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9)
2023(5123)
2022(4164)
2021(3880)
2020(2974)
2019(6433)
2018(6000)
2017(11368)
2016(6202)
2015(6821)
2014(6652)
2013(6260)
2012(5764)
2011(5038)
2010(5696)
2009(5619)
2008(5320)
2007(4990)
2006(4563)
2005(4280)
作者
(16658)
(13631)
(13566)
(13275)
(8948)
(6411)
(6171)
(5235)
(5162)
(4990)
(4714)
(4697)
(4450)
(4324)
(4233)
(4057)
(3987)
(3942)
(3938)
(3797)
(3460)
(3440)
(3264)
(3225)
(3178)
(3093)
(3065)
(2889)
(2684)
(2651)
学科
(22595)
经济(22571)
管理(22183)
(18056)
(16219)
企业(16219)
审计(12110)
(10240)
中国(8093)
方法(7713)
(7469)
(7297)
(7182)
国家(7149)
业经(6721)
各类(5891)
工作(5419)
(5375)
理论(5107)
财政(5050)
(5030)
数学(4962)
(4950)
财务(4934)
数学方法(4897)
财务管理(4868)
地方(4813)
农业(4803)
企业财务(4718)
技术(4477)
机构
学院(91001)
大学(90694)
(34399)
经济(33593)
管理(33095)
研究(28048)
理学(27994)
理学院(27739)
管理学(27471)
管理学院(27280)
(22640)
中国(21952)
(19162)
财经(17194)
(15511)
科学(15102)
(14622)
(13684)
(12871)
师范(12807)
中心(12691)
财经大学(12657)
(11966)
北京(11641)
研究所(11489)
经济学(10728)
(10164)
师范大学(10118)
(9665)
商学(9541)
基金
项目(54349)
研究(44885)
科学(43225)
基金(38741)
(32580)
国家(32242)
社会(29513)
社会科(27885)
社会科学(27876)
科学基金(27702)
(21218)
教育(21108)
基金项目(19636)
编号(18954)
成果(17671)
(17573)
自然(15134)
资助(14745)
自然科(14687)
自然科学(14687)
自然科学基金(14412)
课题(13971)
(13034)
(12686)
重点(12553)
项目编号(12322)
(12320)
国家社会(12171)
(11632)
(11611)
期刊
(43984)
经济(43984)
研究(32428)
中国(22628)
(20963)
教育(13152)
学报(12530)
管理(12039)
科学(11338)
大学(10395)
(10137)
财经(9730)
学学(9649)
审计(9443)
(8347)
(7804)
金融(7804)
经济研究(7128)
业经(6782)
技术(6564)
农业(6456)
财会(5979)
问题(5902)
会计(5834)
(5151)
(4559)
社会(4487)
图书(4209)
现代(4187)
改革(4142)
共检索到144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耘通  
政府以治理理论作为变革的导向,政府审计需要以独立的精神和专业的水准参与治理,通过权力监督、绩效评价、风险预测、系统修复等职责回应治理需求,选择公共财政、资金绩效、经济责任等领域作为治理的变革重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裕宏  
一、完善国企红利分配的制度安排。根据新制度学理论,制度变迁过程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即由于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会使得制度变迁在朝着既定方向的发展过程中自我强化。有鉴于此,国企红利分配的制度完善应朝着有利于扩大民生分配比例的方向。首先,明确规定国企红利用于民生的比例。国企红利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国企红利应该为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汉文  
近年来,政府审计在监督经济秩序,规范权力运作,揭示贪污腐败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监督领域不断拓展、层次不断提升,实践形式和态势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四个全面"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新方略,"五位一体"社会建设新格局,迫切要求探索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指导政府审计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南京审计大学王会金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完成了《国家治理导向的政府审计——理论体系与实现路径》一书,提出了国家治理导向下政府审计的理论体系,系统讨论了政府审计的核心实务并对未来进行了前瞻性探索,是一部政府审计研究的力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素梅  王会金  
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在于为国家治理提供决策信息。为了更好地适应审计环境与审计目标的发展需要,国家审计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创新。本文对国家审计的取证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国家审计应建立治理导向审计取证模式,以国家治理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治理评价,主动识别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实施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程序,发挥预防、揭露和抵御的监督和建设性功能,维护国家经济和政治安全,更好地为国家治理服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堂哲  施青军  
政府治理范式是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建立和运转所依据的理念基础,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导向、焦点、范围、内容、方法和支撑系统,同时政府绩效评估支撑政府治理的运转,两者是共变发展的关系。本文首先剖析了西方国家政府治理范式变迁对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的影响,勾勒了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依次演进的四种导向:产出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公民导向。与西方国家政府治理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线性演变不同,中国的政府治理具有从传统向现代化过渡的复合交叠特征,这决定了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发展路径的中国特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义刚  
