
经济(41634)
理学(35077)
理学院(34598)
管理学(33844)
管理学院(33611)
中国(31485)
(28064)
科学(25905)
(23572)
师范(23419)
(22475)
(21900)
(20724)
中心(19565)
(18653)
研究所(18512)
师范大学(18182)
北京(17937)
(16894)
财经(16181)
技术(16003)
业大(15931)
教育(15654)
(15429)
职业(14401)
基金
项目(79069)
研究(65911)
科学(61098)
基金(51252)
(43423)
国家(42960)
社会(38817)
社会科(36406)
社会科学(36393)
科学基金(36309)
(33760)
教育(32689)
编号(30318)
(27848)
成果(27106)
基金项目(26915)
课题(22741)
自然(20408)
自然科(19868)
自然科学(19865)
(19711)
资助(19463)
自然科学基金(19449)
(18710)
重点(18546)
项目编号(17959)
规划(16923)
(16783)
(16586)
(16324)
期刊
(57788)
经济(57788)
研究(42365)
中国(35600)
教育(32754)
学报(18117)
(17862)
管理(16708)
科学(15923)
(15860)
大学(14494)
图书(13833)
技术(13631)
学学(11994)
(11038)
金融(11038)
农业(10881)
书馆(10470)
图书馆(10470)
业经(9917)
职业(9486)
财经(8978)
(8118)
论坛(8118)
经济研究(7909)
(7876)
问题(7214)
(6564)
(6439)
资源(5997)
共检索到209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为群  
沿海区域高校是区域社会的重要成员。沿海区域高校参与社区建设是高校职能的应有之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和谐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海区域高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越加凸显。笔者就沿海区域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范式等问题进行了粗浅的论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宇  张莉  
近年来,德国大量高校组建并不断扩展了基于多个职能层面和专业科研领域的区域高校联盟。区域高校联盟是德国跨高校、跨机构、跨学科组合式教学科研的尝试,目前已完成了综合性高校联盟、综合性高校与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高校-校外科研机构联盟、创新尖端集群、科学服务社会计划五大类区域联盟类型的建构。通过联盟建设方式,德国高校扩展了校内、校际、校企以及国际合作,实现了优质教育科研产业资源的聚集以及跨学科科研前沿领域的协同研究,推动了区域教育、科研、经济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继良  杨荣  高志霞  
本文以我国沿海进入国家级规划的保障政策、省、部分计划单列市支持性政策、贯彻意见为研究对象,围绕对外开放、区域合作、投融资平台、产业发展、资源开发等方面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注重政策的异同点及创新,并对区域开发政策进行总体评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计志英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而发展效率一直为人们所诟病。文章以东南沿海四省一市为研究样本,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技术效率在绝大多数年份都高于沿海其他省市,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长三角的平均技术效率值呈上升趋势并超过广东。文章认为这主要源于第三产业自身技术效率递减以及FDI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安排,对本土企业具有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靖宇  王元  周宜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付荣霞  
区域内的淡水资源量是有限的,有限的淡水资源会限制和制约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用水相关产业的发展。文章从河北沿海区域淡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出发,分析其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产业布局不合理会降低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文章提出了扩大淡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调整和科学规划区域内产业布局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等一系列对策与保持区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玉俊  
海洋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从互动发展的内涵及特点来说,两者是通过发展中的质与量两方面实现互动,而且在不同的阶段质与量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从具体效应来看,海洋产业集群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可以体现在区域创新、就业拉动和产值增加等方面,而沿海区域经济则对海洋产业集群的支持效应可以体现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和人力资本等方面。就前者而言,通过"AN1N2—CRE"的分析框架,从不同角度依次分析了其带动效应;就后者来说,则根据海洋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沿海区域经济的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海平  
通过对中部六省与东部沿海十个省市区位条件、合作牵引力及衰变路径的实证分析,探寻中部各省最优的东部沿海合作省份和合作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立"以开放促进一体化,通过一体化带动发展"的中部和东部合作战略、在中部边缘区域培育新的"增长次极"、建立国家级的"中部和东部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合作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跨区域板块的区域合作模式和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庞英  张晖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技术的发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是不平衡的,这是导致当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章利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定量分析后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沿海区域技术进步高度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很好地促进区域技术的进步。这对于今后制定引资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英,叶依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瑾  周文婕  周建中  
本文对沿海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现状作了论述 ,在此基础上对促进技术创新 ,发展沿海区域高技术产业 ,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庞英  
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技术知识载体的国际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技术进步效应。文章通过建立数量经济模型、利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确定有形贸易与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间的数量关系:二者高度相关,进口贸易每增加1%,区域技术进步率提高2 7678个百分点;出口贸易每增加1%,技术进步率提高4 2433个百分点;出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远大于进口贸易。这对于像我们这样自主研发能力较差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保持经济增长的长期性、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定对外开放的政策与措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苏英京  宋度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佑林  
“发展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 ,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带动作用。本文以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 ,说明了将温州市发展为本区经济“发展极”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 ,指出以温州市为中心的闽浙赣广大地区目前是东南沿海经济区最为薄弱的一环。而提升温州市的战略地位 ,则不仅将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 ,而且对整个东南沿海经济区的全面实现现代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 ,本文还提出了将温州市建设成发展极的具体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丹  刘秀兰  
受科技创新滞后影响,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同发达省份比较还存在不小差距,表现在经济发展模式落后,产业结构失调,对外贸易及开放程度不够等方面。应构建科技创新与河北沿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体系,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新区域经济增长极,以沿海港口为依托,发挥临港产业集群的龙头作用,培育新的示范区域,实现沿海区域经济提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