基于我国当前"发展型政府-分权压力型体制"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探讨了国家审计促进地方政府实现良治的作用与路径。分析认为,国家审计应当通过事前的考核指标和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事中的考核指标分配、事后的评价活动以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的改进。具体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强化预算的监督与审计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工作、加强对地方债务的审计以及发挥国家审计的治理作用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后,还对未来"服务型政府-民主合作型"地方政府治理模式下国家审计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凌志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审计理论的提出,为政府工程审计拓展职能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分析政府工程审计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识别了基于国家治理的审计重点事项,分别从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动态协同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构建多项目实时审计平台等方面构建了政府工程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路径,对于深化政府工程审计管理、服务职能,促进政府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尹翠  
在公共治理环境下,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内部审计作为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方式,对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管理,实现政府部门内部机构之间的有效制约与监督,推动政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公共治理环境下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盛巧玲  
政府绩效审计是促进政府改革、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审计署正大力推进绩效审计的开展,但实施效果还不甚理想。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形成了审计环境的基础,地方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水平不均衡是制约绩效审计整体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深化政府绩效审计的技术路径及治理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施青军  
一、结果导向模式是绩效审计的主导模式《世界审计组织绩效审计指南》指出:“效益(绩效)审计一般是事后审计”。在绩效审计的实践中,各国开展较多的也是事后审计(结果为导向审计)。可见,结果导向(事后审计)是绩效审计的一个主导模式。以下,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讨。1.公共受托责任对绩效审计的基本要求。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欧阳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李金华同志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还要建立一个廉价的政府,政府的成本太高,就是再廉洁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如何有效地降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兰  李惠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而政府审计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免疫系统"必须承担起这一职责。文章首先定位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三个基本功能:防御功能、稳定功能,监视功能。其中监视功能是基础,稳定功能是手段,防御功能是目的。其次,以功能定位为基础探索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政府审计路径选择。政府审计应该安装审计"监视器"以监视国家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环节;建立一道审计"防火墙"以防御国家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完善政府审计"稳定器"的稳定功能以降低已存在风险带来的损失。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孟焰  孙永军  
政府职能转变引发了政府责任审计目标的多元化和审计职能转型,这种转型是社会实践的需求,也是审计运行过程中必然的结果。政府责任审计应该定位于服务型政府审计目标之下。为此,以政府责任审计及委托关系重构为基础,构建目标视角下的政府责任审计理论框架,并结合现实中政府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政府责任审计目标、体系、实现机制以及调整政府组织结构、理顺政府服务职能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钟怀振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是受托责任理论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政府绩效审计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发挥作用的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认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中更加侧重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全  宋高雅  贾康  
我国财政正处于紧平衡的运行状态,如何在这种状态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共同富裕,是对财政治理在新时代提出的明确要求与现实挑战。本文从财税体制改革、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预算考核的运行机制,以及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债务化解路径展开分析,提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形成以传统产业的有序转型反哺新兴产业发展;以适应经济增长的节奏安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以产业创新发展和ESG转型考核经济结构质量;以总量控制、融资路径拓展弥合区域间差异,从而实现地方债务的良性管控。本文建议通过制度优化和实施路径选择来寻找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债务高效管控的最大公约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